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纯四氟乙烯喷嘴的一次模压成型方法及其专用模具技术

技术编号:2621479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07: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纯四氟乙烯喷嘴的一次模压成型方法及其专用模具,涉及纯四氟乙烯喷嘴生产技术领域,具体为底板、上模具和封堵磁柱,所述底板表面中部安置有下模具,所述下模具外侧设置有支撑支架,所述第一液压缸底部连接有推杆,所述推板下表面安置有伸缩管,所述上模具固定于伸缩管底端,所述下模具另一侧表面开设有出杆孔,所述封堵磁柱设置于出杆孔内部。该纯四氟乙烯喷嘴的一次模压成型方法及其专用模具,穿孔杆伸出直至穿孔杆穿过下模具内部,直至穿孔杆穿过出杆孔,此时固化成型中的原料内部自然形成通道,该设置有利于使喷嘴一次即可模压成型,无需后期在进行钻孔,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缩短生产流程,并降低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纯四氟乙烯喷嘴的一次模压成型方法及其专用模具
本专利技术涉及纯四氟乙烯喷嘴生产
,具体为一种纯四氟乙烯喷嘴的一次模压成型方法及其专用模具。
技术介绍
四氟乙烯主要用于塑料、树脂工业,在农药上也是氟铃脲的中间体,可用作制造新型灭火剂和抑雾剂的原料,四氟乙烯与其他物料配置后可储存于灭火器内部充当灭火剂,使用时只需打开灭火器喷嘴即可使灭火剂喷出,从而起到抑制消除火情。目前喷嘴在生产时多采用模压成型的方式,喷嘴在模压成型后还需进行额外的钻孔作业,在喷嘴内部钻出通孔才能对四氟乙烯进行输送,喷嘴无法一次模压成型,导致加工流程变长,提高生产成本的同时无法提高生产量。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纯四氟乙烯喷嘴的一次模压成型方法及其专用模具,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喷嘴在生产时多采用模压成型的方式,喷嘴在模压成型后还需进行额外的钻孔作业,在喷嘴内部钻出通孔才能对四氟乙烯进行输送,喷嘴无法一次模压成型,导致加工流程变长,提高生产成本的同时无法提高生产量的问题。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纯四氟乙烯喷嘴的一次模压成型专用模具,包括底板、上模具和封堵磁柱,所述底板表面中部安置有下模具,且下模具底部四周贯穿有定位柱,所述下模具外侧设置有支撑支架,且支撑支架顶部表面固定有第一液压缸,所述第一液压缸底部连接有推杆,且推杆底部固定有推板,所述推板下表面安置有伸缩管,且伸缩管内部设置有弹簧,所述上模具固定于伸缩管底端,所述推板四周侧面连接有切料刀片,且切料刀片表面贯穿有固定螺栓,所述下模具侧面贯穿有穿孔杆,且穿孔杆末端连接有第二液压缸,所述下模具另一侧表面开设有出杆孔,所述封堵磁柱设置于出杆孔内部,且封堵磁柱外端设置有限位片。可选的,所述定位柱之间关于底板的竖直中心线对称分布,且定位柱与底板之间呈一体化结构,而且下模具通过定位柱与底板活动连接。可选的,所述推板的竖直中心线与下模具的竖直中心线相互重合,且推板通过推杆与第一液压缸之间构成升降结构,而且上模具通过伸缩管、弹簧与推板之间构成弹性结构。可选的,所述切料刀片呈矩形状,且切料刀片内表面与上模具、下模具的外表面相贴合,而且切料刀片通过固定螺栓与推板固定连接。可选的,所述穿孔杆通过第二液压缸构成伸缩结构,且穿孔杆的中轴线与出杆孔的中轴线位于一条水平线,而且穿孔杆的外口尺寸小于出杆孔的内口尺寸。可选的,所述封堵磁柱与限位片呈一体化结构,且限位片的外口结构尺寸大于出杆孔的内口结构尺寸,而且封堵磁柱通过出杆孔与下模具吸附连接。可选的,所述封堵磁柱的内侧表面与穿孔杆的外端表面相贴合,且封堵磁柱与穿孔杆之间呈吸附连接。一种纯四氟乙烯喷嘴的一次模压成型方法,包括以下操作步骤:S1:安置模具,将下模具放置于底板表面,此时底板表面的定位柱贯穿下模具四周从而对下模具进行定位固定,并将穿孔杆贯穿下模具一侧,再将封堵磁柱放置于出杆孔内部,避免原料渗出。S2:注料,将融化成胶体状的原料放置于下模具内部,直至原料填满并突出于下模具内部。S3:模压成型,通过第一液压缸推动推杆使推板携带伸缩管、上模具下压直至上模具下表面与下模具顶部贴合,此时突出于下模具内部的原料受到挤压均匀分布于上模具与下模具的内部,并且原料因压力与上模具、下模具内部纹路的限制使原料在固化的同时发生形变。S4:边料裁切,上模具与下模具贴合后,第一液压缸继续施加推力,此时伸缩管收缩,而推板携带切料刀片下压对上模具、下模具贴合处因挤压而渗出的原料进行切除。S5:穿孔,通过第二液压缸推动穿孔杆伸出直至穿孔杆穿过下模具内部,此时穿孔杆外端抵住封堵磁柱继续伸出直至穿孔杆穿过出杆孔,而封堵磁柱从出杆孔内部推出,此时固化成型中的原料内部自然形成通道。S6:脱模,通过第一液压缸收缩推杆使上模具上升离开下模具表面,再通过第二液压缸收缩穿孔杆,此时即可取出成型后的喷嘴。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纯四氟乙烯喷嘴的一次模压成型方法及其专用模具,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纯四氟乙烯喷嘴的一次模压成型方法及其专用模具,上模具与下模具贴合后,通过第二液压缸推动穿孔杆伸出直至穿孔杆穿过下模具内部,直至穿孔杆穿过出杆孔,此时固化成型中的原料内部自然形成通道,该设置有利于使喷嘴一次即可模压成型,无需后期在进行钻孔,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缩短生产流程,并降低生产成本。2.该纯四氟乙烯喷嘴的一次模压成型方法及其专用模具,上模具与下模具贴合后,第一液压缸继续施加推力,此时伸缩管收缩,而推板携带切料刀片下压对上模具、下模具贴合处因挤压而渗出的原料进行切除,从而有利于保证固化后的喷嘴边缘整齐化,避免毛刺产生,方便后期打磨作业的进行。3.该纯四氟乙烯喷嘴的一次模压成型方法及其专用模具,切料刀片呈矩形状,且切料刀片内侧面与上模具、下模具的外表面相贴合,从而有利于对上模具、下模具贴合处因挤压而渗出的原料进行全面切除,避免有原料残留,而且切料刀片是通过固定螺栓与推板固定连接,后期可通过拧下固定螺栓对切料刀片进行更换保养,从而使切料刀片保持锋利度。4.该纯四氟乙烯喷嘴的一次模压成型方法及其专用模具,在对下模具添加原料前,需先使穿孔杆贯穿下模具一侧,再将封堵磁柱放置于出杆孔内部,从而有利于避免原料渗出,而且封堵磁柱与限位片呈一体化结构,且限位片的外口结构尺寸大于出杆孔的内口结构尺寸,可防止封堵磁柱完全没入出杆孔内部,避免封堵磁柱突出至下模具内壁对喷嘴成型产生干扰。5.该纯四氟乙烯喷嘴的一次模压成型方法及其专用模具,将下模具放置于底板表面,此时底板表面的定位柱贯穿下模具四周从而对下模具进行定位固定,方便上模具与下模具精确贴合,同时亦方便后期拆除下模具,方便后期对下模具进行清理。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整体正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底板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伸缩管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推板俯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板;2、下模具;3、定位柱;4、支撑支架;5、第一液压缸;6、推杆;7、推板;8、伸缩管;9、弹簧;10、上模具;11、切料刀片;12、固定螺栓;13、穿孔杆;14、第二液压缸;15、出杆孔;16、封堵磁柱;17、限位片。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纯四氟乙烯喷嘴的一次模压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操作步骤:/nS1:安置模具,将下模具(2)放置于底板(1)表面,此时底板(1)表面的定位柱(3)贯穿下模具(2)四周从而对下模具(2)进行定位固定,并将穿孔杆(13)贯穿下模具(2)一侧,再将封堵磁柱(16)放置于出杆孔(15)内部,避免原料渗出。/nS2:注料,将融化成胶体状的原料放置于下模具(2)内部,直至原料填满并突出于下模具(2)内部。/nS3:模压成型,通过第一液压缸(5)推动推杆(6)使推板(7)携带伸缩管(8)、上模具(10)下压直至上模具(10)下表面与下模具(2)顶部贴合,此时突出于下模具(2)内部的原料受到挤压均匀分布于上模具(10)与下模具(2)的内部,并且原料因压力与上模具(10)、下模具(2)内部纹路的限制使原料在固化的同时发生形变。/nS4:边料裁切,上模具(10)与下模具(2)贴合后,第一液压缸(5)继续施加推力,此时伸缩管(8)收缩,而推板(7)携带切料刀片(11)下压对上模具(10)、下模具(2)贴合处因挤压而渗出的原料进行切除。/nS5:穿孔,通过第二液压缸(14)推动穿孔杆(13)伸出直至穿孔杆(13)穿过下模具(2)内部,此时穿孔杆(13)外端抵住封堵磁柱(16)继续伸出直至穿孔杆(13)穿过出杆孔(15),而封堵磁柱(16)从出杆孔(15)内部推出,此时固化成型中的原料内部自然形成通道。/nS6:脱模,通过第一液压缸(5)收缩推杆(6)使上模具(10)上升离开下模具(2)表面,再通过第二液压缸(14)收缩穿孔杆(13),此时即可取出成型后的喷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纯四氟乙烯喷嘴的一次模压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操作步骤:
S1:安置模具,将下模具(2)放置于底板(1)表面,此时底板(1)表面的定位柱(3)贯穿下模具(2)四周从而对下模具(2)进行定位固定,并将穿孔杆(13)贯穿下模具(2)一侧,再将封堵磁柱(16)放置于出杆孔(15)内部,避免原料渗出。
S2:注料,将融化成胶体状的原料放置于下模具(2)内部,直至原料填满并突出于下模具(2)内部。
S3:模压成型,通过第一液压缸(5)推动推杆(6)使推板(7)携带伸缩管(8)、上模具(10)下压直至上模具(10)下表面与下模具(2)顶部贴合,此时突出于下模具(2)内部的原料受到挤压均匀分布于上模具(10)与下模具(2)的内部,并且原料因压力与上模具(10)、下模具(2)内部纹路的限制使原料在固化的同时发生形变。
S4:边料裁切,上模具(10)与下模具(2)贴合后,第一液压缸(5)继续施加推力,此时伸缩管(8)收缩,而推板(7)携带切料刀片(11)下压对上模具(10)、下模具(2)贴合处因挤压而渗出的原料进行切除。
S5:穿孔,通过第二液压缸(14)推动穿孔杆(13)伸出直至穿孔杆(13)穿过下模具(2)内部,此时穿孔杆(13)外端抵住封堵磁柱(16)继续伸出直至穿孔杆(13)穿过出杆孔(15),而封堵磁柱(16)从出杆孔(15)内部推出,此时固化成型中的原料内部自然形成通道。
S6:脱模,通过第一液压缸(5)收缩推杆(6)使上模具(10)上升离开下模具(2)表面,再通过第二液压缸(14)收缩穿孔杆(13),此时即可取出成型后的喷嘴。


2.一种纯四氟乙烯喷嘴的一次模压成型专用模具,包括底板(1)、上模具(10)和封堵磁柱(16),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表面中部安置有下模具(2),且下模具(2)底部四周贯穿有定位柱(3),所述下模具(2)外侧设置有支撑支架(4),且支撑支架(4)顶部表面固定有第一液压缸(5),所述第一液压缸(5)底部连接有推杆(6),且推杆(6)底部固定有推板(7),所述推板(7)下表面安置有伸缩管(8),且伸缩管(8)内部设置有弹簧(9),所述上模具(10)固定于伸缩管(8)底端,所述推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开平
申请(专利权)人:如皋佳百塑料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