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拍照遮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211583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05: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实验拍照遮光装置,包括:遮光盒,遮光盒的中部设有上下贯通的通孔,遮光盒的左侧面、右侧面、前侧面与后侧面分别开设有第一、第二、第三与第四容纳腔;第一、第二、第三与第四容纳腔内分别滑动连接有第一、第二、第三与第四延展板;铰接座,铰接座设有两个,两个铰接座相对固定设于遮光盒底部的左、右两侧或前、后两侧;升降组件,每个铰接座的下侧对应设有一组升降组件,升降组件包括第一与第二支撑杆,第一与第二支撑杆的上端均铰接于对应设置的铰接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遮光盒上设置延展板组件和升降组件,实现遮光面积和遮光高度可调,结构简单,可改善从正上方对琼脂培养皿拍照的成像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实验拍照遮光装置
本技术涉及生物实验器械
,特别涉及一种实验拍照遮光装置。
技术介绍
在生物实验中,琼脂培养皿用于观测和记录微生物的生长情况,不仅可用于了解微生物的各个特征,比如大小、形状、颜色和透明度等,而且可根据微生物的生长情况,反应出生物材料的抗微生物性能。为了便于对琼脂培养皿的培养情况进行记录,需要对其进行拍照、留档,作为发表论文、期刊等的实验数据使用。因此,对琼脂培养皿的成像质量要求较高,需要成像清晰,以及无光圈、无倒影现象。现有的辅助实验拍照的装置大多使用盒体的形式。一种是采用封闭的盒体,遮挡外部光源,利用在盒体内专设的照明灯,对琼脂培养皿的拍照提供光源,但由于需要借助专设的照明灯,结构复杂,适用性低;另一种是采用开放的盒体,盒体的侧面设置多个采光孔,外部光源经采光孔进入盒体内,多个采光孔之间调节繁琐,其不适用于外部光源较暗的环境中使用。此外,盒体限定了琼脂培养皿的拍照高度,实验人员无法根据实际成像需求对其进行调整,而且,盒体的形式在拍照时,需要经常开合盒盖,以将待拍照的琼脂培养皿放置于盒体内,以及将拍照后的琼脂培养皿从盒体内取出,操作繁琐,不便于对琼脂培养皿进行批量拍照处理。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实验拍照遮光装置,结构简单,可改善从正上方对琼脂培养皿拍照的成像质量。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实验拍照遮光装置,包括:遮光盒,所述遮光盒的中部设有上下贯通的通孔,所述遮光盒的左侧面、右侧面、前侧面与后侧面分别开设有第一容纳腔、第二容纳腔、第三容纳腔与第四容纳腔,所述第一容纳腔、所述第二容纳腔、所述第三容纳腔与所述第四容纳腔分别沿所述通孔的外周向设置;延展板组件,所述延展板组件包括第一延展板、第二延展板、第三延展板与第四延展板,所述第一延展板、所述第二延展板、所述第三延展板与所述第四延展板分别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一容纳腔、所述第二容纳腔、所述第三容纳腔与所述第四容纳腔内;铰接座,所述铰接座设有两个,两个所述铰接座相对固定设于所述遮光盒底部的左、右两侧或前、后两侧;升降组件,每个所述铰接座的下侧对应设有一组所述升降组件,所述升降组件包括第一支撑杆与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与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上端均铰接于对应设置的所述铰接座。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实验拍照遮光装置,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通过在遮光盒的中部设置用于摄像头穿过的通孔,并设置可沿遮光盒的前、后、左、右四个方向滑动的延展板组件,延展板组件在四个方向上的遮光面积可调,利用遮光盒与延展板组件协同遮光作用,以用于遮挡待拍照琼脂培养皿上方的直射光源,避免形成倒影和光圈,提高成像质量,设置在遮光盒下侧的升降组件用于支撑固定遮光盒,其利用第一支撑杆与第二支撑杆在铰接座上的转动,便于根据实际需求对拍照高度进行调整。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同组的所述升降组件的所述第一支撑杆和所述第二支撑杆之间设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水平设置,所述伸缩杆的两端分别铰接于所述第一支撑杆与所述第二支撑杆,水平设置的伸缩杆可使得同组的第一支撑杆与第二支撑杆实现高度的同步调节,使得遮光盒在竖直升降过程中,能始终保持水平设置。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遮光盒上设有手机支架,所述手机支架包括基座、托板、第一夹持板与第二夹持板,所述基座固接于所述遮光盒上,所述托板设于所述基座上,所述第一夹持板与所述第二夹持板可滑动地设于所述托板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一夹持板与所述夹持板之间限定出用于夹持手机的夹持空间,手机支架可用于夹持固定手机,便于拍照,当对同一批的琼脂培养皿进行拍照时,可保持手机的拍摄角度一致,减少拍照引起的误差。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延展板、所述第二延展板、所述第三延展板与所述第四延展板的外侧面上均设有把手,把手可便于实验人员分别对第一延展板、第二延展板、第三延展板与第四延展板进行握持拉动。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支撑杆与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下端面均为支撑面,所述支撑面上设有防滑垫,使用时,防滑垫用于防止第一支撑杆与第二支撑杆在桌面上滑动,以保证遮光装置整体的稳定性。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遮光盒以及所述第一延展板、所述第二延展板、所述第三延展板与所述第四延展板由不透光材料制成。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遮光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所示的遮光装置中的延展板组件展开后的俯视图。附图标注:100-遮光盒、110-通孔、200-延展板组件、210-第一延展板、220-第二延展板、230-第三延展板、240-第四延展板、300-铰接座、400-升降组件、410-第一支撑杆、420-第二支撑杆、500-伸缩杆、600-手机支架、610-基座、620-托板、630-第一夹持板、640-第二夹持板、700-把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
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下面参照图1和图2,本技术的实验拍照遮光装置作出如下实施例:如图1和图2所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实验拍照遮光装置,可方便手机对琼脂培养皿进行高资粮的实验照片拍摄,其包括遮光盒100,遮光盒100的中部设有上下贯通的通孔110,该通孔110用于摄像头穿过以拍摄设于遮光盒100下侧的琼脂培养皿。应理解,为了避免通孔110过小,使得通孔110的内壁出现在拍摄范围内,通孔110的直径应大于手机摄像头的直径。遮光盒100的左侧面、右侧面、前侧面与后侧面分别开设有第一容纳腔、第二容纳腔、第三容纳腔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实验拍照遮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遮光盒(100),所述遮光盒(100)的中部设有上下贯通的通孔(110),所述遮光盒(100)的左侧面、右侧面、前侧面与后侧面分别开设有第一容纳腔、第二容纳腔、第三容纳腔与第四容纳腔,所述第一容纳腔、所述第二容纳腔、所述第三容纳腔与所述第四容纳腔分别沿所述通孔(110)的外周向设置;/n延展板组件(200),所述延展板组件(200)包括第一延展板(210)、第二延展板(220)、第三延展板(230)与第四延展板(240),所述第一延展板(210)、所述第二延展板(220)、所述第三延展板(230)与所述第四延展板(240)分别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一容纳腔、所述第二容纳腔、所述第三容纳腔与所述第四容纳腔内;/n铰接座(300),所述铰接座(300)设有两个,两个所述铰接座(300)相对固定设于所述遮光盒(100)底部的左、右两侧或前、后两侧;/n升降组件(400),每个所述铰接座(300)的下侧对应设有一组所述升降组件(400),所述升降组件(400)包括第一支撑杆(410)与第二支撑杆(420),所述第一支撑杆(410)与所述第二支撑杆(420)的上端均铰接于对应设置的所述铰接座(300)。/n...

【技术特征摘要】
1.实验拍照遮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遮光盒(100),所述遮光盒(100)的中部设有上下贯通的通孔(110),所述遮光盒(100)的左侧面、右侧面、前侧面与后侧面分别开设有第一容纳腔、第二容纳腔、第三容纳腔与第四容纳腔,所述第一容纳腔、所述第二容纳腔、所述第三容纳腔与所述第四容纳腔分别沿所述通孔(110)的外周向设置;
延展板组件(200),所述延展板组件(200)包括第一延展板(210)、第二延展板(220)、第三延展板(230)与第四延展板(240),所述第一延展板(210)、所述第二延展板(220)、所述第三延展板(230)与所述第四延展板(240)分别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一容纳腔、所述第二容纳腔、所述第三容纳腔与所述第四容纳腔内;
铰接座(300),所述铰接座(300)设有两个,两个所述铰接座(300)相对固定设于所述遮光盒(100)底部的左、右两侧或前、后两侧;
升降组件(400),每个所述铰接座(300)的下侧对应设有一组所述升降组件(400),所述升降组件(400)包括第一支撑杆(410)与第二支撑杆(420),所述第一支撑杆(410)与所述第二支撑杆(420)的上端均铰接于对应设置的所述铰接座(3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验拍照遮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同组的所述升降组件(400)的所述第一支撑杆(410)和所述第二支撑杆(420)之间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温瑞瑜邬奇凌晓萍梁铮黄佳明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