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隔油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16505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08: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隔油设备,包括渣液分离箱、油水分离箱、储油箱和污水提升箱,渣液分离箱的出液口连通油水分离箱的入液口,渣液分离箱的底部呈倒锥体设置,倒锥体的锥底设置排淤泥口,油水分离箱的上部呈正锥体设置,正锥体上部连通储油箱,储油箱的出油口通过管道外接废油收集桶排油,储油箱内设置搅拌装置、加热装置和温控装置;油水分离箱的出水口连接污水提升箱的进水口。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自动隔油功能、电加热恒温功能、污水自动强排功能于一体,设计巧妙、配置精良,是地下餐饮废水隔油强排的专用设备。整个过程自动化,一体化设计,把隔油、强排、辅助加热融为一体,安装运行简单,外观紧凑美观,减少地下室安装空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隔油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进行废水中油污隔离设备领域,更具体地说,为一种隔油效果更好的集成化隔油设备。
技术介绍
传统的隔油设备是隔油池,它的工作原理就是利用废水中和水的比重不同而达到分离的目的。隔油池的构造多采用平流式,平流式的意思就是在同平面上悬浮物,隔油池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在同平面两端,通过进水口的压力来流动。隔油池的外形一般是矩形状,含油废水进入隔油池,沿水平方向缓慢流动,在流动中油品(密度比水轻)上浮水面,由集油管或设置在池面的刮油机推送到集油管中流入油罐。在隔油池中沉淀下来的重油及其他杂质(密度比水大),积聚到池底污泥斗中,通过排泥管进入污泥管中。经过隔油处理的废水则流入排水渠排出池外,进行后续处理,去除乳化油及其他污染物,这也就是传统的隔油池构造和工作原理。其中,存在这些缺点:(1)、不好清理,时间久了就会产生气味,污染环境。(2)、传统的隔油池只能隔60~80%的油量,效率低,排出后,还需要进行后续的处理。(3)、天冷时油脂容易结块,尤其是北方的天气很容易堵塞,废油需要人工打捞。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隔油设备,解决了传统隔油设备隔油效率低、天冷时结块油脂,容易堵塞,废油需要人工打捞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隔油设备,包括渣液分离箱、油水分离箱、储油箱和污水提升箱,渣液分离箱的出液口连通油水分离箱的入液口,渣液分离箱的底部呈倒锥体设置,倒锥体的锥底设置排淤泥口,油水分离箱的上部呈正锥体设置,正锥体上部连通储油箱,储油箱的出油口通过管道外接废油收集桶排油,储油箱内设置搅拌装置、加热装置和温控装置;油水分离箱的出水口连接污水提升箱的进水口。优选的,渣液分离箱内设置潜水排污绞龙,潜水排污绞龙的排污口通过外接管道连通集渣桶。优选的,潜水排污绞龙由上至下倾斜的插入渣液分离箱内,潜水排污绞龙设置螺旋毛刷结构叶片与切刀口叶轮的组合结构。优选的,储油箱的出油口设置在储油箱的下部侧面,出油口至少包括两个出油口,一个为自动出油口,一个为手动出油口。优选的,渣液分离箱的出液口在油水分离箱的入液口的上方。优选的,渣液分离箱的入液口出设置过滤网。优选的,污水提升箱内设置至少两台排污泵,还设置至少一个液位计。优选的,还包括控制柜,控制柜包括集成设置的潜水排污绞龙控制模块、搅拌装置控制模块、加热装置控制模块、温控装置控制模块和排污泵控制模块。优选的,油水分离箱至少一侧设置视窗,储油箱至少一侧设置可刮式视窗。优选的,渣液分离箱、油水分离箱、储油箱和污水提升箱都为304不锈钢结构,一体式设置于钢结构底座上。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本专利技术为三级分离设备,密封式整体结构,是一款无异味清洁环保的一体化餐饮废水处理设备。具有自动隔油功能、电加热恒温功能、污水自动强排功能于一体,设计巧妙、配置精良,是地下餐饮废水隔油强排的专用设备。隔油效果好:采用专业精密结构,油脂自动快速聚集,隔油速度快,油水分离效果好;带电加热恒温功能:避免因气温较低,油脂凝固堵住排油管而不能自动集油。自动除渣系统:自动除渣系统将过滤杂物自动排除。全密封设计,确保无异味外泄,特殊设计的通风装置,能有效地防止异味外泄,又能及时的吸了空气,防止箱体内可能发生的真空现象,保证设备安全有效地运行。人性化设计理念,避免了人工定期清掏,同时提高了环境质量、操作的安全。自动进水与排水的过程中,有效地达到了排油、除渣等功效,排出的污水进入强排装置中,就完成了自动提升排放的功能。整个过程自动化,运行自动化。一体化设计,把隔油、强排、辅助加热、自动化控制融为一体,安装运行简单,外观紧凑美观,减少地下室安装空间。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施例隔油设备的主视图;图2为图1的附视图;附图标记为:1、渣液分离箱的入液口,2、污水提升箱排水口,3、渣液分离箱,4、油水分离箱,5、污水提升箱,6、排污口,7、排淤泥口,8、视窗,9、可刮式视窗,10、出油口,11、排气口,12、温控装置,13、钢结构底座,14、排污泵,15、加热装置,16、储油箱,17、搅匀泵,18、潜水排污绞龙。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本专利技术的工作过程为:从设备入口连接用户污油水总管进入渣液分离箱3,在渣液分离箱3进行固液分离,废水可分四路导流管进入油水分离箱4,废水和油脂进入油水分离箱4后,利用油和水密度差原理:将油脂和水分离,油脂收集到储油箱,通过放油阀进油排至废油收集桶;而将分离后的废水在自身压力的作用下流入污水提升箱5,当污水提升箱5内水位达到一定位置时,排污泵14将污水排出。具体的本专利技术隔油设备的结构如1和2所示,包括渣液分离箱3、油水分离箱4、储油箱16和污水提升箱5。渣液分离箱3的入液口出设置过滤网,渣液分离箱3的出液口连通油水分离箱4的入液口,渣液分离箱4的出液口在油水分离箱4的入液口的上方。渣液分离箱4内设置潜水排污绞龙18,潜水排污绞龙18的排污口6通过外接管道连通集渣桶,潜水排污绞龙18由上至下倾斜的插入渣液分离箱3内,潜水排污绞龙18设置螺旋毛刷结构叶片与切刀口叶轮的组合结构。渣液分离箱3的底部呈倒锥体设置,倒锥体的锥底设置排淤泥口7。采用独特螺旋毛刷和过滤网将杂物自动排出,同时配置切刀口叶轮,能有效粉碎液体中的杂物,确保水利性能高效,使杂物与废水自动分离,确保杂物不能进入油水分离箱4,达到自动排渣功能,在正常情况下无需人工看守。采用独特的倒锥体设计将细小的颗粒物从排淤泥口7人工排出,从而真正实现杂物进不了油水分离箱4。油水分离箱4的上部呈正锥体设置,正锥体上部连通储油箱16,通过收缩截面积,截面挤压,能够更好的将油脂收集送到储油箱16。储油箱16的出油口设置在储油箱16的下部侧面,油水分离箱4下部也设置排淤泥口7,便于二次排泥,前侧设置视窗8可以观察油水分离箱4的情况;出油口10包括两个,一个为自动出油口,一个为手动出油口。储油箱16的出油口10通过管道外接废油收集桶排油,储油箱16上部设置搅拌装置,具体为搅匀泵17,能有效的将油脂搅拌均匀,能更好的将油脂排出,侧部设置加热装置15和温控装置,防止高凝固点的动物油脂凝固,使油脂永远处于液态更能有效的排出;储油箱16前侧设置可刮式视窗9。储油箱16的出油口10设置在中部靠下的位置,浮油自动收集和液压自流结构使废油收集操作方便实现自动排油装置,无需人工看管。还设计了手动排油装置,在自动排油装置失灵的情况下,可手动排油,不影响这个设备的运行。油水分离箱4的出水口连接污水提升箱5的进水口,污水提升箱5内设置污水提升箱排水口2和两台排污泵14和相应的耦合座,还设置至少一个液位计。污水提升箱5内设计了两台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隔油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渣液分离箱、油水分离箱、储油箱和污水提升箱,所述渣液分离箱的出液口连通所述油水分离箱的入液口,所述渣液分离箱的底部呈倒锥体设置,所述倒锥体的锥底设置排淤泥口,所述油水分离箱的上部呈正锥体设置,所述正锥体上部连通储油箱,所述储油箱的出油口通过管道外接废油收集桶排油,所述储油箱内设置搅拌装置、加热装置和温控装置;所述油水分离箱的出水口连接所述污水提升箱的进水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隔油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渣液分离箱、油水分离箱、储油箱和污水提升箱,所述渣液分离箱的出液口连通所述油水分离箱的入液口,所述渣液分离箱的底部呈倒锥体设置,所述倒锥体的锥底设置排淤泥口,所述油水分离箱的上部呈正锥体设置,所述正锥体上部连通储油箱,所述储油箱的出油口通过管道外接废油收集桶排油,所述储油箱内设置搅拌装置、加热装置和温控装置;所述油水分离箱的出水口连接所述污水提升箱的进水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隔油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渣液分离箱内设置潜水排污绞龙,所述潜水排污绞龙的排污口通过外接管道连通集渣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隔油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潜水排污绞龙由上至下倾斜的插入所述渣液分离箱内,所述潜水排污绞龙设置螺旋毛刷结构叶片与切刀口叶轮的组合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隔油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油箱的出油口设置在所述储油箱的下部侧面,所述出油口至少包括两个出油口,一个为自动出油口,一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龙文胡宝文张芳经徐新房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双解泵业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