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改善车辆行驶稳定性的安全轮胎内支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215234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07: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改善车辆行驶稳定性的安全轮胎内支撑装置,包括内支撑底座、用于零压或低压工况下支撑轮胎胎肩的支撑机构和若干用于缓冲、减震并限制支撑机构作横向移动的限位机构。内支撑底座为环形,套接固定在轮辋上。多个限位机构沿周向均匀地固定在内支撑底座上,并分别与支撑机构滑动配合。在轮胎低压或者零压工况下,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安全轮胎内支撑装置通过支撑机构支撑轮胎胎肩,可增大胎面与地面接触面积,提高轮胎附着能力。通过限位机构,一方面减震,有效降低车辆在转弯时产生的冲击,提高轮胎附着性能,另一方面,有效减小轮辋和内支撑装置间的相互作用力,减小零压工况下的轮辋损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改善车辆行驶稳定性的安全轮胎内支撑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轮胎
,具体涉及一种可改善车辆行驶稳定性的安全轮胎内支撑装置。
技术介绍
普通充气轮胎存在爆胎隐患,尤其是在越野路面行驶时,容易刺破,严重影响车辆行驶安全。内支撑式安全轮胎是在普通轮胎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其在轮辋上增设辅助支撑体,再配备轮胎压力监测装置,大大提高了安全性,并且,由于该型安全轮胎大多基于普通轮辋设计,因而具有结构简单、拆卸方便、零压承载能力强等优点。随着车辆性能的提高,对内支撑式安全轮胎性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内支撑装置与轮辋间的接触方式主要为硬性接触,车辆在低压或零压状态下行驶时,内支撑装置与轮辋产生的位移和磨损较大,容易导致轮胎的附着性能降低,侧偏刚度减小,侧向力下降,严重影响车辆的操纵稳定性,且零压状态下的长距离行驶内支撑装置生热严重,还会导致轮辋等相关零部件的损伤,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可改善车辆行驶稳定性的安全轮胎内支撑装置,可有效解决内支撑安全轮胎在低压或零压工况行驶时,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改善车辆行驶稳定性的安全轮胎内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内支撑底座(10)、用于零压或低压工况下支撑轮胎(B)胎肩的支撑机构和若干用于缓冲、减震并限制所述支撑机构作横向移动的限位机构;内支撑底座(10)为环形,套接固定在轮辋(A)上;多个限位机构沿周向均匀地固定在内支撑底座(10)上,并分别与所述支撑机构滑动配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改善车辆行驶稳定性的安全轮胎内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内支撑底座(10)、用于零压或低压工况下支撑轮胎(B)胎肩的支撑机构和若干用于缓冲、减震并限制所述支撑机构作横向移动的限位机构;内支撑底座(10)为环形,套接固定在轮辋(A)上;多个限位机构沿周向均匀地固定在内支撑底座(10)上,并分别与所述支撑机构滑动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改善车辆行驶稳定性的安全轮胎内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包括两环抱内支撑底座(10)设置的半圆形内支撑块(1),每一内支撑块(1)前、后侧均开设有半圆形槽,半圆形槽截面形状为矩形,并且,每一半圆形槽内均设置有形状相适配的弧形体(5),弧形体(5)截面形状为半圆形,弧面朝向外侧;两内支撑块(1)上沿周向均匀开设若干前后贯通的第一通孔,第一通孔连通对应的两半圆形槽,第一通孔的数量与限位机构数量相等,且一一径向对应;第一通孔内设置有固定弹簧(4),固定弹簧(4)两端分别与对应的两弧形体(5)焊接相连;所述两内支撑块(1)外圆周面上位于每一第一通孔的位置均开设有与第一通孔错开的径向槽,径向槽内插接有锁紧销(2),且锁紧销(2)突出径向槽,锁紧销(2)上固接有卡环(3),卡环(3)底部两侧均一体垂直连接有连接板,两连接板末端沿半圆形槽断面弯折,构成末端挡板,两末端挡板分别插入对应固定弹簧(4)两头,预压缩固定弹簧(4);内支撑块(1)内开设有供卡环(3)及连接板作径向移动的腔体;
下压锁紧销(2)后,卡环(3)及连接板向内移动,两末端挡板脱离对应固定弹簧(4),固定弹簧(4)推出对应的两弧形体(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改善车辆行驶稳定性的安全轮胎内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弧形体(5)的半径等于半圆形槽深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改善车辆行驶稳定性的安全轮胎内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限位机构包括两限位块(6)和支撑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臧利国王星宇孙海燕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工程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