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体化气体收集回收燃烧再利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220673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10: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一体化气体收集回收燃烧再利用装置,涉及废气处理技术领域。该一体化气体收集回收燃烧再利用装置,包括集气罩、箱体,所述集气罩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废气管道,所述集气罩的上表面且位于第一废气管道的右侧设置有震动器,所述集气罩的上表面且位于第一废气管道的左侧设置有第一风机,所述第一废气管道的弯折处设置有连接头,所述第一废气管道远离集气罩的一端设置有外壳,所述外壳的内壁设置有气体流向控制外圈。通过集气罩、多孔生铁芯、放电器、碱性吸收池可以将含煤粉废气收集处理利用,使一氧化氮、酸性气体的排放更少,可将废气中的热量用到熔融设备进行预热,减少煤炭消耗,震动器可使集气罩处无煤粉粘附,气流通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一体化气体收集回收燃烧再利用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废气处理
,具体为一种一体化气体收集回收燃烧再利用装置。
技术介绍
化学肥料是指用化学方法制造或者开采矿石,经过加工制成的肥料,也称无机肥料,包括氮肥、磷肥、钾肥、微肥、复合肥料等,它们具有以下一些共同的特点:成分单纯,养分含量高;肥效快,肥劲猛;某些肥料有酸碱反应;一般不含有机质,无改土培肥的作用。化学肥料种类较多,性质和施用方法差异较大。在化肥制造过程中需要使用1400~1800℃的高温对化肥原料进行活化,使用鼓风机对熔融设备鼓风,这时就会使为燃烧的煤粉进入排气管道,如果不进行处理,浪费较大,对环境污染也比较大,随废气散失的热量,造成热能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一体化气体收集回收燃烧再利用装置,解决了煤粉浪费并污染环境、热量浪费较多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一体化气体收集回收燃烧再利用装置,包括集气罩、箱体,所述集气罩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废气管道,所述集气罩的上表面且位于第一废气管道的右侧设置有震动器,所述集气罩的上表面且位于第一废气管道的左侧设置有第一风机,所述第一废气管道的弯折处设置有连接头,所述第一废气管道远离集气罩的一端设置有外壳,所述外壳的内壁设置有气体流向控制外圈,所述气体流向控制外圈的内表面设置有多孔生铁芯,所述外壳远离第一废气管道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废气管道,所述第二废气管道的上表面设置有脉冲高压高频等离子体电源,所述第二废气管道的内部设置有放电器,所述放电器与脉冲高压高频等离子体电源电连接,所述箱体的内底面设置有碱性吸收池,所述第二废气管道远离外壳的一端穿过箱体左侧壁进入碱性吸收池内,所述箱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隔板,所述箱体的内壁且位于隔板的右侧设置有换热内壳,所述碱性吸收池的左侧壁固定连接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穿过隔板进入换热内壳的内部,所述换热内壳的内底面设置有换热器,所述箱体的上侧壁且位于换热内壳的上方固定连接有烟囱,所述烟囱的内部设置有螺旋换热管道,所述螺旋换热管道的上侧端固定连接有排气管,所述箱体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二风机。优选的,所述第一风机与连接头之间设置有第一进气管道,所述第一废气管道的弯折处且位于连接头的右侧设置有通气孔。优选的,所述第一废气管道远离集气罩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法兰盘,所述第二废气管道位于箱体外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四法兰盘。优选的,所述外壳的左侧面与右侧面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二法兰盘、第三法兰盘,所述第二法兰盘通过螺栓、螺母与第一法兰盘相连接,所述第三法兰盘通过螺栓、螺母与第四法兰盘相连接。优选的,所述气体流向控制外圈的内部设置有气流通道,所述气流通道设置有两排且位置错开。优选的,所述换热内壳与换热器均由回旋换热管构成,所述换热器与换热内壳的回旋换热管首尾相连,所述换热器的回旋换热管的尾端与螺旋换热管道远离排气管的一端相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二风机的输出端设置有第二进气管,所述第二进气管与换热内壳的回旋换热管的首端相连接。优选的,所述集气罩的内表面呈弧形,所述第一废气管道的弯折处呈弧形。工作原理:在熔融设备鼓风机以及排气管通入热气流的作用下,使熔融设备内的废气携带煤粉经过集气罩,进入第一废气管道,再进入外壳内,第一风机通过通气孔吹出的空气带动含煤粉的废气快速流动,含煤粉的废气进入多孔生铁芯内,由于含煤粉的废气具有较高的温度,使煤粉可以与多孔生铁芯进行反应,之后废气被放电器电离燃烧,废气在碱性吸收池吸收酸性气体后,在第二风机吹入气流在回旋换热管、螺旋换热管道的作用下,将热量换走,用在熔融设备处,不慎进入换热内壳内的二氧化氮、一氧化氮,由于换热后在烟囱排出时温度较低,因此二氧化氮转化一氧化氮的量较少,更加安全。(三)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一体化气体收集回收燃烧再利用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通过集气罩、多孔生铁芯、放电器、碱性吸收池可以将含煤粉废气收集处理,避免煤粉排入空气中污染空气,同时减少了酸性气体的排放,对自然环境更加友好。2、本专利技术,通过螺旋换热管道与回旋换热管可将废气中的热量进行利用,在应用到熔融设备进风处后,可以减少煤炭资源的利用,在烟囱排出的废气温度较低,二氧化氮转化一氧化氮的量较少,更加安全。3、本专利技术,在震动器的作用下,可使集气罩处无煤粉粘附,防止煤粉对排气过程造成干扰,第一风机可以加快废气管道内的废气流通,在气体流向控制外圈的气流通道的作用下,可以防止废气逆流至熔融设备内。4、本专利技术,多孔生铁芯在使用一定时间后进行更换,可以对放电器燃烧以及多孔生铁芯反应剩余的煤粉进行清理。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正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回旋换热管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图1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外壳截面图。其中,1、集气罩;2、第一风机;3、第一进气管道;4、连接头;5、震动器;6、第一废气管道;7、螺栓;8、第一法兰盘;9、第二法兰盘;10、螺母;11、外壳;12、多孔生铁芯;13、气体流向控制外圈;14、放电器;15、第三法兰盘;16、第四法兰盘;17、脉冲高压高频等离子体电源;18、第二废气管道;19、第二风机;20、第二进气管;21、排气管;22、烟囱;23、螺旋换热管道;24、换热内壳;25、换热器;26、连接管;27、碱性吸收池;28、箱体;29、回旋换热管;30、气流通道;31、通气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如图1-5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一体化气体收集回收燃烧再利用装置,包括集气罩1、箱体28,集气罩1用于将熔融设备内的含煤粉废气进行收集,集气罩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废气管道6,集气罩1的上表面且位于第一废气管道6的右侧设置有震动器5,在煤粉堆积到集气罩1后产生震动将煤粉震落,集气罩1的上表面且位于第一废气管道6的左侧设置有第一风机2,用于在第一废气管道6平行处产生高流速气流,带动含煤粉废气快速流动,第一废气管道6的弯折处设置有连接头4,第一废气管道6远离集气罩1的一端设置有外壳11,外壳11的内壁设置有气体流向控制外圈13,用于流速较高的气流单向通过,气体流向控制外圈13的内表面设置有多孔生铁芯12,用于消耗煤粉,外壳11远离第一废气管道6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废气管道18,第二废气管道18的上表面设置有脉冲高压高频等离子体电源17,第二废气管道18的内部设置有放电器14,用于点燃煤粉以及电离有害气体,放电器14与脉冲高压高频等离子体电源17电连接,箱体28的内底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一体化气体收集回收燃烧再利用装置,包括集气罩(1)、箱体(28),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气罩(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废气管道(6),所述集气罩(1)的上表面且位于第一废气管道(6)的右侧设置有震动器(5),所述集气罩(1)的上表面且位于第一废气管道(6)的左侧设置有第一风机(2),所述第一废气管道(6)的弯折处设置有连接头(4),所述第一废气管道(6)远离集气罩(1)的一端设置有外壳(11),所述外壳(11)的内壁设置有气体流向控制外圈(13),所述气体流向控制外圈(13)的内表面设置有多孔生铁芯(12),所述外壳(11)远离第一废气管道(6)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废气管道(18),所述第二废气管道(18)的上表面设置有脉冲高压高频等离子体电源(17),所述第二废气管道(18)的内部设置有放电器(14),所述放电器(14)与脉冲高压高频等离子体电源(17)电连接,所述箱体(28)的内底面设置有碱性吸收池(27),所述第二废气管道(18)远离外壳(11)的一端穿过箱体(28)左侧壁进入碱性吸收池(27)内,所述箱体(28)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隔板,所述箱体(28)的内壁且位于隔板的右侧设置有换热内壳(24),所述碱性吸收池(27)的左侧壁固定连接有连接管(26),所述连接管(26)穿过隔板进入换热内壳(24)的内部,所述换热内壳(24)的内底面设置有换热器(25),所述箱体(28)的上侧壁且位于换热内壳(24)的上方固定连接有烟囱(22),所述烟囱(22)的内部设置有螺旋换热管道(23),所述螺旋换热管道(23)的上侧端固定连接有排气管(21),所述箱体(28)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二风机(1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一体化气体收集回收燃烧再利用装置,包括集气罩(1)、箱体(28),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气罩(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废气管道(6),所述集气罩(1)的上表面且位于第一废气管道(6)的右侧设置有震动器(5),所述集气罩(1)的上表面且位于第一废气管道(6)的左侧设置有第一风机(2),所述第一废气管道(6)的弯折处设置有连接头(4),所述第一废气管道(6)远离集气罩(1)的一端设置有外壳(11),所述外壳(11)的内壁设置有气体流向控制外圈(13),所述气体流向控制外圈(13)的内表面设置有多孔生铁芯(12),所述外壳(11)远离第一废气管道(6)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废气管道(18),所述第二废气管道(18)的上表面设置有脉冲高压高频等离子体电源(17),所述第二废气管道(18)的内部设置有放电器(14),所述放电器(14)与脉冲高压高频等离子体电源(17)电连接,所述箱体(28)的内底面设置有碱性吸收池(27),所述第二废气管道(18)远离外壳(11)的一端穿过箱体(28)左侧壁进入碱性吸收池(27)内,所述箱体(28)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隔板,所述箱体(28)的内壁且位于隔板的右侧设置有换热内壳(24),所述碱性吸收池(27)的左侧壁固定连接有连接管(26),所述连接管(26)穿过隔板进入换热内壳(24)的内部,所述换热内壳(24)的内底面设置有换热器(25),所述箱体(28)的上侧壁且位于换热内壳(24)的上方固定连接有烟囱(22),所述烟囱(22)的内部设置有螺旋换热管道(23),所述螺旋换热管道(23)的上侧端固定连接有排气管(21),所述箱体(28)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二风机(1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化气体收集回收燃烧再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机(2)与连接头(4)之间设置有第一进气管道(3),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翁健晖翁玉奇翁章银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福贵磷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