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电磁探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22472 阅读:1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多功能电磁探伤装置,包括有传感器,其特点是还包括有安装在管、棒材矫直机上的支座、支承轴、具有包络线辊形曲线的支承辊和传感器支架,其中支座上设有支承轴,支承轴上装有支承辊,支座装在固定板上,支座与固定板相对应位置上均设有弧形槽并穿入螺栓紧固,传感器支架的一端穿过支座中心的通孔并与固定板中心的螺纹孔相接,传感器支架的另一端与设置在两侧支承辊之间的传感器相连接,传感器支架上还套有支承套,该支承套与支座固连,该支承套的下部设有横向的孔,支承轴悬臂的一端穿入孔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提高检测精度和准确性、集探伤功能和矫直功能于一体的特点,可应用在管材或棒材或板材或型材矫直机的生产线上。(*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磁无损探伤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可保护传感器 无磨损,并具有矫正所测导磁材料功能的多功能电磁探伤装置,是对现有电磁无损探伤装置结构的改进,属于[PC国际专利分类表中的用电、电化学或磁的方法测试或分析材料缺陷的存在

技术介绍
对于各种导磁性的管、棒材产品,为了确保产品质量, 一般都要求探伤,电磁无损探伤即是一种常用的检测方式,如公开号为CN2289240的中国实用 新型专利《钢管电磁探伤仪》和公开号为CN1584583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高 速金属管、棒、线材在线探伤方法及其装置》,从而检测出管、棒材的裂纹、 伤痕、孔洞等缺陷。但在实际操作中还存在一定问题:信号提离距离的恒定 问题;检测元件检平面与被检管、棒材轴线的夹角P的恒定问题等。这些问 题主要是机械结构设计的不合理造成传感器磨损严重,因此传感器固定机构 的设计尤为关键。传感器轴向一般都设计成圆弧形,在压縮弹簧或液(气)压缸的作用下, 使传感器的内圆弧表面和管、棒材表面紧贴在一起,在检测时传感器表面不 断磨损,信号提离距离不断变小,这将导致探伤的灵敏度强烈变化,对同样缺 陷,缺陷检测信号的峰值逐渐变大,与初始检测值相差很大,造成检测数据 不准确,同时因磨损也降低传感器的使用寿命。另外也有的探伤装置采取让管、棒材按一定的速度作直线送进,传感器绕管、棒材的轴线迥转,这种探伤装置存在的问题是管、棒材运动的平稳性 较难控制,传感器的旋转中心线也很难保证和管、棒材的轴中心线重合,这就 影响了检测精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针对现有电磁无 损探伤装置的缺点,给出一种新型的多功能电磁探伤装置,它在实施探伤的 过程中,能使被检管、棒材非常稳定地通过传感器,并装有两个具有包络线辊 形的支承辊,以保证传感器不受磨损,从而达到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提高检 测精度和准确性、集探伤功能和矫直功能于一体及提高生产效率的目的。本技术给出的技术方案是这种多功能电磁探伤装置,包括有传感 器,其特点是还包括有安装在管、棒材矫直机上的支座、支承轴、具有包络 线辊形曲线的支承辊和传感器支架,其中所述的支座上设有支承轴,支承轴 上装有支承辊,所述的支座装在固定板上,支座与固定板相对应位置上均设 有弧形槽并穿入螺栓紧固,所述的传感器支架的一端穿过支座中心的通孔并 与固定板中心的螺纹孔相接,传感器支架的另一端与设置在两侧支承辊之间 的传感器相连接,所述的传感器支架上还套有支承套,该支承套与支座固连, 该支承套的下部设有横向的孔,支承轴悬臂的一端穿入孔内,以起到支承支 承轴的作用。本技术安装在管、棒材矫直机的生产线上,可根据管、棒材的规格 带动支承辊旋转,调整支承辊轴线与需探伤管、棒材轴线间相应的交角B, 同时调整好压下位置,使支承辊紧压在需探伤管、棒材的表面上,然后调整好 传感器与需探伤管、棒材表面之间的距离,一般为S《0.5mm。由于支承辊与管、棒材的表面间属滚动磨擦,因此设定调整的距离在一定时间内变化很小, 为保护传感器不受磨损,提高探伤精度和准触性提供了保证,同时也提高了 传感器的使用寿命。本技术未涉及到的电磁探伤装置的其它部分,如传感器的内部结构 及信号的采集与传输等,均与现有技术相同。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 本电磁探伤装置中的传感器的圆弧形中心线与待测的管、棒材的轴线 始终是平行不变的,只需及时微调好传感器表面与管、棒材表面的适当距离,即可精确检测出管、棒材的各种缺陷;2. 本电磁探伤装置中的支承辊采用了包络线辊形曲线,因此除了起支承 作用外,还可起到对管、棒材的矫正作用,由于管、棒材是旋转前进的,传感 器在这种情况下的在线探伤,可以同时检测出管、棒材的纵、横向的各种缺 陷;3. 由于在探伤过程中,检测与矫正同时进行,被测的管、棒材始终处于被 支承辊压制之下,即被测的管、棒材本身不会产生抖动,从而保证传感器不受 磨损,该装置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提高检测精度和准确性、集探伤功 能和矫直功能于一体的特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给出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2为图1根据管、棒材规格调整P角度后的俯视图; 图3为图1的A-A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 阁3所示,这种多功能电磁探伤装置,包括有传感器8、安装在 管、棒材矫直机上的支座1、支承轴2、具有包络线辊形曲线的支承辊3和 传感器支架5,其中支座1上设有支承轴2,支承轴2上装有支承辊3,所述的 支座1装在幽定板7上,支座1与冋定板7相对应位置上均设有弧形槽并穿 入螺栓紧固,所述的传感器支架5的一端穿过支座1中心的通孔并与固定板7 中心的螺纹孔相接,传感器支架5的另一端与设置在两侧支承辊3之间的传 感器8相连接,所述的传感器支架5上还套有支承套4,该支承套4与支座1 固连,该支承套4的下部设有横向的孔6,支承轴2悬臂的一端穿入孔6内, 以起到支承支承轴2的作用。使用时,先根据管、棒材9的规格,拧动支座1与固定板7上的紧固螺栓 并沿弧形槽选定紧固螺栓的位置,以调整支承辊3轴线与需探伤管、棒材9 轴线间相应的交角P ,再调整好压下位置,使支承辊3紧压在需探伤管、棒材 9的表面上,然后通过旋扦与固定板7中心螺纹孔相接的传感器支架5,使之 调整好传感器8与需探伤管、棒材9表面之间的距离,S《0. 5 mm,即可开始 工作。当待测的管、棒材9沿管、棒材矫直机的辊道输送线行进到本技术 给出的多功能电磁探伤装置时,支承辊3将待测的管、棒材9压住,由于支承 辊3的辊面为包络线辊形曲线,除了起支承压制作用外,还同时对管、棒材9 进行矫正,并带动管、棒材9旋转前进,起支承支承轴2作用的传感器支架5 上的支承套4与传感器8则保持不动。支承辊3除了作为被动辊可绕支承轴 自转外,也可与电动机的输出轴相连接,固定在支承座上作为主动辊旋转。为了保证调节传感器8与需探伤管、棒材9表面之间的距离时,只有传感器支架5旋转升降,而传感器8只升降并不随之旋转,为此可在传感器8的 外壳上设置孔洞,传感器支架5的一端探入该孔洞内并用压板隔断,使之可在 该孔洞内转动而不能拔出,即传感器8可随传感器支架5的升降而升降,而不 受传感器支架5自身转动的影响,距离调整后再压紧。当然也可采取其它的 连接方式,使传感器8不随传感器支架5旋转,只随传感器支架5升降调距。 本技术给出的这种多功能电磁探伤装置,除了安装在管、棒材矫直 机的生产线上,进行管、棒材的电磁探伤和矫正工作,还可安装在板材或型材 矫直机的生产线上,进行板材或型材的电磁探伤和矫正工作。权利要求1.一种多功能电磁探伤装置,包括有传感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安装在管、棒材矫直机上的支座、支承轴、具有包络线辊形曲线的支承辊和传感器支架,其中所述的支座上设有支承轴,支承轴上装有支承辊,所述的支座装在固定板上,支座与固定板相对应位置上均设有弧形槽并穿入螺栓紧固,所述的传感器支架的一端穿过支座中心的通孔并与固定板中心的螺纹孔相接,传感器支架的另一端与设置在两侧支承辊之间的传感器相连接,所述的传感器支架上还套有支承套,该支承套与支座固连,该支承套的下部设有横向的孔,支承轴悬臂的一端穿入孔内。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电磁探伤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功能电磁探伤装置,包括有传感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安装在管、棒材矫直机上的支座、支承轴、具有包络线辊形曲线的支承辊和传感器支架,其中所述的支座上设有支承轴,支承轴上装有支承辊,所述的支座装在固定板上,支座与固定板相对应位置上均设有弧形槽并穿入螺栓紧固,所述的传感器支架的一端穿过支座中心的通孔并与固定板中心的螺纹孔相接,传感器支架的另一端与设置在两侧支承辊之间的传感器相连接,所述的传感器支架上还套有支承套,该支承套与支座固连,该支承套的下部设有横向的孔,支承轴悬臂的一端穿入孔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霞杰谭叶林蔡慧勤刘学柱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银捷机械装备制造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9[中国|沈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