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公开了一种变电站继电保护智能巡检系统,包括中央处理器、定值、压板、交流量核对模块、二次回路、线缆电子化模块、巡检报告生成模块和联网数据库生成模块,所述中央处理器与定值、压板、交流量核对模块、二次回路、线缆电子化模块、巡检报告生成模块、联网数据库生成模块相互连接,中央处理器完成与定值、压板、交流量核对模块、二次回路、线缆电子化模块、巡检报告生成模块和联网数据库生成模块之间的数据交换。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在变电站内一个点进行所有保护装置的巡检工作,可以保存各装置检测数据,自动生成变电站巡检报告,方便巡检人员进行保护装置的回路查询和检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变电站继电保护智能巡检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变电站
,具体是一种变电站继电保护智能巡检系统。
技术介绍
变电站是指电力系统中对电压和电流进行变换,接受电能及分配电能的场所。在发电厂内的变电站是升压变电站,其作用是将发电机发出的电能升压后馈送到高压电网中。继电保护人员对保护设备进行巡检时,主要通过设备信号,运行状态的观察进行感官的简单定性判断。巡检人员受工作经验、技术水平等影响,可能出现漏巡、缺陷漏发现。而且对于正在运行的设备内部的缺陷,保护人员是无法发现的,甚至有些缺陷只有在故障发生后才能被发现。变电站的巡检工作存在实时性、可靠性差、花费人工较多,巡检效率低等不利因素,具体包括以下缺点:1、继电保护巡检方式单一,主要通过设备信号,运行状态的观察进行感官的简单定性判断;2、无法及时发现运行设备内部缺陷;3、巡检受到人为和环境因素影响较大,继电保护人员技术水平、设备数量增多等因素都会影响巡检效果。4、传统数据储存查找方式不可靠,纸质图纸不易保存,保护改造后无法及时更新,多依靠继保人员经验和图纸结合判断。5、缺陷排查手段单一,耗时长,发现缺陷后,保护人员仅能通过物理接线和纸质图纸对缺陷进行排查,大大增加了缺陷处理时间;6、无法和检修预试工作结合。因此,针对以上现状,迫切需要开发一种变电站继电保护智能巡检系统,以克服当前实际应用中的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变电站继电保护智能巡检系统,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变电站继电保护智能巡检系统,包括中央处理器、定值、压板、交流量核对模块、二次回路、线缆电子化模块、巡检报告生成模块和联网数据库生成模块,所述中央处理器与定值、压板、交流量核对模块、二次回路、线缆电子化模块、巡检报告生成模块、联网数据库生成模块相互连接,中央处理器完成与定值、压板、交流量核对模块、二次回路、线缆电子化模块、巡检报告生成模块和联网数据库生成模块之间的数据交换,完成对变电站内各装置的检测,并保存各装置检测数据,自动生成变电站巡检报告。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二次回路、线缆电子化模块用于查找并存储变电站内部装置设备的二次回路链接方式和信息电子化存档。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巡检报告生成模块用于记录存储巡检数据,并生成详细的巡检报告。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联网数据库生成模块用于巡检后将巡检数据进行联网。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联网数据库生成模块在巡检数据联网后导入PMS系统。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巡检报告生成模块与所述联网数据库生成模块相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巡检报告生成模块在生产详细的巡检报告后发送至联网数据库生成模块,通过联网数据库生成模块上传到互联网云数据库中进行保存。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还包括有保护装置信息核对模块。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保护装置信息核对模块与中央处理器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保护装置信息核对模块用于自动核对保护定值、压板状态、检查交流量。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定值、压板、交流量核对模块的工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创建标准间隔;S2、添加间隔下的装置、交换机以及屏柜;S3、导入并关联模型文件;S4、创建板卡和端口或导入IPCD文件;S5、配置屏柜信息(创建光配);S6、端口连接或可视化连接;S7、光缆信息配置;S8、预览、导出标签图片;S9、输出光缆信息表以及SPCD文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实现在变电站内一个点进行所有保护装置的巡检工作,可以保存各装置检测数据,自动生成变电站巡检报告,方便巡检人员进行保护装置的回路查询和检查,大大减少了设备缺陷查找时间,使巡检工作更加深化,为检修和维护工作提供了数据基础,对提高继电保护巡检效率,减少检修工作量,节约经济成本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附图说明图1为变电站继电保护智能巡检系统实施例1的结构框图。图2为变电站继电保护智能巡检系统中定值、压板、交流量核对模块的工作流程图。图3为变电站继电保护智能巡检系统实施例2的结构框图。图中:1-中央处理器、2-定值、压板、交流量核对模块、3-二次回路、线缆电子化模块、4-巡检报告生成模块、5-联网数据库生成模块、6-保护装置信息核对模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申请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申请的范围。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在本专利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在本专利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设置”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相连、设置,也可以是可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变电站继电保护智能巡检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中央处理器(1)、定值、压板、交流量核对模块(2)、二次回路、线缆电子化模块(3)、巡检报告生成模块(4)和联网数据库生成模块(5),所述中央处理器(1)与定值、压板、交流量核对模块(2)、二次回路、线缆电子化模块(3)、巡检报告生成模块(4)、联网数据库生成模块(5)相互连接,中央处理器(1)完成与定值、压板、交流量核对模块(2)、二次回路、线缆电子化模块(3)、巡检报告生成模块(4)和联网数据库生成模块(5)之间的数据交换,完成对变电站内各装置的检测,并保存各装置检测数据,自动生成变电站巡检报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电站继电保护智能巡检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中央处理器(1)、定值、压板、交流量核对模块(2)、二次回路、线缆电子化模块(3)、巡检报告生成模块(4)和联网数据库生成模块(5),所述中央处理器(1)与定值、压板、交流量核对模块(2)、二次回路、线缆电子化模块(3)、巡检报告生成模块(4)、联网数据库生成模块(5)相互连接,中央处理器(1)完成与定值、压板、交流量核对模块(2)、二次回路、线缆电子化模块(3)、巡检报告生成模块(4)和联网数据库生成模块(5)之间的数据交换,完成对变电站内各装置的检测,并保存各装置检测数据,自动生成变电站巡检报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电站继电保护智能巡检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回路、线缆电子化模块(3)用于查找并存储变电站内部装置设备的二次回路链接方式和信息电子化存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电站继电保护智能巡检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巡检报告生成模块(4)用于记录存储巡检数据,并生成详细的巡检报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变电站继电保护智能巡检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联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贵民,王现军,侯少雯,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邢台供电分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