一种液冷热交换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227411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11: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液冷热交换系统,包括设备机柜系统、液冷热交换室内机、液冷热交换室外机和管路;将热区的热风与液冷热交换室内机换热形成热量,并将热量传给液冷热交换室内机流动的工质,工质通过管路在液冷热交换室内机与液冷热交换室外机之间循环,液冷热交换室外机将工质的热量散到外部环境中,工质降温后再通过管路回到液冷热交换室内机中,液冷热交换室内机将工质的冷量进行换热形成冷风,并将冷风排至设备机柜的冷区。本发明专利技术液冷热交换系统使得热区出的热风经过冷热交换系统形成冷风回流至冷区,形成一个独立密闭的循环系统,热区的热风直接进入液冷热交换系统以最大程度缩短热流路径,解决了热点集中和热岛效应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液冷热交换系统
本专利技术属于通信设备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液冷热交换系统。
技术介绍
伴随通信技术的发展进步,5G市场推进,网络宽带市场及业务量的持续增长,随着5G逐渐走近,5G设备的功耗容量呈指数化增长,单个基站的带宽将会大幅增加,基站部署密度加大,现有的基站建网方式已显现出一些问题。当前传统通信基站内,通信设备普遍有二种集中放置和制冷散热的方式,一种是利用原有传统综合集装架方式,利用机房内的空调进行制冷散热。另一种是将空调和通信设备集中方式在密闭的机柜内,利用密闭的机柜内的空调独立给通信设备制冷散热;但是无论是第一种方式换热还是第二种方式换热都是利用空调制冷的方式,空调送回风的气流组织,容易产生串风、乱流,通信设备易产生热点集中和热岛效应,出现冷热空气相混合现象和漏热的浪费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冷热交换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通信设备易产生热点集中和热岛效应,出现冷热空气相混合现象和漏热的浪费现象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液冷热交换系统,包括设备机柜系统、液冷热交换室内机、液冷热交换室外机和管路;所述机柜系统用于将设备机柜分隔成热区和冷区,所述液冷热交换室内机设置在所述热区,所述液冷热交换室外机设置在设备机柜外,且所述液冷热交换室内机通过所述管路与所述液冷热交换室外机连接;所述液冷热交换室内机用于将热区的热风进行换热形成热量,以通过所述管路将所述热量传给液冷热交换室内机中的工质,并所述管路将液冷热交换室内机中的工质传至液冷热交换室外机,所述液冷热交换室外机用于将所述工质的热量散到外部环境中,以使工质降温,并通过所述管路将所述降温后的工质运送回所述液冷热交换室内机,所述液冷热交换室内机用于将降温后的工质的冷量进行换热形成冷风,并将冷风排至所述设备机柜的冷区。进一步地,所述机柜系统包括设备承载机架、第一隔板、第二隔板和第一封闭板,所述设备机柜包括前柜门、后柜门、左柜门和右柜门,所述设备承载机架包括第一支柱、第二支柱、第三支柱和第四支柱;所述第一支柱、第二支柱、第三支柱和第四支柱依次围成所述设备承载机架,所述设备承载机架安装在所述设备机柜内,所述设备承载机架上放置有多个BBU设备,所述第一封闭板设置在两个相邻的BBU设备之间,且所述第一封闭板与所述BBU设备的右侧共面;所述第一隔板设置在所述右柜门与所述第一支柱之间,所述第二隔板设置在所述后柜门与所述第二支柱之间,所述第一隔板与所述BBU设备的前侧共面,所述第二隔板与所述BBU设备的右侧共面;所述第一隔板、第二隔板以及设备承载机架用于将所述设备机柜分隔成热区和冷区,其中,所述第一隔板、第二隔板、第一封闭板、BBU设备、设备承载机架、右柜门以及后柜门围成的区域为热区;所述BBU设备的热出风口与所述液冷热交换室内机相通。进一步地,所述机柜系统还包括第三隔板和第二封闭板;所述第三隔板设置在所述第四支柱与所述左柜门之间,所述第二封闭板设置在两个相邻的BBU设备之间,所述第三隔板以及第二封闭板均与所述BBU设备的前侧共面;所述第一隔板、第三隔板、第二封闭板、BBU设备、设备承载机架、以及所述前柜门围成的区域为前部隔离区;所述BBU设备的左侧区域与所述BBU设备的后侧区域相通,且所述第二隔板、第三隔板、BBU设备、设备承载机架、左柜门以及后柜门围成的区域为冷区。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隔板、第二隔板以及第三隔板上均设有保温棉,所述保温棉用于隔离间隔在所述冷区与热区之间的热量。进一步地,所述液冷热交换室内机包括室内机换热器,所述液冷热交换室外机包括室外机换热器,所述管路包括第一支管路;所述室内机换热器与所述BBU设备的热出风口对接,所述室内机换热器用于与所述热区的热风进行换热,将热区的热风进行换热形成热量,并将热量传至所述液冷热交换室内机中流动的工质中,所述工质在所述第一支管路内流通;所述室内机换热器与所述第一支管路的一端连接,所述液冷热交换室外机与所述第一支管路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支管路用于将所述液冷热交换室内机中流动的工质运送至所述液冷热交换室外机,所述室外机换热器用于将所述液冷热交换室外机中流动的工质的热量散到外部环境中,以使工质降温。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隔板设有冷风出口,所述管路还包括第二支管路;所述室内机换热器与所述冷风出口对接,所述室内机换热器遮挡住所述冷风出口;所述室内机换热器与所述第二支管路的一端连接,所述液冷热交换室外机与所述第二支管路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支管路用于将降温后的工质运送回所述液冷热交换室内机,所述室内机换热器还用于将降温后的工质中的冷量进行换热形成冷风,并将冷风通过所述冷风出口排至所述设备机柜的冷区。进一步地,所述液冷热交换室内机还包括内循环风机;所述内循环风机设置在所述室内机换热器上,且所述内循环风机与所述BBU设备的热出风口的位置相对设置,所述内循环风机用于将所述室内机换热器降温后的工质交换后的冷风引导至所述冷区。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管路和第二支管路均为铜合金材质。进一步地,所述工质为离子水和乙二醇的混合溶液。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液冷热交换系统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液冷热交换系统包括设备机柜系统、液冷热交换室内机、液冷热交换室外机和管路;在设备机柜内,将设备机柜的热区的热风与液冷热交换室内机换热,将热区的热风进行换热形成热量,并将热量传给液冷热交换室内机流动的工质,工质通过管路在液冷热交换室内机与液冷热交换室外机之间循环,液冷热交换室外机将工质的热量散到外部环境中,以使工质降温,工质降温后再通过管路回到液冷热交换室内机中,液冷热交换室内机将降温后的工质的冷量进行换热形成冷风,并将冷风排至设备机柜的冷区。本专利技术液冷热交换系统使得热区出的热风经过冷热交换系统形成冷风回流至冷区,形成一个独立密闭的循环系统,热区出的热风直接进入液冷热交换系统以最大程度缩短热流路径,解决了热点集中和热岛效应问题,也避免了冷热空气相混合现象和漏热的浪费现象,解决了气流管理难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液冷热交换系统的原理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液冷热交换系统的示意图一;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液冷热交换系统的示意图二;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采用的设备机柜系统及设备机柜的示意图一;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采用的设备机柜系统及设备机柜的示意图二;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采用的设备机柜系统的内部气流组织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液冷热交换系统的应用示意图。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液冷热交换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设备机柜系统、液冷热交换室内机、液冷热交换室外机和管路;/n所述机柜系统用于将设备机柜分隔成热区和冷区,所述液冷热交换室内机设置在所述热区,所述液冷热交换室外机设置在设备机柜外,且所述液冷热交换室内机通过所述管路与所述液冷热交换室外机连接;/n所述液冷热交换室内机用于将热区的热风进行换热形成热量,以通过所述管路将所述热量传给液冷热交换室内机中的工质,并所述管路将液冷热交换室内机中的工质传至液冷热交换室外机,所述液冷热交换室外机用于将所述工质的热量散到外部环境中,以使工质降温,并通过所述管路将所述降温后的工质运送回所述液冷热交换室内机,所述液冷热交换室内机用于将降温后的工质的冷量进行换热形成冷风,并将冷风排至所述设备机柜的冷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冷热交换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设备机柜系统、液冷热交换室内机、液冷热交换室外机和管路;
所述机柜系统用于将设备机柜分隔成热区和冷区,所述液冷热交换室内机设置在所述热区,所述液冷热交换室外机设置在设备机柜外,且所述液冷热交换室内机通过所述管路与所述液冷热交换室外机连接;
所述液冷热交换室内机用于将热区的热风进行换热形成热量,以通过所述管路将所述热量传给液冷热交换室内机中的工质,并所述管路将液冷热交换室内机中的工质传至液冷热交换室外机,所述液冷热交换室外机用于将所述工质的热量散到外部环境中,以使工质降温,并通过所述管路将所述降温后的工质运送回所述液冷热交换室内机,所述液冷热交换室内机用于将降温后的工质的冷量进行换热形成冷风,并将冷风排至所述设备机柜的冷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冷热交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柜系统包括设备承载机架、第一隔板、第二隔板和第一封闭板,所述设备机柜包括前柜门、后柜门、左柜门和右柜门,所述设备承载机架包括第一支柱、第二支柱、第三支柱和第四支柱;
所述第一支柱、第二支柱、第三支柱和第四支柱依次围成所述设备承载机架,所述设备承载机架安装在所述设备机柜内,所述设备承载机架上放置有多个BBU设备,所述第一封闭板设置在两个相邻的BBU设备之间,且所述第一封闭板与所述BBU设备的右侧共面;
所述第一隔板设置在所述右柜门与所述第一支柱之间,所述第二隔板设置在所述后柜门与所述第二支柱之间,所述第一隔板与所述BBU设备的前侧共面,所述第二隔板与所述BBU设备的右侧共面;
所述第一隔板、第二隔板以及设备承载机架用于将所述设备机柜分隔成热区和冷区,其中,所述第一隔板、第二隔板、第一封闭板、BBU设备、设备承载机架、右柜门以及后柜门围成的区域为热区;
所述BBU设备的热出风口与所述液冷热交换室内机相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冷热交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柜系统还包括第三隔板和第二封闭板;
所述第三隔板设置在所述第四支柱与所述左柜门之间,所述第二封闭板设置在两个相邻的BBU设备之间,所述第三隔板以及第二封闭板均与所述BBU设备的前侧共面;
所述第一隔板、第三隔板、第二封闭板、BBU设备、设备承载机架、以及所述前柜门围成的区域为前部隔离区;
所述BB...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剑鹏刘刚可罗华平陈宇峰陈登志赵毓毅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科信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