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行星架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20084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10: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行星齿轮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行星架连接结构,用于将行星架和主轴进行连接,包括:连接部,连接部设置于行星架上,主轴上开设有连接孔,主轴通过连接孔套设于连接部上,主轴的弹性模量设置为小于连接部的弹性模量;抵持件,连接部上开设有抵持孔,抵持件置于抵持孔内且抵持于抵持孔的内壁上,使得连接部被夹于主轴和抵持件之间;锁紧盘,锁紧盘套设于主轴上,并将主轴向连接部挤压。通过上述结构,该行星架连接结构能够提高主轴与行星架之间的接触压力,从而提高主轴与行星架之间的传扭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行星架连接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行星齿轮
,尤其涉及一种行星架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在行星齿轮箱中,为了将主轴传递过来的扭矩传递到行星架上,风电齿轮箱的行星架与主轴一般通过锁紧盘来进行连接。通常,如图1所示,锁紧盘1’的位置位于行星架的连接部2’的外侧,主轴3’位于行星架的连接部2’的内侧,即锁紧盘1’将行星架的连接部2’收紧按压于主轴3’上。锁紧盘1’产生的压力会通过行星架的连接部2’传递到主轴3’与行星架的连接部2’的接触面上,实现主轴3’与行星架的连接部2’的连接,从而实现将主轴3’扭矩传递到行星架的目的。目前,行星架常用的材料为QT700,主轴3’常用的材料为钢或者QT400。由于QT700的弹性模量高于QT400,因此在锁紧盘1’压力的作用下,行星架的连接部2’不易发生径向变形(因为行星架的刚度较大),而主轴3’容易发生径向变形(因为主轴3’的刚度较小),这样会使得最终传递到主轴3’和行星架的连接部2’的接触面上的压力较小,使得主轴3’与行星架的连接部2’之间的传扭能力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行星架连接结构,该行星架连接结构能够提高主轴与行星架之间的接触压力,从而提高主轴与行星架之间的传扭能力。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行星架连接结构,其用于将行星架和主轴进行连接,包括: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设置于所述行星架上,所述主轴上开设有连接孔,所述主轴通过所述连接孔套设于所述连接部上,所述主轴的弹性模量小于所述连接部的弹性模量;抵持件,所述连接部上开设有抵持孔,所述抵持件置于所述抵持孔内且抵持于所述抵持孔的内壁上,使得所述连接部被夹于所述主轴和所述抵持件之间;锁紧盘,所述锁紧盘套设于所述主轴上,并将所述主轴向所述连接部挤压。作为一种行星架连接结构的优选方案,所述主轴与所述连接部套接的部分开设有多个轴向槽,多个所述轴向槽沿所述主轴的周向等间隔均匀分布。作为一种行星架连接结构的优选方案,所述连接部的外周壁面上开设有台阶,所述连接孔套设于所述台阶的小径段上。作为一种行星架连接结构的优选方案,所述抵持件位于所述台阶的小径段处,并与所述主轴和所述连接部的套接部分正对。作为一种行星架连接结构的优选方案,所述抵持件的轴向长度与所述主轴和所述连接部的套接部分的长度相等。作为一种行星架连接结构的优选方案,所述抵持件设置为圆柱形,所述抵持件的外周壁面抵持于所述抵持孔的内壁上。作为一种行星架连接结构的优选方案,所述抵持件上设有减重孔,所述减重孔的中心轴线设置为与所述连接部的中心轴线重合。作为一种行星架连接结构的优选方案,所述锁紧盘包括外盘和内盘,所述内盘轴向滑动设置于所述外盘的内圈面上,所述内盘的截面形状为楔形,当所述内盘插入所述外盘和所述主轴之间时,所述锁紧盘能够对所述主轴进行挤压锁紧。作为一种行星架连接结构的优选方案,所述外盘的内圈面设置为斜面,并与所述内盘的楔形面平行。作为一种行星架连接结构的优选方案,所述内盘上设有连接台,所述连接台通过螺栓轴向连接于所述外盘的端面。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行星架连接结构,其用于将行星架与主轴进行连接,该行星架连接结构包括连接部、抵持件和锁紧盘,连接部设置于行星架上,主轴上开设有连接孔,主轴通过连接孔套设于连接部上,主轴的弹性模量设置为小于连接部的弹性模量,连接部上开设有抵持孔,抵持件置于抵持孔内且抵持于抵持孔的内壁上,使得连接部夹于主轴和抵持件之间,锁紧盘套设于主轴上并将主轴向连接部方向锁紧并挤压,使得主轴紧压于连接部上,从而实现主轴与行星架之间的传扭。在上述结构中,由于主轴的弹性模量小于行星架的连接部的弹性模量,主轴受到锁紧盘挤压时,会变形而按压行星架的连接部,增加了主轴与行星架的连接部之间的接触压力,从而提高了主轴与行星架之间的传扭能力。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行星架连接结构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的行星架连接结构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的行星架连接结构中的主轴的示意图。图1中:1’、锁紧盘;2’、连接部;3’、主轴。图2-图3中:1、连接部;12、抵持孔;14、台阶;2、抵持件;21、减重孔;3、锁紧盘;31、外盘;32、内盘;100、主轴;101、连接孔;102、轴向槽。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在本专利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行星架连接结构的技术方案进行说明。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行星架连接结构,其用于将行星架和主轴100进行连接,如图2所示,该行星架连接结构包括设置于行星架上的连接部1和锁紧盘3,主轴100上开设有连接孔101,主轴100通过连接孔101套设于连接部1上,主轴100的弹性模量小于连接部1的弹性模量,锁紧盘3套设于主轴100上,并将主轴100向连接部1方向锁紧并挤压,使得主轴100紧压于连接部1上,从而实现主轴100与行星架之间的传扭。通过上述结构中,由于主轴100的弹性模量小于行星架的连接部1的弹性模量,主轴100受到锁紧盘3挤压时,会变形而按压行星架的连接部1,有利于增大主轴100与行星架的连接部1之间的接触压力,能够提高主轴100与行星架之间的传扭能力。如图3所示,优选地,主轴100与连接部1套接的部分开设有轴向槽102,轴向槽102用于降低主轴100径向的刚度,使得主轴100受到锁紧盘3挤压时容易产生径向变形而挤压连接部1,从而增大主轴100与连接部1之间的接触压力,有利于提高主轴100与行星架之间的传扭能力。更为优选地,轴向槽102设置有多个,多个轴向槽102沿主轴100的周向等间隔均匀分布,使得主轴1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行星架连接结构,用于将行星架和主轴(100)进行连接,其特征在于,包括:/n连接部(1),所述连接部(1)设置于所述行星架上,所述主轴(100)上开设有连接孔(101),所述主轴(100)通过所述连接孔(101)套设于所述连接部(1)上,所述主轴(100)的弹性模量小于所述连接部(1)的弹性模量;/n抵持件(2),所述连接部(1)上开设有抵持孔(12),所述抵持件(2)置于所述抵持孔(12)内且抵持于所述抵持孔(12)的内壁上,使得所述连接部(1)被夹于所述主轴(100)和所述抵持件(2)之间;/n锁紧盘(3),所述锁紧盘(3)套设于所述主轴(100)上,并将所述主轴(100)向所述连接部(1)挤压。/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行星架连接结构,用于将行星架和主轴(100)进行连接,其特征在于,包括:
连接部(1),所述连接部(1)设置于所述行星架上,所述主轴(100)上开设有连接孔(101),所述主轴(100)通过所述连接孔(101)套设于所述连接部(1)上,所述主轴(100)的弹性模量小于所述连接部(1)的弹性模量;
抵持件(2),所述连接部(1)上开设有抵持孔(12),所述抵持件(2)置于所述抵持孔(12)内且抵持于所述抵持孔(12)的内壁上,使得所述连接部(1)被夹于所述主轴(100)和所述抵持件(2)之间;
锁紧盘(3),所述锁紧盘(3)套设于所述主轴(100)上,并将所述主轴(100)向所述连接部(1)挤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星架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轴(100)与所述连接部(1)套接的部分开设有多个轴向槽(102),多个所述轴向槽(102)沿所述主轴(100)的周向等间隔均匀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星架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1)的外周壁面上开设有台阶(14),所述连接孔(101)套设于所述台阶(14)的小径段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行星架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持件(2)位于所述台阶(14)的小径段处,并与所述主轴(100)和所述连接部(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永强范世荣张迅周兴军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高速齿轮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