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观景式海水淡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216492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08: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观景式海水淡化装置,包括海水淡化塔,所述海水淡化塔呈伞状,所述海水淡化塔的内部设有用于储存海水的海水容腔,所述海水容腔的上壁从外缘逐渐向中部倾斜;所述淡水处理塔的中部设有导流装置,所述海水淡化塔内的海水被阳光照射蒸发,在海水容腔的上壁上形成淡水珠,淡水珠通过该导流装置进入海水淡化塔下方的泳池中。海水淡化塔将淡化的海水注入至泳池内,该泳池位于海水淡化塔的下方,游客可在泳池内游泳嬉戏,阳光透过海水淡化塔,形成斑驳的光影射在泳池内,使游客具有极佳的观景享受,心旷神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观景式海水淡化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海水淡化及旅游观景
,具体涉及一种观景式海水淡化装置。
技术介绍
海水淡化是老生常谈的话题,现在所用的海水淡化方法有海水冻结法、电渗析法、蒸馏法、反渗透法、以及碳酸铵离子交换法。目前,海水淡化主要是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却很少在旅游、疗养等行业中得到应用。专利技术人在海滨项目研究过程中,突发奇想,将海水淡化与海滨休闲结合,做出了一种实用性与美观性俱佳的海水淡化器。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观景式海水淡化装置。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观景式海水淡化装置,包括海水淡化塔,所述海水淡化塔呈伞状,所述海水淡化塔的内部设有用于储存海水的海水容腔,所述海水容腔的上壁从外缘逐渐向中部倾斜;所述淡水处理塔的中部设有导流装置,所述海水淡化塔内的海水被阳光照射蒸发,在海水容腔的上壁上形成淡水珠,淡水珠通过该导流装置进入海水淡化塔下方的泳池中。该专利技术的观景式海水淡化装置将海水淡化与海滨休闲结合,海水淡化塔内产生的淡水直接进入泳池内,泳池位于海水淡化塔的下方,起到遮阳作用,二者相辅相成。优选地,所述导流装置包括集液口和导流管,所述集液口与导流管连接,所述集液口为喇叭状,且该集液口的上壁沿海水容腔的上壁设置,海水容腔上形成的淡水珠落入集液口内,集液口通过导流管将淡水注入泳池中。优选地,为避免海水直接进入集液口,所述海水淡化塔的侧壁上设有排水口,所述排水口通过排水管连接海水池,且排水口的高度低于集液口的高度,该排水口可将多余的海水排入海水池内。优选地,所述海水淡化塔的材质采用塑料、玻璃钢或其他透明材料制成,有利于阳光直射进入海水容腔,加速海水的蒸发。优选地,所述海水容腔内海水的上液面与海水淡化塔上顶内壁之间具有空隙,有利于海水形成水蒸气,并在海水容腔上壁凝结成水珠。优选地,所述海水淡化塔的上顶内壁上设有若干导流槽,该导流槽从海水淡化塔的外缘向中部延伸,该导流槽有利于水珠滑落集结。优选地,为避免海水直接进入集液口,所述海水淡化塔的侧面内壁上分别设有水位传感器,所述水位传感器的高度低于集液口的高度,所述水位传感器通过一控制器连接抽水泵,当海水容腔内的水位低于水位传感器的设定水位时,控制器启动抽水泵工作,当海水容腔内的水位高于水位传感器的设定水位时,控制器停止抽水泵工作。优选地,还包括淡水池,所述淡水池位于海水淡化塔的下方,所述淡水池的进水端和出水端分别连接导流装置和泳池,所述海水淡化塔内产生的淡水先进入淡水池再进入泳池。优选地,所述海水淡化塔的上方向下凹陷形成雨水收集池,该雨水收集池通过集水管与淡水池连通。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体现在:该观景式海水淡化装置位于海边,远远望去像一个巨大的“海灵芝”,十分美观;海水淡化塔内可用于养殖观赏效果较好的鱼类、藻类,供游客欣赏;海水淡化塔将淡化的海水注入至泳池内,该泳池位于海水淡化塔的下方,游客可在泳池内游泳嬉戏,阳光透过海水淡化塔,形成斑驳的光影射在泳池内,使游客具有极佳的观景享受,心旷神怡。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观景式海水淡化装置的主视图。附图中,1海水淡化塔,2海水容腔,3泳池,4淡水池,5集液口,6导流管,7抽水泵,8海水池,9排水口,10雨水收集池,11集水管。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专利技术。但是本专利技术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专利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专利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为了易于说明,在这里可以使用诸如“上”、“下”“左”“右”等空间相对术语,用于说明图中示出的一个元件或特征相对于另一个元件或特征的关系。应该理解的是,除了图中示出的方位之外,空间术语意在于包括装置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图中的装置被倒置,被叙述为位于其他元件或特征“下”的元件将定位在其他元件或特征“上”。因此,示例性术语“下”可以包含上和下方位两者。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实施例一结合图1,本实施例的观景式海水淡化装置,包括海水淡化塔1,该海水淡化塔1建设在海边,底部具有基础,地面高度为5-10m,其上部向外缘延伸,呈树状或伞状,所述海水淡化塔1的内部设有用于储存海水的海水容腔2,所述海水容腔2的上壁从外缘逐渐向中部倾斜;所述淡水处理塔1的中部设有导流装置,所述海水淡化塔1内的海水被阳光照射蒸发形成水蒸气,水蒸气上升与海水容腔的上壁接触,在海水容腔2的上壁形成淡水珠,淡水珠通过该导流装置进入泳池3中,该泳池3位于海水淡化塔1的下部,被海水淡化塔1遮蔽,还包括淡水池4,所述淡水池4位于海水淡化塔1的下方,所述淡水池4的进水端和出水端分别连接导流装置和泳池3,所述海水淡化塔1内产生的淡水先进入淡水池4,经过淡水池4处理后符合泳池用水标准后,再进入泳池3;所述海水淡化塔1的上方向下凹陷形成雨水收集池10,该雨水收集池10通过集水管11与淡水池4连通,所述集水管11上安装有过滤装置,该过滤装置可采用市面上常见的过滤器,用于过滤雨水中的泥沙,当然还可以根据需要在集水管11上的上端安装水泵。所述导流装置包括集液口5和导流管6,所述集液口5与导流管6连接,导流管6的下端与海水淡化塔1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集液口5为喇叭状,且该集液口5的上壁沿海水容腔2的上壁设置。所述海水淡化塔1的上顶内壁上设有若干导流槽,该导流槽从海水淡化塔1的两侧向中部最低点延伸,该导流槽为一些圆弧状的凹槽,呈发射状,该导流槽有利于水珠在海水容腔2上壁的最低点处集结、滑落,通过集液口进入导流管6内。所述海水容腔2内海水的上液面与海水淡化塔1上顶内壁之间具有空隙,海水的上液面与海水容腔2最高点相距2-3m。本实施例中,所述海水淡化塔1通过抽水泵7从其底部将海水池8内的海水注入至海水容腔2内,可在抽水泵7之前增加过滤器,用于过滤泥沙、鱼类及藻类。所述海水淡化塔的侧壁上设有排水口9,所述排水口9通过排水管连接海水池,且排水口9的高度低于集液口5的高度。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观景式海水淡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海水淡化塔,所述海水淡化塔呈伞状,所述海水淡化塔的内部设有用于储存海水的海水容腔,所述海水容腔的上壁从外缘逐渐向中部倾斜;所述淡水处理塔的中部设有导流装置,所述海水淡化塔内的海水被阳光照射蒸发,在海水容腔的上壁上形成淡水珠,淡水珠通过该导流装置进入海水淡化塔下方的泳池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观景式海水淡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海水淡化塔,所述海水淡化塔呈伞状,所述海水淡化塔的内部设有用于储存海水的海水容腔,所述海水容腔的上壁从外缘逐渐向中部倾斜;所述淡水处理塔的中部设有导流装置,所述海水淡化塔内的海水被阳光照射蒸发,在海水容腔的上壁上形成淡水珠,淡水珠通过该导流装置进入海水淡化塔下方的泳池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观景式海水淡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海水淡化塔通过抽水泵从其底部将海水池内的海水注入至海水容腔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观景式海水淡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装置包括集液口和导流管,所述集液口与导流管连接,所述集液口为喇叭状,且该集液口的上壁沿海水容腔的上壁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观景式海水淡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海水淡化塔的侧壁上设有排水口,所述排水口通过排水管连接海水池,且排水口的高度低于集液口的高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观景式海水淡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海水淡化塔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晓东仝晖赵斌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建筑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