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硅烷偶联剂制备用气液回收处理装置及其实施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212983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05: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硅烷偶联剂制备用气液回收处理装置及其实施方法,属于硅烷偶联剂制备用气液回收技术领域,包括安装板、气液回收管、电离组件、离子交换组件和真空系统,所述安装板上固定连接有真空系统,所述真空系统通过气管连接有气液回收管和电离组件,所述安装板侧壁上开设有滑槽,并通过滑槽滑动连接有气液回收管和电离组件,所述气液回收管和电离组件的中部均安装有离子交换组件。无需固液分离和酸碱浓度调配,直接实现酸碱分离并形成一定浓度的酸、碱溶液,简化处理步骤,提高处理效率,减少处理设备的使用,降低气液回收处理的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硅烷偶联剂制备用气液回收处理装置及其实施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其硅烷偶联剂制备用气液回收
,特别涉及其一种硅烷偶联剂制备用气液回收处理装置及其实施方法。
技术介绍
硅烷偶联剂是由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开发的,主要用于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硅烷偶联剂的分子结构式一般为:Y-R-Si(OR)3(式中Y一有机官能基,SiOR一硅烷氧基)。硅烷氧基对无机物具有反应性,有机官能基对有机物具有反应性或相容性。因此,当硅烷偶联剂介于无机和有机界面之间,可形成有机基体-硅烷偶联剂-无机基体的结合层。典型的硅烷偶联剂有A151(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A171(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A172(乙烯基三(β-甲氧乙氧基)硅烷)等。硅烷偶联剂在制备过程中会产生酸性气体、酸性液体或碱性气体、碱性液体,现有的用气液回收处理装置是将气液混合物统一收集,再进行气液分离,分离后提纯酸、碱溶液或气体,再浓缩配比成一定浓度的气液物质,其中酸性或碱性气体处理难度大,通常将酸性气体或碱性气体通入溶液再处理,处理工序繁杂,步骤多,导致使用的处理设备多,成本高,耗时长,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硅烷偶联剂制备用气液回收处理装置及其实施方法,无需固液分离和酸碱浓度调配,直接实现酸碱分离并形成一定浓度的酸、碱溶液,简化处理步骤,提高处理效率,减少处理设备的使用,降低气液回收处理的成本,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硅烷偶联剂制备用气液回收处理装置,包括安装板、气液回收管、电离组件、离子交换组件和真空系统,所述安装板上固定连接有真空系统,所述真空系统通过气管连接有气液回收管和电离组件,所述安装板侧壁上开设有滑槽,并通过滑槽滑动连接有气液回收管和电离组件,所述气液回收管和电离组件的中部均安装有离子交换组件;所述气液回收管包括进入管、顶板、底板和排出管,所述顶板的上端与进入管相互连通,且顶板的下端设有底板,所述底板的上表面上铺设有离子交换组件,所述底板的下端与排出管相互连通,所述顶板和底板之间通过气缸组件连接;所述电离组件包括上盖、等电离发生器、底槽和水管接口,所述底槽的侧壁上安装有等电离发生器,所述上盖位于底槽的上方,且底槽的上表面上铺设有离子交换组件,底槽的侧壁上开设有水管接口,所述上盖和底槽之间通过气缸组件连接;所述离子交换组件包括离子交换板、驱动组件、双轨道和环形槽口,所述离子交换板的四角通过驱动组件连接于双轨道上,且离子交换板的边缘处开设有环形槽口;进一步地,气液回收管包括进入管、顶板、底板、排出管和中板,顶板的上端与进入管相互连通,且顶板的下端设有底板,底板的上表面上铺设有离子交换组件,底板的下端与排出管相互连通,顶板和底板的中部安装有中板,中板的上表面上铺设有离子交换组件,中板通过两个气缸组件分别与顶板和底板连接,两个离子交换组件的离子交换板中填充的物质分别为阳离子交换树脂和阴离子交换树脂。进一步地,所述电离组件包括上盖、等电离发生器、底槽、水管接口和中槽,底槽的侧壁上安装有等电离发生器,上盖位于底槽的上方,且底槽的上表面上铺设有离子交换组件,底槽的侧壁上开设有水管接口,上盖和底槽的中部安装有中槽,中槽的上表面上铺设有离子交换组件,中槽通过两个气缸组件分别与上盖和底槽连接,两个离子交换组件、气液回收管和电离组件之间呈井字型相互交错。进一步地,所述离子交换板的中部填充有离子交换树脂,离子交换树脂为阴离子交换树脂或阳离子交换树脂。进一步地,所述双轨道为两条相互平行的轨道,轨道上设有滑轨和齿条;驱动组件由电机、齿轮和承重板构成,电机安装于承重板上并与齿轮相互连接,齿轮与齿条相互啮合,承重板固定连接离子交换板,并沿滑轨滑动。进一步地,所述真空系统包括气管、真空泵、真空阀和气道,上盖和顶板的下表面边缘处均开设有向下敞口的气道、底板和底槽的上表面边缘处均开设有向上敞口的气道,气道通过气管与真空泵相互连接,气管上串联连接有真空阀。进一步地,所述真空系统包括气管、真空泵、真空阀和气道,上盖和顶板的下表面边缘处均开设有向下敞口的气道、底板和底槽的上表面边缘处均开设有向上敞口的气道,中板和中槽的上下端边缘处均开设有敞口的气道,气道通过气管与真空泵相互连接,气管上串联连接有真空阀。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硅烷偶联剂制备用气液回收处理装置的实施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01:将离子交换板移动至气液回收管处,并封闭气液回收管;S102:硅烷偶联剂制备过程中产生的气液混合物从进入管进入气液回收管;S103:离子交换树脂吸附气液混合物中的离子,净化气液混合物,吸附完成后分离气液回收管;S104:驱动组件带动离子交换板移动至电离组件处,并封闭电离组件;S105:通过水管接口向电离组件中充入纯净水,等电离发生器将离子交换树脂吸附的离子电离至纯净水中。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硅烷偶联剂制备用气液回收处理装置及其实施方法,采用移动式离子交换板横向置于气液回收管中,将气液回收管中的气液混合物携带的离子吸附,净化气液混合物,并在将离子交换板移动至电离组件中电离,形成一定浓度的酸、碱溶液,无需固液分离和酸碱浓度调配,直接实现酸碱分离并形成一定浓度的酸、碱溶液,简化处理步骤,提高处理效率,减少处理设备的使用,降低气液回收处理的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中的硅烷偶联剂制备用气液回收处理装置的整体结构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中的硅烷偶联剂制备用气液回收处理装置的电离组件结构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中的硅烷偶联剂制备用气液回收处理装置的底槽结构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中的硅烷偶联剂制备用气液回收处理装置的气液回收管结构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硅烷偶联剂制备用气液回收处理装置的离子交换组件结构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图5中A处局部放大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硅烷偶联剂制备用气液回收处理装置的离子交换板结构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中的硅烷偶联剂制备用气液回收处理装置的整体结构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的硅烷偶联剂制备用气液回收处理装置的实施方法流程图。图中:1、安装板;11、滑槽;2、气液回收管;21、进入管;22、顶板;23、底板;24、排出管;25、中板;26、气缸组件;3、电离组件;31、上盖;32、等电离发生器;33、底槽;34、水管接口;35、中槽;4、离子交换组件;41、离子交换板;42、驱动组件;421、电机;422、齿轮;423、承重板;43、双轨道;431、滑轨;432、齿条;44、环形槽口;5、真空系统;51、气管;52、真空泵;53、真空阀;54、气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硅烷偶联剂制备用气液回收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板(1)、气液回收管(2)、电离组件(3)、离子交换组件(4)和真空系统(5),所述安装板(1)上固定连接有真空系统(5),所述真空系统(5)通过气管(51)连接有气液回收管(2)和电离组件(3),所述安装板(1)侧壁上开设有滑槽(11),并通过滑槽(11)滑动连接有气液回收管(2)和电离组件(3),所述气液回收管(2)和电离组件(3)的中部均安装有离子交换组件(4);/n所述气液回收管(2)包括进入管(21)、顶板(22)、底板(23)和排出管(24),所述顶板(22)的上端与进入管(21)相互连通,且顶板(22)的下端设有底板(23),所述底板(23)的上表面上铺设有离子交换组件(4),所述底板(23)的下端与排出管(24)相互连通,所述顶板(22)和底板(23)之间通过气缸组件(26)连接;/n所述电离组件(3)包括上盖(31)、等电离发生器(32)、底槽(33)和水管接口(34),所述底槽(33)的侧壁上安装有等电离发生器(32),所述上盖(31)位于底槽(33)的上方,且底槽(33)的上表面上铺设有离子交换组件(4),底槽(33)的侧壁上开设有水管接口(34),所述上盖(31)和底槽(33)之间通过气缸组件(26)连接;/n所述离子交换组件(4)包括离子交换板(41)、驱动组件(42)、双轨道(43)和环形槽口(44),所述离子交换板(41)的四角通过驱动组件(42)连接于双轨道(43)上,且离子交换板(41)的边缘处开设有环形槽口(4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硅烷偶联剂制备用气液回收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板(1)、气液回收管(2)、电离组件(3)、离子交换组件(4)和真空系统(5),所述安装板(1)上固定连接有真空系统(5),所述真空系统(5)通过气管(51)连接有气液回收管(2)和电离组件(3),所述安装板(1)侧壁上开设有滑槽(11),并通过滑槽(11)滑动连接有气液回收管(2)和电离组件(3),所述气液回收管(2)和电离组件(3)的中部均安装有离子交换组件(4);
所述气液回收管(2)包括进入管(21)、顶板(22)、底板(23)和排出管(24),所述顶板(22)的上端与进入管(21)相互连通,且顶板(22)的下端设有底板(23),所述底板(23)的上表面上铺设有离子交换组件(4),所述底板(23)的下端与排出管(24)相互连通,所述顶板(22)和底板(23)之间通过气缸组件(26)连接;
所述电离组件(3)包括上盖(31)、等电离发生器(32)、底槽(33)和水管接口(34),所述底槽(33)的侧壁上安装有等电离发生器(32),所述上盖(31)位于底槽(33)的上方,且底槽(33)的上表面上铺设有离子交换组件(4),底槽(33)的侧壁上开设有水管接口(34),所述上盖(31)和底槽(33)之间通过气缸组件(26)连接;
所述离子交换组件(4)包括离子交换板(41)、驱动组件(42)、双轨道(43)和环形槽口(44),所述离子交换板(41)的四角通过驱动组件(42)连接于双轨道(43)上,且离子交换板(41)的边缘处开设有环形槽口(44)。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硅烷偶联剂制备用气液回收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液回收管(2)包括进入管(21)、顶板(22)、底板(23)、排出管(24)和中板(25),顶板(22)的上端与进入管(21)相互连通,且顶板(22)的下端设有底板(23),底板(23)的上表面上铺设有离子交换组件(4),底板(23)的下端与排出管(24)相互连通,顶板(22)和底板(23)的中部安装有中板(25),中板(25)的上表面上铺设有离子交换组件(4),中板(25)通过两个气缸组件(26)分别与顶板(22)和底板(23)连接,两个离子交换组件(4)的离子交换板(41)中填充的物质分别为阳离子交换树脂和阴离子交换树脂。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硅烷偶联剂制备用气液回收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离组件(3)包括上盖(31)、等电离发生器(32)、底槽(33)、水管接口(34)和中槽(35),底槽(33)的侧壁上安装有等电离发生器(32),上盖(31)位于底槽(33)的上方,且底槽(33)的上表面上铺设有离子交换组件(4),底槽(33)的侧壁上开设有水管接口(34),上盖(31)和底槽(3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佳丽邱小魁杨琴陈峰何加勇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硅宝有机硅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