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齿轮齿条应用的手自一体柔性屏抽拉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2450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10: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基于齿轮齿条应用的手自一体柔性屏抽拉机构,由固定座及与之抽拉滑动的活动座组成;固定座与活动座连接处分别设有实现滑动连接的滑槽及滑块,活动座短边两侧设有传动机构,包括第一齿条、第二齿条、旋转轴及设置于旋转轴两端第一齿轮组及第二齿轮组,第一齿轮组包括第一齿轮、第一伞齿轮及第二伞齿轮,第二齿轮组包括第二齿轮、第三伞齿轮及第四伞齿轮;第一伞齿轮啮合第二伞齿轮,第二伞齿轮同步第一齿轮,第一齿轮啮合第一齿条,第三伞齿轮啮合第四伞齿轮,第四伞齿轮同步第二齿轮,第二齿轮啮合所述第二齿条,电机带动旋转轴同步齿轮组,同步的带动柔性屏的展开与收缩,可通过按键操控实现自动控制,也可以手动打开及回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齿轮齿条应用的手自一体柔性屏抽拉机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柔性屏应用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齿轮齿条应用的手自一体柔性屏抽拉机构。
技术介绍
柔性屏幕,指的是柔性OLED。柔性屏幕的成功量产不仅重大利好于新一代高端智能手机的制造,也因其低功耗、可弯曲的特性对可穿戴式设备的应用带来深远的影响,未来柔性屏幕将随着个人智能终端的不断渗透而广泛应用。柔性屏手机是指采用可弯曲、柔韧性佳屏幕的手机,因为形似芒卷,又被称为卷芒手机。相较于传统屏幕,柔性屏幕优势明显,不仅在体积上更加轻薄,功耗上也低于原有器件,有助于提升设备的续航能力,同时基于其可弯曲、柔韧性佳的特性,其耐用程度也大大高于以往屏幕,降低设备意外损伤的概率。要实现柔性屏折叠功能,除了屏幕本身之外,实现折叠的连接组件,即折弯处的连接轴设计亦是最大的技术难题。柔性屏的打开方式除了外折及内折外,还有多种方式,其中抽拉式的展开方式为其中之一,如何实现手自一体抽拉式展开则需要全新的运动机构来实现。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基于齿轮齿条应用的手自一体柔性屏抽拉机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基于齿轮齿条应用的手自一体柔性屏抽拉机构,包括抽拉式的结构主体,所述结构主体由固定座及与之抽拉滑动的活动座组成;所述固定座与所述活动座连接处分别设有实现滑动连接的滑槽及滑块,所述活动座短边两侧设有实现位移的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第一齿条、第二齿条、旋转轴及设置于所述旋转轴两端实现同步的第一齿轮组及第二齿轮组,所述第一齿轮组包括第一齿轮、第一伞齿轮及第二伞齿轮,所述第二齿轮组包括第二齿轮、第三伞齿轮及第四伞齿轮;所述第一伞齿轮啮合第二伞齿轮,所述第二伞齿轮同步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啮合第一齿条,所述第三伞齿轮啮合第四伞齿轮,所述第四伞齿轮同步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啮合第二齿条。特别的,所述旋转轴近第一伞齿轮一端连接设置一驱动连接的电机,所述电机正反驱动旋转轴转动并同步带动所述第一伞齿轮及第三伞齿轮,所述第一伞齿轮与所述第二伞齿轮啮合同步,所述第三伞齿轮与所述第四伞齿轮啮合同步,所述第二伞齿轮同步带动所述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一齿条啮合同步,所述第四伞齿轮同步带动所述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第二齿条啮合同步,所述第一齿条与所述第二齿条相对运动带动所述固定座及活动座的分离与回收,即所述滑槽与滑块抽拉式滑动。特别的,第一齿轮同步所述第二伞齿轮及第一齿条,所述第二伞齿轮啮合所述第一伞齿轮,所述第二齿轮同步所述第四伞齿轮及第二齿条,所述第四伞齿轮啮合所述第三伞齿轮,所述旋转轴转动带动所述活动座及固定座的分离与回收,即所述即所述滑槽与滑块抽拉式滑动。特别的,所述活动座外边一侧设有辅助实现屏拉伸的支撑套,所述支撑套与所述活动座两边支撑连接,并于所述支撑套上设有多组环绕分布的凹槽,于所述凹槽上覆盖设置链式垫片,所述链式垫片上设有多组链齿,所述链齿与所述凹槽匹配连接实现屏展开或闭合过程的辅助同步,防止屏与机构分离,所述支撑套内设有穿透连接的连接轴,所述连接轴两端与所述活动座固定连接。特别的,所述固定座上设有摄像头模组、控制按键、出音口及充电接口,所述摄像头模组包括前置摄像头及后置摄像头。特别的,所述活动座包括一定位板及盖板,所述定位板设置于所述活动座远离所述固定座的长边一侧,所述定位板两端设有实现支撑屏的张力弹簧。特别的,所述第一齿条设置于所述固定座的地板上,所述第二齿条设置于所述活动座内边一侧。特别的,所述结构主体包括外壳及设置于所述外壳下的辅助连接板,所述滑槽设置于所述固定座的短边内侧,所述滑块设置于所述活动座的短边外侧。特别的,所述第一齿轮及第二齿轮上均设有实现连接定位并固定的卡簧。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基于齿轮齿条应用的手自一体柔性屏抽拉机构,通过电机带动旋转轴同步齿轮组产生相对运动,从而带动固定座与活动座的展开与回收,同步的带动柔性屏的展开与收缩,可通过按键操控实现自动控制,也可以手动打开及回收,简化了操作,使用更加方便,结构本身设计简单,满足柔性屏应用需求,不同于内折及外折打开方式,机构本身零配件相对较少,便于实现,在满足精度的同时,使用方便,造型美观。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基于齿轮齿条应用的手自一体柔性屏抽拉机构收缩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基于齿轮齿条应用的手自一体柔性屏抽拉机构展开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基于齿轮齿条应用的手自一体柔性屏抽拉机构分解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基于齿轮齿条应用的手自一体柔性屏抽拉机构局部分解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基于齿轮齿条应用的手自一体柔性屏抽拉机构后侧整体结构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基于齿轮齿条应用的手自一体柔性屏抽拉机构的传动机构结构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基于齿轮齿条应用的手自一体柔性屏抽拉机构的传动机构又一结构图。图8本专利技术基于齿轮齿条应用的手自一体柔性屏抽拉机构的第一齿轮组结构图。图9本专利技术基于齿轮齿条应用的手自一体柔性屏抽拉机构的第二齿轮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如图1-9所示,本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基于齿轮齿条应用的手自一体柔性屏抽拉机构,包括抽拉式的结构主体1,所述结构主体1由固定座2及与之抽拉滑动的活动座3组成;所述固定座2与所述活动座3连接处分别设有实现滑动连接的滑槽4及滑块5,所述活动座3短边两侧设有实现位移的传动机构6,所述传动机构6包括第一齿条7、第二齿条8、旋转轴9及设置于所述旋转轴9两端实现同步的第一齿轮组10及第二齿轮组11,所述第一齿轮组10包括第一齿轮12、第一伞齿轮13及第二伞齿轮14,所述第二齿轮11组包括第二齿轮15、第三伞齿轮16及第四伞齿轮17;所述第一伞齿轮13啮合第二伞齿轮14,所述第二伞齿轮14同步第一齿轮12,所述第一齿轮12啮合第一齿条7,所述第三伞齿轮16啮合第四伞齿轮17,所述第四伞齿轮17同步第二齿轮15,所述第二齿轮15啮合第二齿条8。所述旋转轴9近第一伞齿轮13一端连接设置一驱动连接的电机18,所述电机18正反驱动旋转轴9转动并同步带动所述第一伞齿轮13及第三伞齿轮16,所述第一伞齿轮13与所述第二伞齿轮14啮合同步,所述第三伞齿轮16与所述第四伞齿轮17啮合同步,所述第二伞齿轮14同步带动所述第一齿轮12,所述第一齿轮12与所述第一齿条7啮合同步,所述第四伞齿轮17同步带动所述第二齿轮15,所述第二齿轮15与所述第二齿条8啮合同步,所述第一齿条7与所述第二齿条8相对运动带动所述固定座2及活动座3的分离与回收,即所述滑槽4与滑块5抽拉式滑动。或者,第一齿轮12同步所述第二伞齿轮14及第一齿条7,所述第二伞齿轮14啮合所述第一伞齿轮13,所述第二齿轮15同步所述第四伞齿轮17及第二齿条8,所述第四伞齿轮17啮合所述第三伞齿轮16,所述旋转轴9转动带动所述活动座3及固定座2的分离与回收实现手动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齿轮齿条应用的手自一体柔性屏抽拉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抽拉式的结构主体,所述结构主体由固定座及与之抽拉滑动的活动座组成;所述固定座与所述活动座连接处分别设有实现滑动连接的滑槽及滑块,所述活动座短边两侧设有实现位移的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第一齿条、第二齿条、旋转轴及设置于所述旋转轴两端实现同步的第一齿轮组及第二齿轮组,所述第一齿轮组包括第一齿轮、第一伞齿轮及第二伞齿轮,所述第二齿轮组包括第二齿轮、第三伞齿轮及第四伞齿轮;所述第一伞齿轮啮合第二伞齿轮,所述第二伞齿轮同步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啮合第一齿条,所述第三伞齿轮啮合第四伞齿轮,所述第四伞齿轮同步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啮合所述第二齿条。/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齿轮齿条应用的手自一体柔性屏抽拉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抽拉式的结构主体,所述结构主体由固定座及与之抽拉滑动的活动座组成;所述固定座与所述活动座连接处分别设有实现滑动连接的滑槽及滑块,所述活动座短边两侧设有实现位移的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第一齿条、第二齿条、旋转轴及设置于所述旋转轴两端实现同步的第一齿轮组及第二齿轮组,所述第一齿轮组包括第一齿轮、第一伞齿轮及第二伞齿轮,所述第二齿轮组包括第二齿轮、第三伞齿轮及第四伞齿轮;所述第一伞齿轮啮合第二伞齿轮,所述第二伞齿轮同步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啮合第一齿条,所述第三伞齿轮啮合第四伞齿轮,所述第四伞齿轮同步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啮合所述第二齿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齿轮齿条应用的手自一体柔性屏抽拉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旋转轴靠近所述第一伞齿轮一端设置一驱动连接的电机,所述电机正反驱动旋转轴转动并同步带动所述第一伞齿轮及第三伞齿轮,所述第一伞齿轮与所述第二伞齿轮啮合同步,所述第三伞齿轮与所述第四伞齿轮啮合同步,所述第二伞齿轮同步带动所述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一齿条啮合同步,所述第四伞齿轮同步带动所述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第二齿条啮合同步,所述第一齿条与所述第二齿条相对运动带动所述固定座及活动座的分离与回收,即所述滑槽与滑块抽拉式滑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齿轮齿条应用的手自一体柔性屏抽拉机构,其特征在于:
第一齿轮同步所述第二伞齿轮及第一齿条,所述第二伞齿轮啮合所述第一伞齿轮,所述第二齿轮同步所述第四伞齿轮及第二齿条,所述第四伞齿轮啮合所述第三伞齿轮,所述旋转轴转动带动所述活动座及固定座的分离与回收,即所述即所述滑槽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文秀江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劲丰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