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树玲专利>正文

一种新能源汽车水冷式冷凝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12335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05: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水冷式冷凝器,涉及新能源汽车配件领域,包括安装底座,所述安装底座的正面两侧设有辅助卡槽,所述辅助卡槽之间嵌合有辅助散热扇,所述辅助散热扇的正面外侧平行设有主散热结构,所述主散热结构和安装底座的一侧连接位置设有主转轴,所述主转轴的两端嵌合有转轴封盖,所述主转轴的侧面平行轴线设有限位安装管,增加了辅助散热扇和温度传感器,通过温度传感器和行车电脑之间的数据处理流通,同步驱动主电机和辅助散热扇电机的电机转速,从而实现不同的散热效率,提高新能源汽车的散热效率,保证散热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能源汽车水冷式冷凝器
本技术涉及新能源汽车配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水冷式冷凝器。
技术介绍
根据专利号为CN108709342A,一种新能源汽车水冷式冷凝器,包括冷凝器本体和风机组件,冷凝器本体包括相互套装并固定的外管和内管,内管的内腔形成了冷媒流动通道,内管和外管之间的空间形成了水流动通道,外管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进水接头和出水接头,内管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冷媒入口接头和冷媒出口接头,进水接头和出水接头均与水流动通道连通,所述冷媒入口接头和冷媒出口接头均与冷媒流动通道连通,所述外管的外部设置有导热翅片,风机组件设置于冷凝器本体一侧用于对冷凝器本体吹风或吸风。该水冷式冷凝器利用相互套装的内管和外管来实现介质水与高温冷媒的热交换,从而方便回收高温冷媒中的热量,使新能源汽车中的热能利用更合理达到节能的目的。现有的新能源汽车水冷冷凝器还是采用传统的单风扇进行散热,散热效率较低,而且难以适应部分环境温度较高的情况,散热效率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新能源汽车水冷式冷凝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能源汽车水冷式冷凝器,包括安装底座,所述安装底座的正面两侧设有辅助卡槽,所述辅助卡槽之间嵌合有辅助散热扇,所述辅助散热扇的正面外侧平行设有主散热结构,所述主散热结构和安装底座的一侧连接位置设有主转轴,所述主转轴的两端嵌合有转轴封盖,所述主转轴的侧面平行轴线设有限位安装管。优选的,所述主散热结构和主转轴的连接位置设有转轴支架,且转轴支架和主转轴之间转动连接,转轴支架和主散热结构之间固定连接,所述转轴支架的镜像对称位置设有边缘搭扣,所述边缘搭扣和转轴支架之间的圆孔中部设有主电机,所述主电机的输出轴套接有主散热扇,所述主散热扇的内部平行位置设有散热鳍片。优选的,所述边缘搭扣一侧的支架表面固定嵌合有温度传感器,且温度传感器采用非接触式红外传感器,且温度传感器的探头垂直于散热鳍片的表面。优选的,所述辅助卡槽和辅助散热扇之间采用榫卯连接,为燕尾榫嵌合,所述辅助卡槽和辅助散热扇连接槽的底部焊接有密封底板。优选的,所述转轴封盖和主转轴的连接位置嵌合有橡胶密封圈,且主转轴的内腔采用固体油脂润滑,并且主转轴和转轴支架的连接位置为轴套动密封连接。优选的,所述散热鳍片采用波纹鳍片,且散热鳍片在组合安装的时候,和辅助散热扇之间相互贴合。有益效果本技术中,增加了辅助散热扇和温度传感器,通过温度传感器和行车电脑之间的数据处理流通,同步驱动主电机和辅助散热扇电机的电机转速,从而实现不同的散热效率,提高新能源汽车的散热效率,保证散热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新能源汽车水冷式冷凝器主体结构图;图2为一种新能源汽车水冷式冷凝器的正视图;图3为一种新能源汽车水冷式冷凝器的展开结构图。图例说明:1、安装底座;2、辅助散热扇;3、辅助卡槽;4、主散热结构;41、主电机;42、散热鳍片;43、主散热扇;44、边缘搭扣;45、转轴支架;5、温度传感器;6、转轴封盖;7、主转轴;8、限位安装管。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但下述实施例仅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下面结合附图描述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具体实施例:参照图1-3,一种新能源汽车水冷式冷凝器,包括安装底座1,安装底座1的正面两侧设有辅助卡槽3,辅助卡槽3之间嵌合有辅助散热扇2,辅助卡槽3和辅助散热扇2之间采用榫卯连接,为燕尾榫嵌合,辅助卡槽3和辅助散热扇2连接槽的底部焊接有密封底板,辅助散热扇2的正面外侧平行设有主散热结构4,主散热结构4和主转轴7的连接位置设有转轴支架45,且转轴支架45和主转轴7之间转动连接,转轴支架45和主散热结构4之间固定连接,转轴支架45的镜像对称位置设有边缘搭扣44,边缘搭扣44一侧的支架表面固定嵌合有温度传感器5,且温度传感器5采用非接触式红外传感器,且温度传感器5的探头垂直于散热鳍片42的表面,边缘搭扣44和转轴支架45之间的圆孔中部设有主电机41,主电机41的输出轴套接有主散热扇43,主散热扇43的内部平行位置设有散热鳍片42,散热鳍片42采用波纹鳍片,且散热鳍片42在组合安装的时候,和辅助散热扇2之间相互贴合,主散热结构4和安装底座1的一侧连接位置设有主转轴7,主转轴7的两端嵌合有转轴封盖6,转轴封盖6和主转轴7的连接位置嵌合有橡胶密封圈,且主转轴7的内腔采用固体油脂润滑,并且主转轴7和转轴支架45的连接位置为轴套动密封连接,主转轴7的侧面平行轴线设有限位安装管8。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一种新能源汽车水冷式冷凝器,在作为常用的非过热环境下使用的时候,将辅助散热扇2拆除,直接将主散热结构4安装上,并将整个设备的安装底座1固定安装在车体之中,之后将电路接通,通过驱动主电机41的旋转,带动主散热扇43形成气流,将散热鳍片42表面吸收的热能吹出汽车之外,实现了散热的基础功能,在遇到环境气温较高的时候,打开边缘搭扣44,将整个主散热结构4通过转轴支架45和主转轴7之间的转动,将主散热结构4翻转出来,之后再辅助卡槽3中嵌入辅助散热扇2并将电路接通,之后将主散热结构4翻转回来,并通过边缘搭扣44固定,工作的时候,通过温度传感器5和行车电脑之间的数据处理流通,同步驱动主电机41和辅助散热扇2电机的电机转速,从而实现不同的散热效率,提高新能源汽车的散热效率,保证散热效果。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技术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技术,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能源汽车水冷式冷凝器,包括安装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底座(1)的正面两侧设有辅助卡槽(3),所述辅助卡槽(3)之间嵌合有辅助散热扇(2),所述辅助散热扇(2)的正面外侧平行设有主散热结构(4),所述主散热结构(4)和安装底座(1)的一侧连接位置设有主转轴(7),所述主转轴(7)的两端嵌合有转轴封盖(6),所述主转轴(7)的侧面平行轴线设有限位安装管(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能源汽车水冷式冷凝器,包括安装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底座(1)的正面两侧设有辅助卡槽(3),所述辅助卡槽(3)之间嵌合有辅助散热扇(2),所述辅助散热扇(2)的正面外侧平行设有主散热结构(4),所述主散热结构(4)和安装底座(1)的一侧连接位置设有主转轴(7),所述主转轴(7)的两端嵌合有转轴封盖(6),所述主转轴(7)的侧面平行轴线设有限位安装管(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水冷式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散热结构(4)和主转轴(7)的连接位置设有转轴支架(45),且转轴支架(45)和主转轴(7)之间转动连接,转轴支架(45)和主散热结构(4)之间固定连接,所述转轴支架(45)的镜像对称位置设有边缘搭扣(44),所述边缘搭扣(44)和转轴支架(45)之间的圆孔中部设有主电机(41),所述主电机(41)的输出轴套接有主散热扇(43),所述主散热扇(43)的内部平行位置设有散热鳍片(4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树玲
申请(专利权)人:陈树玲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