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26751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11:05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扬声器箱体,所述扬声器箱体上设置有第一出声孔和第二出声孔;中框,所述中框上设置有外放出声孔以及听筒出声孔;插板机构,设置于所述扬声器箱体和所述中框之间;其中,在所述插板机构处于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出声孔与所述外放出声孔贯通;在所述插板机构处于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二出声孔与所述听筒出声孔贯通;插板结构的移动可以分别关闭或开启其中一路通道,能够实现每种应用模式下只有一个通道能够输出声音;从而能够使用一个扬声器箱体实现外放功能和听筒功能的同时,又不影响电子设备的屏占比设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子设备
本申请属于通信
,具体涉及一种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电子设备的迅猛发展,电子设备的各项指标越来越高,同时伴随着的也是各个模块领域在电子设备上的空间争夺战。现在用户对于电子设备的音视频体验越来越重,在电子设备中,对于立体声的需求越来越强烈,但是想要在这么小的空间内实现立体声,对于结构设计的要求非常高。目前实现双声道立体声的方案基本分为两种,一种是听筒部分使用一颗扬声器,手柄通话模式时作为受话器使用,输入功率小,声音比较小,外放模式时,输入功率大,声音可以比较大,共用的是听筒的出声结构;另一种是听筒部分也做成一个箱体(box)结构,这样就是扬声器箱体既作为扬声器使用,又作为受话器使用。上述两种方式均存在各自的缺陷:第一种方案使用一颗扬声器单体,下面是一个扬声器箱体结构。上面的扬声器一般是以整个电子设备的内部缝隙空间作为后腔,性能上相比下面的扬声器箱体会有所损失,再加上公用听筒的微缝出声通道,外放的效果相比下面的扬声器箱体会相差比较多,在声场调试的时候对于下面的扬声器箱体会有所压制,最终的立体声效果会比较差。...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n扬声器箱体(51),所述扬声器箱体(51)上设置有第一出声孔(04)和第二出声孔(05);/n中框(52),所述中框(52)上设置有外放出声孔(101)以及听筒出声孔(102);/n插板机构(53),设置于所述扬声器箱体(51)和所述中框(52)之间;/n其中,在所述插板机构(53)处于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出声孔(04)与所述外放出声孔(101)贯通;在所述插板机构(53)处于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二出声孔(05)与所述听筒出声孔(102)贯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扬声器箱体(51),所述扬声器箱体(51)上设置有第一出声孔(04)和第二出声孔(05);
中框(52),所述中框(52)上设置有外放出声孔(101)以及听筒出声孔(102);
插板机构(53),设置于所述扬声器箱体(51)和所述中框(52)之间;
其中,在所述插板机构(53)处于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出声孔(04)与所述外放出声孔(101)贯通;在所述插板机构(53)处于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二出声孔(05)与所述听筒出声孔(102)贯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与所述插板机构(53)连接的驱动机构;
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插板机构(53)移动到所述第一位置或所述第二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设置于靠近所述扬声器箱体(51)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板机构(53)包括:
插板本体,以及,设置于所述插板本体上的第一开口(401)和第二开口(402);
其中,在所述插板机构(53)处于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出声孔(04)与所述外放出声孔(101)通过所述第二开口(402)贯通;
在所述插板机构(53)处于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二出声孔(05)与所述听筒出声孔(102)通过所述第一开口(401)贯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口(401)为设置于所述插板本体的侧面上的豁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阮清波王程良周瑜吉圣平
申请(专利权)人: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