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多源信息融合差别判定的驾驶人疲劳检测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多源信息融合感知差别判定的驾驶人疲劳检测系统及方法,属于汽车安全技术和疲劳驾驶监控领域。
技术介绍
疲劳是指由于脑力、肌肉或其他器官因过度消耗而机能反应减弱的人体表征现象,在疲劳状态下驾驶车辆称之为疲劳驾驶。疲劳后,驾驶人的生理状态会发生变化并影响驾驶行为,极易发生道路交通事故。目前,通过多种技术、方法对疲劳驾驶进行有效检测已具有相应的理论研究基础,也具有技术可行性,但在实际复杂多变的行车环境下,单靠各种单一技术、方法均存在一定局限性,准确率低,误报、漏报严重。基于驾驶人面部特征的疲劳驾驶监测,是通过双眼持续闭合时间和PERCLOS原理监测,在技术上较为成熟。基于驾驶人生理特征的疲劳驾驶监测,需要接触式测量,影响正常驾驶,监测条件苛刻。基于驾驶人操作特征、车辆行驶状态的疲劳驾驶监测,不需要添加过多的硬件设备,而且不会对驾驶人的正常驾驶造成干扰,在部分工况下精确度较高,但受个人习惯与技能差异、车辆特性和道路环境的影响,无法实现全工况、高精度检测。 >多种技术相互融合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多源信息融合差别判定的驾驶人疲劳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n1)基于多源驾驶信息,建立疲劳指标体系,并确定体系中各项疲劳指标的阈值;/n2)设定各项疲劳指标的权重系数Pi;/n3)对于超过阈值的疲劳指标,计算疲劳程度指数Fi:/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多源信息融合差别判定的驾驶人疲劳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
1)基于多源驾驶信息,建立疲劳指标体系,并确定体系中各项疲劳指标的阈值;
2)设定各项疲劳指标的权重系数Pi;
3)对于超过阈值的疲劳指标,计算疲劳程度指数Fi:
N为超过阈值的疲劳指标的项数;
4)基于预先制作的疲劳程度定级表,根据计算出的疲劳程度指数Fi确定疲劳程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多源信息融合差别判定的驾驶人疲劳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源驾驶信息包括驾驶人持续闭眼时间、设定时间窗内眨眼次数、设定时间窗内车辆横向位移指数、连续驾驶时长、全天累积驾驶时长、设定时间窗内打哈欠次数、设定时间窗内的P80值、持续不操作方向盘时间、转向灯关闭时方向盘转角角速度绝对值、心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多源信息融合差别判定的驾驶人疲劳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横向位移指数计算方法如下:
step1:定义横向位移是指车辆中心线与车道中心线之间的相对偏移,采集设定时间窗内N个横向位移数据Li,i=1,2…N;
step2:计算N个横向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炜,高金,李文亮,战琦,刘智超,张学文,曹琛,李臣,张禄,张沫,
申请(专利权)人: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