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碳玻混织物预成型加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214207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06: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碳玻混织物加工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碳玻混织物预成型加工装置;裁切机构,对碳玻混织物原料进行裁切;运输机构,设置在所述裁切机构输出端后;加热机构,与所述运输机构连接;压模机构,设置在所述加热机构输出端后;及数控切割机构,设置在所述压模机构输出端后,用于对压挤成型后的碳玻混织物进行数控切割;其中,所述裁切机构、运输机构、加热机构、压模机构和数控切割机构之间设置有若干机械小车和机械手;所述机械小车和机械手均用于在各个机构间传递碳玻混织物。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碳玻混织物预成型加工装置,提高加工的自动化程度和生产效率,减少人工参与成分,节省人力,极具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碳玻混织物预成型加工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碳玻混织物加工的
,尤其涉及一种碳玻混织物预成型加工装置。
技术介绍
碳玻混织物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外壳部件,然而一般碳玻混织物加工过程繁琐,需要对碳玻混织物先进行预成型。碳玻混织物的预成型生产加工是将多层织物进行一个预先定型的过程,通过模具将柔软多层的织物预先完成一个形状的成型。预成型工位中预成型压机以及其配套模具、加热、液压等系统都由其压机系统进行自动控制。现有技术中,碳玻混织物预成型一般属于半自动加工,需要人工采用,这导致碳玻混织物预成型加工自动化程度低,生产效率较低。鉴于上述问题,本设计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工程应用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设计碳玻混织物预成型加工装置,提高加工的自动化程度和生产效率,减少人工参与成分,节省人力,极具实用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碳玻混织物预成型加工装置,提高加工的自动化程度和生产效率,减少人工参与成分,节省人力,极具实用性。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裁切机构,对碳玻混织物原料进行裁切;运输机构,设置在所述裁切机构输出端后,用于运输裁剪后的碳玻混织物;加热机构,与所述运输机构连接,对由所述运输机构运输的碳玻混织物进行加热;压模机构,设置在所述加热机构输出端后,用于对加热后的碳玻混织物进行压挤成型;及数控切割机构,设置在所述压模机构输出端后,用于对压挤成型后的碳玻混织物进行数控切割;其中,所述裁切机构、运输机构、加热机构、压模机构和数控切割机构之间设置有若干机械小车和机械手;所述机械小车和机械手均用于在各个机构间传递碳玻混织物。进一步地,所述裁切机构还包括放卷带和切割刀;所述放卷带固定在所述裁切机构的机床主体一端,用于放卷碳玻混织物原料卷;所述切割刀设置在所述碳玻混织物上方,固定在所述裁切机构的机床主体上。进一步地,所述切割刀与所述裁切机构的机床主体连接处设置有位移调节结构,用于调节所述切割刀的位置。进一步地,所述运输机构包括夹具和滑轨;两条所述滑轨分别设置在所述运输机构的机床主体两侧;所述夹具与所述滑轨连接,用于夹持碳玻混织物并在所述滑轨上位移。进一步地,所述夹具上设置有宽度调节结构;所述宽度调节结构用于调节若干对应设置的所述夹具之间的距离。进一步地,所述压模机构包括上模具和下模具;所述上模具和下模具内部开有模具型腔;所述模具型腔内部设置有若干用于成型的沟壑。进一步地,所述压模机构还包括定位块;若干所述定位块分布在所述上模具和下模具的四周。进一步地,还包括保护壁;所述裁切机构、运输机构、加热机构、压模机构和数控切割机构之间。通过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可实现以下技术效果:通过在各个工位中增加机械手和机械小车,提高加工的自动化程度和生产效率,减少人工参与成分,节省人力,极具实用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碳玻混织物预成型加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碳玻混织物预成型加工装置的裁切机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碳玻混织物预成型加工装置的运输机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碳玻混织物预成型加工装置的压模机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裁切机构1、运输机构2、加热机构3、压模机构4、数控切割机构5、机械小车6、机械手7、保护壁8、放卷带11、切割刀12、位移调节结构13、夹具21、滑轨22、宽度调节结构23、模具型腔41和定位块42。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属于“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一种碳玻混织物预成型加工装置,如图1~4所示,包括:裁切机构1,对碳玻混织物原料进行裁切;运输机构2,设置在所述裁切机构1输出端后,用于运输裁剪后的碳玻混织物;加热机构3,与所述运输机构2连接,对由所述运输机构2运输的碳玻混织物进行加热;压模机构4,设置在所述加热机构3输出端后,用于对加热后的碳玻混织物进行压挤成型;及数控切割机构5,设置在所述压模机构4输出端后,用于对压挤成型后的碳玻混织物进行数控切割;其中,所述裁切机构1、运输机构2、加热机构3、压模机构4和数控切割机构5之间设置有若干机械小车6和机械手7;所述机械小车6和机械手7均用于在各个机构间传递碳玻混织物。具体的,裁切机构1先对碳玻混织物原料卷进行放卷,并根据加工要求来切割;切割完成后,由机械手7抓取,传递至运输机构2上;再通过运输机构2运输,使得碳玻混织物进加热机构3加热软化后进入压模机构4中挤压;由机械手7抓取放入机械小车6内;由机械小车6将压模成型后的碳玻混织物送至数控切割机构5旁,再由机械手7抓取送入数控切割机构5内进行超声波切割,整个过程无需人工操作,提高了加工效率,保证了加工的自动化程度。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如图1~4所示,所述裁切机构1还包括放卷带11和切割刀12;所述放卷带11固定在所述裁切机构1的机床主体一端,用于放卷碳玻混织物原料卷;所述切割刀12设置在所述碳玻混织物上方,固定在所述裁切机构1的机床主体上。具体的,裁切工位的裁切机构1本身就是一个独立的自动化设备,但是在整个生产线中,在裁切工位中,它只执行裁切任务。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如图1~4所示,所述切割刀12与所述裁切机构1的机床主体连接处设置有位移调节结构13,用于调节所述切割刀12的位置。具体的,裁切机构1集放卷和切割于一身,将碳玻混织物原料卷放卷后,根据加工需要,通过位移调节结构13调节切割刀12位置,来切出不同尺寸的碳玻混织物。位移调节结构13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的丝杆结构。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如图1~4所示,所述运输机构2包括夹具21和滑轨22;两条所述滑轨22分别设置在所述运输机构2的机床主体两侧;所述夹具21与所述滑轨22连接,用于夹持碳玻混织物并在所述滑轨22上位移。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如图1~4所示,所述夹具21上设置有宽度调节结构23;所述宽度调节结构23用于调节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碳玻混织物预成型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裁切机构(1),对碳玻混织物原料进行裁切;/n运输机构(2),设置在所述裁切机构(1)输出端后,用于运输裁剪后的碳玻混织物;/n加热机构(3),与所述运输机构(2)连接,对由所述运输机构(2)运输的碳玻混织物进行加热;/n压模机构(4),设置在所述加热机构(3)输出端后,用于对加热后的碳玻混织物进行压挤成型;及/n数控切割机构(5),设置在所述压模机构(4)输出端后,用于对压挤成型后的碳玻混织物进行数控切割;/n其中,所述裁切机构(1)、运输机构(2)、加热机构(3)、压模机构(4)和数控切割机构(5)之间设置有若干机械小车(6)和机械手(7);所述机械小车(6)和机械手(7)均用于在各个机构间传递碳玻混织物。/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碳玻混织物预成型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裁切机构(1),对碳玻混织物原料进行裁切;
运输机构(2),设置在所述裁切机构(1)输出端后,用于运输裁剪后的碳玻混织物;
加热机构(3),与所述运输机构(2)连接,对由所述运输机构(2)运输的碳玻混织物进行加热;
压模机构(4),设置在所述加热机构(3)输出端后,用于对加热后的碳玻混织物进行压挤成型;及
数控切割机构(5),设置在所述压模机构(4)输出端后,用于对压挤成型后的碳玻混织物进行数控切割;
其中,所述裁切机构(1)、运输机构(2)、加热机构(3)、压模机构(4)和数控切割机构(5)之间设置有若干机械小车(6)和机械手(7);所述机械小车(6)和机械手(7)均用于在各个机构间传递碳玻混织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玻混织物预成型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裁切机构(1)还包括放卷带(11)和切割刀(12);所述放卷带(11)固定在所述裁切机构(1)的机床主体一端,用于放卷碳玻混织物原料卷;所述切割刀(12)设置在所述碳玻混织物上方,固定在所述裁切机构(1)的机床主体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碳玻混织物预成型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割刀(12)与所述裁切机构(1)的机床主体连接处设置有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谈昆伦季小强徐立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宏发纵横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