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轧钢表面抛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214342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06: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冷轧钢表面抛光装置,包括壳体、抛光组件和两个收集组件,壳体的前后两侧壁均开设有用于带钢通过的贯穿孔,抛光组件包括第一电机和钢丝辊,两个第一电机对称设置在壳体的内部,且第一电机的输出轴呈竖直状,两个钢丝辊分别设置在两个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上,且两个钢丝辊的相对面分别与带钢的上下两侧面抵触,两个收集组件位于壳体的水平两侧壁,壳体的水平两侧壁开设有安装孔,每个收集组件均包括第二电机、磁性辊、一侧呈开口状的收集箱和刮板,第二电机设置在壳体后侧壁,且第二电机的输出轴延伸至壳体的内部,磁性辊与第二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将碎屑进行收集,便于碎屑后续进行回收处理,利于环保。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冷轧钢表面抛光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抛光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冷轧钢表面抛光装置。
技术介绍
冷轧钢的种类繁多,常用的有带钢和钢管,其中冷轧带钢一般以热轧带钢和钢板为原料,在常温下经冷轧机轧制成带钢和薄板,一般厚度为0.1~3mm,宽度为100~2000mm,为了进一步的保证冷轧带钢的表面平整度,会在包装前对冷轧带钢进行抛光处理,抛光装置在抛光时会产生很多碎屑,而现有的抛光装置不具备将碎屑收集的功能,不能对碎屑进行回收利用,不利于环保。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冷轧钢表面抛光装置,以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冷轧钢表面抛光装置,包括壳体、抛光组件和两个收集组件,所述壳体的前后两侧壁均开设有用于带钢通过的贯穿孔,所述抛光组件包括第一电机和钢丝辊,两个所述第一电机对称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内部,且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呈竖直状,两个所述钢丝辊分别设置在两个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上,且两个所述钢丝辊的相对面分别与所述带钢的上下两侧面抵触,两个所述收集组件位于所述壳体的水平两侧壁,所述壳体的水平两侧壁开设有安装孔,每个所述收集组件均包括第二电机、磁性辊、一侧呈开口状的收集箱和刮板,所述第二电机设置在所述壳体后侧壁,且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延伸至所述壳体的内部,所述磁性辊与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连接,且所述磁性辊的外壁延伸至所述安装孔的外部,所述收集箱设置在所述壳体的水平外侧壁,且所述收集箱开口处靠近所述壳体的外壁,所述刮板设置在所述安装孔的内部,且所述刮板的顶端与所述磁性辊的外侧壁距离小于二毫米,所述收集箱上的开口处与所述安装孔的位置对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第一电机带动钢丝辊进行转动,钢丝辊对带钢的上下两面进行抛光,钢丝辊对带钢表面抛光产生的碎屑会在壳体的内部飞溅,当碎屑飞溅至磁性辊上时会被吸附,且第二电机带动磁性辊进行转动,使碎屑均匀吸附在磁性辊的外壁,当磁性辊外壁碎屑吸附至一定厚度时,在安装孔内设置的刮板对磁性辊外壁上过厚的碎屑接触,阻挡碎屑继续转动,使碎屑掉落至收集箱的内部,从而将碎屑进行收集,便于碎屑后续进行回收处理,利于环保。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冷轧钢表面抛光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冷轧钢表面抛光装置的侧视图。图中:1为壳体、2为第一电机、3为钢丝辊、4为带钢、5为第二电机、6为磁性辊、7为收集箱、8为刮板、9为安装孔、10为转动板、11为风机、12为过滤板、13为垫板、14为橡胶条。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施例只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如图1-2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提供一种冷轧钢表面抛光装置,包括壳体1、抛光组件和两个收集组件,壳体1的前后两侧壁均开设有用于带钢4通过的贯穿孔,抛光组件包括第一电机2和钢丝辊3,两个第一电机2对称设置在壳体1的内部,且第一电机2的输出轴呈竖直状,两个钢丝辊3分别设置在两个第一电机2的输出轴上,且两个钢丝辊3的相对面分别与带钢4的上下两侧面抵触,两个收集组件位于壳体1的水平两侧壁,壳体1的水平两侧壁开设有安装孔9,每个收集组件均包括第二电机5、磁性辊6、一侧呈开口状的收集箱7和刮板8,第二电机5设置在壳体1后侧壁,且第二电机5的输出轴延伸至壳体1的内部,磁性辊6与第二电机5的输出轴连接,且磁性辊6的外壁延伸至安装孔9的外部,收集箱7设置在壳体1的水平外侧壁,且收集箱7开口处靠近壳体1的外壁,刮板8设置在安装孔9的内部,且刮板8的顶端与磁性辊6的外侧壁距离小于二毫米,收集箱7上的开口处与安装孔9的位置对应,收集箱7上开口处的竖直方向的长度可大于或等于安装孔9竖直方向的长度,两个磁性辊6转动的方向相反,左侧磁性辊6的转动方向为逆时针,右侧磁选辊6转动的方向为顺时针,第一电机2的型号可为Y90S-4,第二电机5的型号可为Y802-4。第一电机2带动钢丝辊3进行转动,钢丝辊3对带钢4的上下两面进行抛光,钢丝辊3对带钢4表面抛光产生的碎屑会在壳体1的内部飞溅,当碎屑飞溅至磁性辊6上时会被吸附,且第二电机5带动磁性辊6进行转动,使碎屑均匀吸附在磁性辊6的外壁,当磁性辊6外壁碎屑吸附至一定厚度时,在安装孔9内设置的刮板8对磁性辊6外壁上过厚的碎屑接触,阻挡碎屑继续转动,使碎屑掉落至收集箱7的内部,从而将碎屑进行收集,便于碎屑后续进行回收处理,利于环保。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提供一种冷轧钢表面抛光装置,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每个收集组件还包括位于收集箱7上的转动板10,收集箱7远离壳体1的一侧开设有通孔,转动板10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在收集箱7的通孔上,对转动板10进行转动,从而能控制收集箱7上通孔的开合,从而便于对收集箱7内部收集的碎屑进行取出,便于碎屑取出时的操作。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提供一种冷轧钢表面抛光装置,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每个收集组件还包括位于转动板10远离转轴一端的橡胶条14,当转动板10呈竖直状时,橡胶条14与壳体1抵触,通过橡胶条14与壳体1进行抵触,橡胶条14能发生形变,提高收集箱7在壳体1上的密封性,避免碎屑从转动板10与壳体1上的缝隙漏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4提供一种冷轧钢表面抛光装置,在实施例3的基础上,还包括设置在壳体1水平两侧壁的排气组件,排气组件位于收集组件的上方,且排气组件包括风机11和过滤板12,风机11设置在壳体1的侧壁,过滤板12设置在壳体1的内侧壁,且过滤板12竖直方向的长度大于风机11的竖直方向的长度,风机11的型号可为GDF1.4-4,通过风机11将壳体1内的气体排出,且在气体被排出时,过滤板12对排出的气体进行过滤,避免碎屑通过风机11排出,且过滤板12上碎屑过多后,碎屑受到重力落在磁性辊6上,通过风机11与过滤板12的配合,能提高磁性辊6对碎屑收集的效率。本专利技术实施例5提供一种冷轧钢表面抛光装置,在实施例4的基础上,过滤板12呈朝下的倾斜状,且过滤板12的顶端通过垫板13与壳体1的侧壁连接,碎屑被阻挡在过滤板12上,而过滤板12呈倾斜状,更好的便于碎屑落下,减少碎屑挂在过滤板12上的数量,进一步的提高磁性辊6对碎屑收集的效率。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冷轧钢表面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抛光组件和两个收集组件,所述壳体(1)的前后两侧壁均开设有用于带钢(4)通过的贯穿孔,所述抛光组件包括第一电机(2)和钢丝辊(3),两个所述第一电机(2)对称设置在所述壳体(1)的内部,且所述第一电机(2)的输出轴呈竖直状,两个所述钢丝辊(3)分别设置在两个所述第一电机(2)的输出轴上,且两个所述钢丝辊(3)的相对面分别与所述带钢(4)的上下两侧面抵触,两个所述收集组件位于所述壳体(1)的水平两侧壁,所述壳体(1)的水平两侧壁开设有安装孔(9),每个所述收集组件均包括第二电机(5)、磁性辊(6)、一侧呈开口状的收集箱(7)和刮板(8),所述第二电机(5)设置在所述壳体(1)后侧壁,且所述第二电机(5)的输出轴延伸至所述壳体(1)的内部,所述磁性辊(6)与所述第二电机(5)的输出轴连接,且所述磁性辊(6)的外壁延伸至所述安装孔(9)的外部,所述收集箱(7)设置在所述壳体(1)的水平外侧壁,且所述收集箱(7)开口处靠近所述壳体(1)的外壁,所述刮板(8)设置在所述安装孔(9)的内部,且所述刮板(8)的顶端与所述磁性辊(6)的外侧壁距离小于二毫米,所述收集箱(7)上的开口处与所述安装孔(9)的位置对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冷轧钢表面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抛光组件和两个收集组件,所述壳体(1)的前后两侧壁均开设有用于带钢(4)通过的贯穿孔,所述抛光组件包括第一电机(2)和钢丝辊(3),两个所述第一电机(2)对称设置在所述壳体(1)的内部,且所述第一电机(2)的输出轴呈竖直状,两个所述钢丝辊(3)分别设置在两个所述第一电机(2)的输出轴上,且两个所述钢丝辊(3)的相对面分别与所述带钢(4)的上下两侧面抵触,两个所述收集组件位于所述壳体(1)的水平两侧壁,所述壳体(1)的水平两侧壁开设有安装孔(9),每个所述收集组件均包括第二电机(5)、磁性辊(6)、一侧呈开口状的收集箱(7)和刮板(8),所述第二电机(5)设置在所述壳体(1)后侧壁,且所述第二电机(5)的输出轴延伸至所述壳体(1)的内部,所述磁性辊(6)与所述第二电机(5)的输出轴连接,且所述磁性辊(6)的外壁延伸至所述安装孔(9)的外部,所述收集箱(7)设置在所述壳体(1)的水平外侧壁,且所述收集箱(7)开口处靠近所述壳体(1)的外壁,所述刮板(8)设置在所述安装孔(9)的内部,且所述刮板(8)的顶端与所述磁性辊(6)的外侧壁距离小于二毫米,所述收集箱(7)上的开口处与所述安装孔(9)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宁立峥雷启文何茂华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大帆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