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冷媒循环系统及其控制方法、空调
本公开涉及压缩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冷媒循环系统及其控制方法、空调。
技术介绍
在静压气悬浮轴承冷水机组中,需对气悬浮轴承持续提供一定流量、压力、温度的气态冷媒,以保证静压气悬浮轴承正常、可靠运行。机组正常运行时,一般直接利用蒸发器、冷凝器之间的压差来满足轴承供气需求,即直接从冷凝器取高压气,通过阀门调节压力后直接进入到静压气悬浮轴承,为其供气。然而,在机组启动时,蒸发器、冷凝器之间未建立压差,无法为静压气悬浮轴承提供供气,此时,一些相关技术在系统中设置辅助供气系统来解决静压气悬浮轴承供气问题。在辅助供气系统中设有辅助压缩机,通过辅助压缩机将蒸发器中的气态冷媒压缩,得到高压气态冷媒,并将其供给静压气悬浮轴承,以确保机组在启动过程中,静压气悬浮轴承获得稳定的气体供给,从而正常启动。
技术实现思路
经研究发现,由于经过辅助压缩机压缩后的气态冷媒处于过热状态,气态冷媒温度较高,高温气态冷媒供给静压气悬浮轴承后,加速轴承温升,直接影响气体轴承可靠性,同时冷水机组系统需要投入更多冷媒来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冷媒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n第一压缩机(1),包括壳体(11)和设置在所述壳体(11)内的气体轴承(12);/n压力罐体(2),通过第一冷媒流道(f1)与所述气体轴承(12)的进气路(13)连通,被配置为向所述气体轴承(12)提供气态冷媒;/n换热元件(3),设置在所述压力罐体(2)上,并与换热介质源连接,被配置为通过来自所述换热介质源的换热介质与所述压力罐体(2)内的气态冷媒进行热量交换,在热量交换之前所述换热介质的温度低于所述气态冷媒的温度;/n第二压缩机(4),具有与所述压力罐体(2)连通的排气端和与所述第一压缩机(1)所在的冷媒循环回路连通的吸气端,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冷媒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压缩机(1),包括壳体(11)和设置在所述壳体(11)内的气体轴承(12);
压力罐体(2),通过第一冷媒流道(f1)与所述气体轴承(12)的进气路(13)连通,被配置为向所述气体轴承(12)提供气态冷媒;
换热元件(3),设置在所述压力罐体(2)上,并与换热介质源连接,被配置为通过来自所述换热介质源的换热介质与所述压力罐体(2)内的气态冷媒进行热量交换,在热量交换之前所述换热介质的温度低于所述气态冷媒的温度;
第二压缩机(4),具有与所述压力罐体(2)连通的排气端和与所述第一压缩机(1)所在的冷媒循环回路连通的吸气端,并被配置为对所述冷媒循环回路内的冷媒进行压缩,并通入所述压力罐体(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媒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蒸发器(5),位于所述第一压缩机(1)所在的冷媒循环回路中,并与所述第一压缩机(1)的吸气口连通,
其中,所述第二压缩机(4)的吸气端通过第二冷媒流道(f2)与所述蒸发器(5)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媒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罐体(2)通过第三冷媒流道(f3)与所述蒸发器(5)连通,被配置为将所述压力罐体(2)内冷凝的液态冷媒经所述第三冷媒流道(f3)回收到所述蒸发器(5),在所述第三冷媒流道(f3)上还串联设置有回液阀(9)。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媒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元件(3)包括位于所述压力罐体(2)内部的换热盘管,所述换热介质源与所述换热盘管连通,以使所述换热介质源提供的换热介质在所述换热盘管中循环流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媒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介质为冷却水,所述冷却水的温度为25~6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媒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冷凝器(6),位于所述第一压缩机(1)所在的冷媒循环回路中,并与所述第一压缩机(1)的排气口(14)连通,
其中,所述冷凝器(6)还通过第四冷媒流道(f4)与所述气体轴承(12)的进气路(13)连通,被配置为向所述气体轴承(12)提供气态冷媒。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冷媒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冷媒流道(f1)串联设置有第一供气阀(7),在所述第四冷媒流道(f4)上串联设置有第二供气阀(8)。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冷媒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控制器(10),与所述第二压缩机(4)、所述第一供气阀(7)和所述第二供气阀(8)信号连接,被配置为在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堂,周宇,刘贤权,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