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脸识别终端的数据存储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22332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10:55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人脸识别终端的数据存储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人脸识别终端获取目标对象的目标图像,提取目标图像的目标人脸图片;人脸识别终端对该目标人脸图片的数据进行存储,提取存储的数据进行验证;人脸识别终端在验证通过时,确定目标对象为预设人脸模块对应的第一身份。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存储开销小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人脸识别终端的数据存储方法及系统
本申请涉及人工智能
,尤其涉及一种人脸识别终端的数据存储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人脸识别,是基于人的脸部特征信息进行身份识别的一种生物识别技术。用摄像机或摄像头采集含有人脸的图像或视频流,并自动在图像中检测和跟踪人脸,进而对检测到的人脸进行脸部识别的一系列相关技术,通常也叫做人像识别、面部识别。人脸识别终端即具有人脸识别功能的终端,例如智能摄像头、智能电视、智能手机等等,由于该终端的成本以及空间的限制,其存储空间有限,因此现有的人脸识别终端的数据存储的开销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人脸识别终端的数据存储方法,能够降低数据存储的开销,提高人脸识别的效率。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一种人脸识别终端的数据存储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用户设备UE,其中,所述人脸识别基于AI模型识别,所述AI模型包括:多个卷积核和全连接层,其中,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人脸识别终端获取目标对象的目标图像,提取目标图像的目标人脸图片;人脸识别终端对该目标人脸图片的数据进行存储,提取存储的数据进行验证;人脸识别终端在验证通过时,确定目标对象为预设人脸模块对应的第一身份第二方面,提供一种人脸识别终端,所述人脸识别基于AI模型识别,所述AI模型包括:多个卷积核和全连接层,其中,所述终端包括: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目标对象的目标图像,提取目标图像的目标人脸图处理单元,用于对该目标人脸图片的数据进行存储,提取存储的数据进行验证;在验证通过时,确定目标对象为预设人脸模块对应的第一身份。本申请实施例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终端,包括处理器、存储器、通信接口,以及一个或多个程序,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且被配置由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包括用于执行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中的步骤的指令。本申请实施例第四方面公开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用于电子数据交换的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使得计算机执行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本申请实施例第五方面公开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中,上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存储了计算机程序的非瞬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述计算机程序可操作来使计算机执行如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中所描述的部分或全部步骤。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可以为一个软件安装包。附图说明以下对本申请实施例用到的附图进行介绍。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人脸识别终端的数据存储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2a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排列存储示意图;图2b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卷积核维度示意图;图2c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输入数据与卷积核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描述。本申请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本申请实施例中出现的“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本申请实施例中出现的第一、第二等描述,仅作示意与区分描述对象之用,没有次序之分,也不表示本申请实施例中对设备个数的特别限定,不能构成对本申请实施例的任何限制。本申请实施例中出现的“连接”是指直接连接或者间接连接等各种连接方式,以实现设备间的通信,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任何限定。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终端可以指各种形式的UE、接入终端、用户单元、用户站、移动站、MS(英文:mobilestation,中文:移动台)、远方站、远程终端、移动设备、用户终端、终端设备(英文:terminalequipment)、无线通信设备、用户代理或用户装置。终端设备还可以是蜂窝电话、无绳电话、SIP(英文:sessioninitiationprotocol,中文:会话启动协议)电话、WLL(英文:wirelesslocalloop,中文:无线本地环路)站、PDA(英文:personaldigitalassistant,中文:个人数字处理)、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设备、计算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它处理设备、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未来5G网络中的终端设备或者未来演进的PLMN(英文:publiclandmobilenetwork,中文:公用陆地移动通信网络)中的终端设备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并不限定。请参阅图1,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终端的结构示意图,终端100包括存储和处理电路110,以及与所述存储和处理电路110连接的传感器170,传感器170可以包括摄像头、距离传感器、重力传感器等,本申请电子设备可以包括两块透明显示屏,该透明显示屏设置在电子设备的背面和正面,两块透明显示屏之间的部件中的部分或全部部件也可以为透明的,因此该电子设备从视觉效果上可以是一种透明电子设备,如果为部分部件为透明的,则该电子设备可以为镂空电子设备。其中:终端100可以包括控制电路,该控制电路可以包括存储和处理电路110。该存储和处理电路110可以存储器,例如硬盘驱动存储器,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闪存或用于形成固态驱动器的其它电子可编程只读存储器等),易失性存储器(例如静态或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等)等,本申请实施例不作限制。存储和处理电路110中的处理电路可以用于控制终端100的运转。该处理电路可以基于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微控制器,数字信号处理器,基带处理器,功率管理单元,音频编解码器芯片,专用集成电路,显示驱动器集成电路等来实现。存储和处理电路110可用于运行终端100中的软件,例如互联网浏览应用程序,互联网协议语音(VoiceoverInternetProtocol,VOIP)电话呼叫应用程序,电子邮件应用程序,媒体播放应用程序,操作系统功能等。这些软件可以用于执行一些控制操作,例如,基于照相机的图像采集,基于环境光传感器的环境光测量,基于接近传感器的接近传感器测量,基于诸如发光二极管的状态指示灯等状态指示器实现的信息显示功能,基于触摸传感器的触摸事件检测,与在多个(例如分层的)显示屏上显示信息相关联的功能,与执行无线通信功能相关联的操作,与收集和产生音频信号相关联的操作,与收集和处理按钮按压事件数据相关联的控制操作,以及终端100中的其它功能等,本申请实施例不作限制。终端100可以包括输入-输出电路150。输入-输出电路150可用于使终端100实现数据的输入和输出,即允许终端100从外部设备接收数据和也允许终端100将数据从终端100输出至外部设备。输入-输出电路150可以进一步包括传感器170。传感器170静脉识别模组,还可以包括环境光传感器,基于光和电容的接近传感器,指纹识别模组,、触摸传感器(例如,基于光触摸传感器和/或电容式触摸传感器,其中,触摸传感器可以是触控显示屏的一部分,也可以作为一个触摸传感器结构独立使用),加速度传感器,摄像头,和其它传感器等,摄像头可以为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人脸识别终端的数据存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用户设备UE,所述人脸识别基于AI模型识别,所述AI模型包括:多个卷积核和全连接层,其中,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n人脸识别终端获取目标对象的目标图像,提取目标图像的目标人脸图片;人脸识别终端对该目标人脸图片的数据进行存储,提取存储的数据进行验证;/n人脸识别终端在验证通过时,确定目标对象为预设人脸模块对应的第一身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人脸识别终端的数据存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用户设备UE,所述人脸识别基于AI模型识别,所述AI模型包括:多个卷积核和全连接层,其中,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人脸识别终端获取目标对象的目标图像,提取目标图像的目标人脸图片;人脸识别终端对该目标人脸图片的数据进行存储,提取存储的数据进行验证;
人脸识别终端在验证通过时,确定目标对象为预设人脸模块对应的第一身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人脸识别终端对该目标人脸图片的数据进行存储,提取存储的数据进行验证具体包括:
人脸识别终端获取该目标人脸图片的输入数据以及权值数据,若该人脸识别终端执行卷积层运算,提取第i卷积层运算中权值的尺寸Axi*Ayi,若Ayi>Axi,将第i卷积层的第i输入数据按最内层为Ayi对应维度进行存储,提取存储的数据执行人脸识别运算进行验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人脸识别终端对该目标人脸图片的数据进行存储,提取存储的数据进行验证具体包括:
人脸识别终端获取该目标人脸图片的输入数据以及权值数据,若该人脸识别终端执行全连接层运算且全连接层为矩阵乘法运算,获取矩阵乘法运算中的输入数据以及权值数据,将权值数据对应的权值矩阵按列划分成n个向量,每个向量为权值矩阵中的1列值,将n个向量的每个向量执行存储操作以及计算操作,该存储操作具体可以包括:将第α向量中相同元素值的个数最大值,将第α向量中最大值对应的元素值β排列至α’向量的头部位置,并生成该元素值β在第α向量的位图bitmap,将该bitmap排列至α’向量的头部另一位置,将第α向量中与元素值β相同的元素删除后排列到α’向量的后续位置,按α’向量的行值升序的顺序存储α’向量;该计算操作具体可以包括:人脸识别终端提取α’向量以及输入数据与α’向量的对应行向量,将行向量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达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卡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