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履带式线圈起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224870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10:59
一种履带式线圈起立装置,属变压器生产领域,包括底座、支撑部和旋转架,旋转架安装在底座上,支撑部连接底座和旋转架。底座包括主梁、凹槽、脚垫、凸耳和轴孔,主梁具有一对,一对主梁对整个线圈起立装置起到支撑作用,主梁底部两端具有一对脚垫,主梁的中后部具有凹槽,凹槽内安装旋转架,主梁前端的脚垫上具有轴孔,主梁中前部下方具有凸耳,凸耳和轴孔共同安装支撑部。支撑部包括转轴、从动轮、履带、凸台、连杆、横杆、主动轮和电机。旋转架包括撑板、主耳片、下耳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履带式线圈起立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变压器生产
,尤其涉及一种履带式线圈起立装置。
技术介绍
变压器线圈绕制完成后,有一个较为重要的操作,需要将卧姿的线圈起立为立姿,以便进行后续的工作,这个操作通常需要使用专用工具,当前变压器生产现场使用的线圈起立装置各种各样,各有特点,同时又各有缺点,要么安全性难以保证,要么操作复杂,业内需要一款操作简便又安全可靠的线圈起立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履带式线圈起立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履带式线圈起立装置,包括底座、支撑部和旋转架,旋转架安装在底座上,支撑部连接底座和旋转架,支撑旋转架从卧姿变为立姿。底座包括主梁、凹槽、脚垫、凸耳和轴孔,主梁具有一对,一对主梁对整个线圈起立装置起到支撑作用,主梁底部两端具有一对脚垫,脚垫将整个线圈起立装置立于地面,主梁的中后部具有凹槽,凹槽内安装旋转架,主梁前端的脚垫上具有轴孔,主梁中前部下方具有凸耳,凸耳和轴孔共同安装支撑部。支撑部包括转轴、从动轮、履带、凸台、连杆、横杆、主动轮和电机,转轴具有一对,分别安装在轴孔内和凸耳内,转轴中部具有从动轮,两个从动轮之间安装履带,履带上方具有凸台,连杆与凸台以及下耳片铰接,对旋转架起到支撑作用。两个转轴之间安装横杆,横杆中部安装主动轮,主动轮啮合在履带中部,主动轮连接电机。旋转架包括撑板、主耳片、下耳片,撑板为直角撑板,撑板上放置需要起立的线圈。撑板的后部下方具有一对主耳片,主耳片安装在凹槽内,可在凹槽内转动,撑板的长边底部具有下耳片,下耳片与连杆铰接,实现旋转架的起立转动。进一步的,撑板背面具有加强筋,提高撑板的整体强度和刚度。进一步的,撑板的两个端头各具有一对垫块,垫块均对应于主梁的位置,当撑板处于卧姿时,撑板长边的两个垫块支撑在主梁,当撑板处于立姿时,撑板的短边的两个垫款支撑在主梁上。垫块对撑板起到辅助支撑和补偿高度的作用。进一步的,下耳片设置在加强筋上并向下延伸。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用于变压器线圈起立操作,所有操作元件均在装置下方,电机可以容易的实现远程操作,操作人员原理现场,可以很好的保证人员安全,其操作也较为简单,仅需要操作电机正反转即可完成本装置的操作。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主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爆炸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旋转架的主视图;图中:10.底座,11.主梁,12.凹槽,13.脚垫,14.凸耳,15.轴孔,20.支撑部,21.转轴,22.从动轮,23.履带,24.凸台,25.连杆,26.横梁,27.主动轮,28.电机,30.旋转架,31.撑板,32.主耳片,33.加强筋,34.下耳片,35.垫块。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专利技术的首选实施例。但是,本专利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专利技术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参见图1-图4所示的履带式线圈起立装置,包括底座10、支撑部20和旋转架30,旋转架30安装在底座10上,支撑部20连接底座10和旋转架30,支撑旋转架30从卧姿变为立姿。底座10包括主梁11、凹槽12、脚垫13、凸耳14和轴孔15,主梁11具有一对,一对主梁11对整个线圈起立装置起到支撑作用,主梁11底部两端具有一对脚垫13,脚垫13将整个线圈起立装置立于地面,主梁11的中后部具有凹槽12,凹槽12内安装旋转架30,主梁11前端的脚垫上具有轴孔15,主梁11中前部下方具有凸耳14,凸耳14和轴孔15共同安装支撑部20。支撑部20包括转轴21、从动轮22、履带23、凸台24、连杆25、横杆26、主动轮27和电机28,转轴21具有一对,分别安装在轴孔15内和凸耳14内,转轴21中部具有从动轮22,两个从动轮22之间安装履带23,履带23上方具有凸台24,连杆25与凸台24以及下耳片34铰接,对旋转架30起到支撑作用。两个转轴21之间安装横杆26,横杆26中部安装主动轮27,主动轮27啮合在履带23中部,主动轮27连接电机28,电机28驱动主动轮27转动,主动轮27带动履带23运动,履带23上的凸台24随之运动,并通过连杆25驱动旋转架30绕主耳片32转动,完成线圈起立操作。旋转架30包括撑板31、主耳片32、加强筋33、下耳片34和垫块35,撑板31为直角撑板,撑板31上放置需要起立的线圈,当然,线圈在撑板31上需要必要的固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容易的将线圈固定在撑板31上。撑板31的后部下方具有一对主耳片32,主耳片32安装在凹槽12内,可在凹槽12内转动,撑板31背面具有加强筋33,提高撑板31的整体强度和刚度,撑板31的长边底部具有下耳片34,下耳片34设置在加强筋33上并向下延伸,下耳片34与连杆25铰接,实现旋转架30的起立转动。撑板31的两个端头各具有一对垫块35,垫块35均对应于主梁11的位置,当撑板31处于卧姿时,撑板31长边的两个垫块35支撑在主梁11,当撑板31处于立姿时,撑板31的短边的两个垫款35支撑在主梁11上。垫块35对撑板31起到辅助支撑和补偿高度的作用。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是:首先通过电机28将凸台24置于最前端,也就是使撑板31处于卧姿,将线圈吊运至撑板31上并进行必要的固定,随后通过电机28驱动凸台24向后移动,凸台24带动连杆25运动,通过凸耳14将运动传递至旋转架30,驱动旋转架30绕主耳片32转动,直至撑板31(含线圈)处于竖直位置,便完成了线圈起立操作。以上实施例主要说明了本专利技术的履带式线圈起立装置。尽管只对其中有限的实施例和技术特征进行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了解,本专利技术可以在不偏离其主旨与范围内以许多其他的形式实施。因此,所展示的实施例被视为示意性的而非限制形的,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所定义的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及范围的情况下,本专利技术可能涵盖各种修改与替换的方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履带式线圈起立装置,包括底座(10)、支撑部(20)和旋转架(30),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架(30)安装在底座(10)上,支撑部(20)连接底座(10)和旋转架(30),底座(10)包括主梁(11)、凹槽(12)、脚垫(13)、凸耳(14)和轴孔(15),主梁(11)具有一对,主梁(11)底部两端具有一对脚垫(13),脚垫(13)将整个线圈起立装置立于地面,主梁(11)的中后部具有凹槽(12),凹槽(12)内安装旋转架(30),主梁(11)前端的脚垫上具有轴孔(15),主梁(11)中前部下方具有凸耳(14),凸耳(14)和轴孔(15)共同安装支撑部(20),支撑部(20)包括转轴(21)、从动轮(22)、履带(23)、凸台(24)、连杆(25)、横杆(26)、主动轮(27)和电机(28),转轴(21)具有一对,分别安装在轴孔(15)内和凸耳(14)内,转轴(21)中部具有从动轮(22),两个从动轮(22)之间安装履带(23),履带(23)上方具有凸台(24),连杆(25)与凸台(24)以及下耳片(34)铰接,两个转轴(21)之间安装横杆(26),横杆(26)中部安装主动轮(27),主动轮(27)啮合在履带(23)中部,主动轮(27)连接电机(28),旋转架(30)包括撑板(31)、主耳片(32)、下耳片(34),撑板(31)为直角撑板,撑板(31)的后部下方具有一对主耳片(32),主耳片(32)安装在凹槽(12)内,撑板(31)的长边底部具有下耳片(34),下耳片(34)与连杆(25)铰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履带式线圈起立装置,包括底座(10)、支撑部(20)和旋转架(30),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架(30)安装在底座(10)上,支撑部(20)连接底座(10)和旋转架(30),底座(10)包括主梁(11)、凹槽(12)、脚垫(13)、凸耳(14)和轴孔(15),主梁(11)具有一对,主梁(11)底部两端具有一对脚垫(13),脚垫(13)将整个线圈起立装置立于地面,主梁(11)的中后部具有凹槽(12),凹槽(12)内安装旋转架(30),主梁(11)前端的脚垫上具有轴孔(15),主梁(11)中前部下方具有凸耳(14),凸耳(14)和轴孔(15)共同安装支撑部(20),支撑部(20)包括转轴(21)、从动轮(22)、履带(23)、凸台(24)、连杆(25)、横杆(26)、主动轮(27)和电机(28),转轴(21)具有一对,分别安装在轴孔(15)内和凸耳(14)内,转轴(21)中部具有从动轮(22),两个从动轮(22)之间安装履带(23),履带(23)上方具有凸台(24),连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友华
申请(专利权)人:抚州市华诚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