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22450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10: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涉及显示技术领域。显示面板包括:沿显示面板的出光方向依次设置的衬底基板、多个发光单元和滤光层,发光单元均包括发光层;主显示区和光学部件设置区,位于光学部件设置区的发光单元的密度小于位于主显示区的发光单元的密度;其中,光学部件设置区包括发光区和透光区,光学部件设置区中的发光单元位于发光区,滤光层包括多个色阻,在垂直衬底基板所在平面的方向上,部分色阻与透光区交叠。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降低了光学部件设置区的反射率,改善了金属可见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
,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对于具有摄像功能的显示面板来说,该类显示面板的显示区包括光学部件设置区,光学部件设置区用于设置摄像头等光学部件。在现有技术中,由于光学部件设置区透光率较高,当外界环境光入射至光学部件设置区后,会被光学部件设置区中具有反射特性的膜层,如发光单元的阴极反射至人眼,导致光学部件设置区的反射率较高,出现金属可见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降低了光学部件设置区的反射率,改善了金属可见现象。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沿显示面板的出光方向依次设置的衬底基板、多个发光单元和滤光层,所述发光单元均包括发光层;主显示区和光学部件设置区,位于所述光学部件设置区的所述发光单元的密度小于位于所述主显示区的所述发光单元的密度;其中,所述光学部件设置区包括发光区和透光区,所述光学部件设置区中的所述发光单元位于所述发光区,所述滤光层包括多个色阻,在垂直所述衬底基板所在平面的方向上,部分所述色阻与所述透光区交叠。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显示面板。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个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中,在设置滤光层时,通过令滤光层中的部分色阻与透光区交叠,当外界环境光朝向透光区传输时,该部分色阻能够将外界环境光中与其自身颜色不相同的光进行过滤,从而减少入射至透光区内部的光线数量,进而减少被透光区中的阴极或其他膜层反射至人眼的光线数量。可见,采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有效降低光学部件设置区的透光区的反射率,从而有效改善光学部件设置区的金属可见现象。【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图1为现有技术中显示面板的一种剖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沿A1-A2方向的剖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滤光层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滤光层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第二色阻为矩形形状时的交叠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交叠区域的边界呈直线延伸时的光线衍射示意图;图8为图5中透光区的第二色阻的俯视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交叠区域的边界呈波浪状延伸时的光线衍射示意图;图10为图4中透光区的第二色阻的俯视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光学部件设置区中发光区和透光区的排布示意图;图12为图11沿B1-B2方向的剖视图;图1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光学部件设置区中发光区和透光区的另一种排布示意图;图1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光学部件设置区中发光区和透光区的再一种排布示意图;图1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第一色阻和第二色阻的厚度示意图;图1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好的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应当明确,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专利技术。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应当理解,尽管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色阻、区域,但这些色阻、区域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色阻、区域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范围的情况下,第一色阻也可以被称为第二色阻,类似地,第二色阻也可以被称为第一色阻。在阐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之前,本专利技术首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说明:对于具有摄像功能的显示面板,如图1所示,图1为现有技术中显示面板的一种剖视图,显示面板的显示区包括常规显示区1′和光学部件设置区2′,常规显示区1′和光学部件设置区2′中设置有发光单元3′,并且,光学部件设置区2′中的发光单元3′的密度小于常规显示区1′中的发光单元3′的密度。此外,显示面板还包括位于发光单元3′朝向显示面板的出光方向的一侧的滤光结构4′,滤光结构4′仅位于出光的区域,光学部件设置区2′中未设置发光单元3′的区域未设置有滤光结构4′,经专利技术人研究发现,如此一来,当外界环境光入射至光学部件设置区2′中未设置发光单元3′的区域时,外界环境光会直接入射至该区域的内部,进而被该区域中具有反射特性的膜层,如发光单元3′的阴极反射至人眼,导致光学部件设置区2′具有较高的反射率,出现金属可见的现象,影响用户体验。为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如图2和图3所示,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沿A1-A2方向的剖视图,该显示面板包括沿显示面板的出光方向依次设置的衬底基板1、多个发光单元2和滤光层3,其中,发光单元2均包括沿显示面板的出光方向层叠设置的阳极4、发光层5和阴极6。此外,该显示面板还包括主显示区7和光学部件设置区8,其中,主显示区7用于进行画面显示,光学部件设置区8用于设置摄像头等光学部件,以实现摄像功能,并且,为了保证光学部件设置区8具有较高的透光率,位于光学部件设置区8的发光单元2的密度小于位于主显示区7的发光单元2的密度。其中,光学部件设置区8包括发光区9和透光区10,光学部件设置区8中的发光单元2位于发光区9;滤光层3包括多个色阻13,在垂直衬底基板1所在平面的方向上,部分色阻13与透光区10交叠。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在设置滤光层3时,通过令滤光层3中的部分色阻13与透光区10交叠,当外界环境光朝向透光区10传输并入射至该部分色阻13时,该部分色阻13能够将外界环境光中与其自身颜色不相同的光进行过滤,减少入射至透光区10内部的光线数量,从而减少了被透光区10中具有反射特性的膜层,如发光单元2的阴极6反射至人眼的光线数量。为此,专利技术人还进行了验证,经过测试发现,当透光区10中未设置色阻13时,透光区10的反射率高达34.3%,而透光区10中设置有色阻13时,透光区10的反射率降至了20%以内。可见,采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n沿显示面板的出光方向依次设置的衬底基板、多个发光单元和滤光层,所述发光单元均包括发光层;/n主显示区和光学部件设置区,位于所述光学部件设置区的所述发光单元的密度小于位于所述主显示区的所述发光单元的密度;/n其中,所述光学部件设置区包括发光区和透光区,所述光学部件设置区中的所述发光单元位于所述发光区,所述滤光层包括多个色阻,在垂直所述衬底基板所在平面的方向上,部分所述色阻与所述透光区交叠。/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沿显示面板的出光方向依次设置的衬底基板、多个发光单元和滤光层,所述发光单元均包括发光层;
主显示区和光学部件设置区,位于所述光学部件设置区的所述发光单元的密度小于位于所述主显示区的所述发光单元的密度;
其中,所述光学部件设置区包括发光区和透光区,所述光学部件设置区中的所述发光单元位于所述发光区,所述滤光层包括多个色阻,在垂直所述衬底基板所在平面的方向上,部分所述色阻与所述透光区交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色阻包括第一色阻和第二色阻;
其中,所述第一色阻位于所述发光区,所述第一色阻的颜色与所在发光区的出光颜色相同,所述第二色阻位于所述透光区,并且,所述第二色阻具有至少两种不同颜色。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在垂直于所述衬底基板所在平面的方向上,所述第二色阻的正投影覆盖所述透光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至少部分所述第二色阻和与其相邻的所述第二色阻交叠。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色阻包括第一边,在垂直于所述衬底基板所在平面的方向上,所述第一边的正投影位于相邻的所述第二色阻的正投影内,所述第一边为非直线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非直线型为弧形。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非直线形为波浪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色阻还包括与所述第一边相对设置的第二边,所述第二边与所述第一边的形状相同。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第二色阻之间具有缝隙,所述缝隙呈非直线延伸。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部件设置区包括多个第一区域,所述第一区域包括至少一个像素区和至少一个所述透光区,所述像素区包括至少两个颜色不同的所述发光区。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区包括开口区和非开口区,所述第一色阻位于所述开口区;
所述滤光层还包括黑矩阵,所述黑矩阵位于所述非开口区。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乐琴马扬昭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