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栗晴专利>正文

一种工业模具自动化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1481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07: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工业模具自动化机器人,由底柜、自动制模机、储料柜、模具组、传输带组成,自动制模机安装于底柜上表面,自动制模机安装于储料柜底端,模具组与传输带在同一平面上,模具组嵌入安装于底柜上表面,传输带嵌入安装于底柜上表面,自动制模机包括驱动装置、储料装置、注料装置、推盖装置、起料装置、检测装置,驱动装置安装于储料装置下端,储料装置右下端与注料装置底端相连接,推盖装置安装于起料装置左侧,起料装置安装于检测装置左侧,在制造时自动化设备将自主完成注塑取模等步骤,减少人力资源的浪费,极大的提高了生产效率,且避免了工作人员直接接触模具组,减少了安全事故的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工业模具自动化机器人
本专利技术是一种工业模具自动化机器人,属于模具生产领域。
技术介绍
工业生产上用以注塑、吹塑、挤出、压铸或锻压成型、冶炼、冲压等方法得到所需产品的各种模子和工具,简而言之,模具是用来制作成型物品的工具,这种工具由各种零件构成,不同的模具由不同的零件构成,它主要通过所成型材料物理状态的改变来实现物品外形的加工,素有“工业之母”的称号,但现在技术在制造时多数由人工手动完成,较为费时且费力,在由人工取模装模注塑等步骤时,模具温度较高容易烫伤工作人员,造成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工业模具自动化机器人,以解决在制造时多数由人工手动完成,较为费时且费力,在由人工取模装模注塑等步骤时,模具温度较高容易烫伤工作人员,造成安全隐患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工业模具自动化机器人,设备本体由底柜、自动制模机、储料柜、模具组、传输带组成,所述自动制模机安装于底柜上表面,所述自动制模机安装于储料柜底端,所述模具组与传输带在同一平面上,所述模具组嵌入安装于底柜上表面,所述传输带嵌入安装于底柜上表面,所述自动制模机包括驱动装置、储料装置、注料装置、推盖装置、起料装置、检测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安装于储料装置下端,所述储料装置右下端与注料装置底端相连接,所述推盖装置安装于起料装置左侧,所述起料装置安装于检测装置左侧,所述储料柜包括储料装置、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左端与储料装置右表面相连接。为优化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采取的措施为:根据一种优选方式,所述驱动装置由驱动电机、转轴、转轴齿轮、轴承套组成,所述驱动电机安装于轴承套左侧,所述转轴首端与转轴齿轮末端相焊接,所述转轴齿轮与轴承套在同一轴线上,所述驱动电机右端与转轴齿轮相啮合,所述转轴安装于储料装置下端。根据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储料装置由储料腔,进料管、插杆、电子阀组成,所述电子阀首端嵌入安装于储料腔右下端,所述进料管与插杆在同一中心线上,所述进料管与储料腔相连通,所述插杆安装于出料阀下端。根据一种优选方式,所述注料装置由滑轨、注料电机、爪盘、传动齿轮、转盘、凸柱、注料管、齿条、注料筒,所述滑轨右端与齿条左端相焊接,所述爪盘左端与齿条相啮合,所述传动齿轮与转盘相啮合,所述凸柱与转盘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凸柱嵌入安装于爪盘凹槽内,所述注料筒与注料管为一体化结构,所述注料电机下端与传动齿轮相啮合,所述电子阀末端与注料筒顶端相连接。根据一种优选方式,所述推盖装置由导杆、推板、液压器、液压活塞组成,所述导杆贯穿于推板顶端,所述液压器与液压活塞在同一中心线上,所述液压活塞与安装于推板顶端相焊接,所述导杆与液压活塞互相平行,所述推盖装置安装于模具组上端,所述推板安装于模具组上端。根据一种优选方式,所述起料装置由插头、弹簧、固定板、电磁阀、插杆、取模电机、履带、驱动转轴、转筒、移动杆、连杆组、磁块,所述插头与插杆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弹簧用于连接磁块与固定板,所述电磁阀安装于磁块上端,所述取模电机通过履带制动转筒,所述移动杆嵌入安装于转筒凹槽内,所述连杆组用于连接移动杆与插杆,所述驱动转轴与转筒在同一轴线上,所述插头安装于模具组上端。根据一种优选方式,所述检测装置由外壳、检测器组成,所述检测器嵌入安装在外壳右侧,所述检测器与驱动电机通过导线电连接。根据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储料装置由加热器、加热管、加热腔、蓄料外壳、端盖、出料阀,所述加热器与加热管电连接,所述加热管嵌入安装于加热腔内部,所述端盖安装于蓄料外壳表面上,所述出料阀嵌入安装于蓄料外壳下表面,所述蓄料外壳安装于自动制模机上端。根据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升降装置由升降导轨、升降固定杆、升降活塞、升降液压泵、控制器,所述升降固定杆嵌入安装于升降导轨凹槽内,所述升降固定杆共设有两根且末端与升降活塞相焊接,所述升降活塞与升降液压泵在同一中心线上,所述升降液压泵与控制器通过导线电连接,所述升降固定杆左端与蓄料外壳右表面相焊接。本专利技术一种工业模具自动化机器人的有益效果为:在制造时自动化设备将自主完成注塑取模等步骤,减少人力资源的浪费,极大的提高了生产效率,且避免了工作人员直接接触模具组,减少了安全事故的发生。本专利技术一种工业模具自动化机器人,将成模质倒入储料柜内,通过设备程序设定,使得自动制模机将定时在储料柜吸取成模质,且通过在底柜上移动工作完成对模具组模体的制造,且将成型的模体放置于传输带上运输出去。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的附图作详细地介绍,以此让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工业模具自动化机器人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工业模具自动化机器人自动制模机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工业模具自动化机器人储料柜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工业模具自动化机器人驱动装置、储料装置、注料装置、推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工业模具自动化机器人起料装置、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工业模具自动化机器人储料装置与升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底柜-1、自动制模机-2、储料柜-3、模具组-4、传输带-5、驱动装置-21、储料装置-22、注料装置-23、推盖装置-24、起料装置-25、检测装置-26、储料装置-31、升降装置-32、驱动电机-211、转轴-212、转轴齿轮-213、轴承套-214、储料腔-221,进料管-222、插杆-223、电子阀-224、滑轨-231、注料电机-232、爪盘-233、传动齿轮-234、转盘-235、凸柱-236、注料管-237、齿条-238、注料筒-239、导杆-241、推板-242、液压器-243、液压活塞-244、插头-251、弹簧-252、固定板-253、电磁阀-254、插杆-255、取模电机-256、履带-257、驱动转轴-258、转筒-259、移动杆-2510、连杆组-2511、磁块-2512、外壳-261、检测器-262、加热器-311、加热管-312、加热腔-313、蓄料外壳-314、端盖-315、出料阀-316、升降导轨-321、升降固定杆-322、升降活塞-323、升降液压泵-324、控制器-325。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请参阅图1-图6,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工业模具自动化机器人:由底柜1、自动制模机2、储料柜3、模具组4、传输带5组成,所述自动制模机2安装于底柜1上表面,所述自动制模机2安装于储料柜3底端,所述模具组4与传输带5在同一平面上,所述模具组4嵌入安装于底柜1上表面,所述传输带5嵌入安装于底柜1上表面,所述自动制模机2包括驱动装置21、储料装置22、注料装置23、推盖装置24、起料装置25、检测装置26,所述驱动装置21安装于储料装置22下端,所述储料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工业模具自动化机器人,其特征在于设备本体,设备本体由底柜(1)、自动制模机(2)、储料柜(3)、模具组(4)、传输带(5)组成,所述自动制模机(2)安装于底柜(1)上表面,所述自动制模机(2)安装于储料柜(3)底端,所述模具组(4)与传输带(5)在同一平面上,所述模具组(4)嵌入安装于底柜(1)上表面,所述传输带(5)嵌入安装于底柜(1)上表面;/n所述自动制模机(2)包括驱动装置(21)、储料装置(22)、注料装置(23)、推盖装置(24)、起料装置(25)、检测装置(26),所述驱动装置(21)安装于储料装置(22)下端,所述储料装置(22)右下端与注料装置(23)底端相连接,所述推盖装置(24)安装于起料装置(25)左侧,所述起料装置(25)安装于检测装置(26)左侧。/n所述储料柜(3)包括储料装置(31)、升降装置(32),所述升降装置(32)左端与储料装置(31)右表面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工业模具自动化机器人,其特征在于设备本体,设备本体由底柜(1)、自动制模机(2)、储料柜(3)、模具组(4)、传输带(5)组成,所述自动制模机(2)安装于底柜(1)上表面,所述自动制模机(2)安装于储料柜(3)底端,所述模具组(4)与传输带(5)在同一平面上,所述模具组(4)嵌入安装于底柜(1)上表面,所述传输带(5)嵌入安装于底柜(1)上表面;
所述自动制模机(2)包括驱动装置(21)、储料装置(22)、注料装置(23)、推盖装置(24)、起料装置(25)、检测装置(26),所述驱动装置(21)安装于储料装置(22)下端,所述储料装置(22)右下端与注料装置(23)底端相连接,所述推盖装置(24)安装于起料装置(25)左侧,所述起料装置(25)安装于检测装置(26)左侧。
所述储料柜(3)包括储料装置(31)、升降装置(32),所述升降装置(32)左端与储料装置(31)右表面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业模具自动化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21)由驱动电机(211)、转轴(212)、转轴齿轮(213)、轴承套(214)组成,所述驱动电机(211)安装于轴承套(214)左侧,所述转轴(212)首端与转轴齿轮(213)末端相焊接,所述转轴齿轮(213)与轴承套(214)在同一轴线上,所述驱动电机(211)右端与转轴齿轮(213)相啮合,所述转轴(212)安装于储料装置(22)下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业模具自动化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料装置(22)由储料腔(221),进料管(222)、插杆(223)、电子阀(224)组成,所述电子阀(224)首端嵌入安装于储料腔(221)右下端,所述进料管(222)与插杆(223)在同一中心线上,所述进料管(222)与储料腔(221)相连通,所述插杆(223)安装于出料阀(316)下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业模具自动化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料装置(23)由滑轨(231)、注料电机(232)、爪盘(233)、传动齿轮(234)、转盘(235)、凸柱(236)、注料管(237)、齿条(238)、注料筒(239),所述滑轨(231)右端与齿条(238)左端相焊接,所述爪盘(233)左端与齿条(238)相啮合,所述传动齿轮(234)与转盘(235)相啮合,所述凸柱(236)与转盘(235)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凸柱(236)嵌入安装于爪盘(233)凹槽内,所述注料筒(239)与注料管(237)为一体化结构,所述注料电机(232)下端与传动齿轮(234)相啮合,所述电子阀(224)末端与注料筒(239)顶端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业模具自动化机器人,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栗晴
申请(专利权)人:栗晴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