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导线连接端子及焊接接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10187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05: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导线连接端子,包括端子基片,所述端子基片上设置有用于与用电装置连接的固定部和用于与导线连接的连接部,所述固定部上设置有用于与用电装置装配的装配结构,所述连接部上通过冲压方式形成凸台,所述凸台用于与导线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焊接接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导线连接端子,用于匹配焊接夹具直接进行焊接加工,提高端子的加工精度,避免端子应力集中导致的脆裂和破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导线连接端子及焊接接头
本技术涉及电气领域所用的端子,具体涉及一种使用端子基片制作的导线连接端子,以及使用所述导线连接端子制作的焊接接头。
技术介绍
导线连接端子是为了方便连接导线与用电装置的连接件。目前,通用的焊接端子一般使用实心柱状结构进行焊接,端子体积较大,比较浪费材料。而且目前使用的焊接端子是先热锻冲压后机加工艺,加工成本很高。此外,还存在以下缺陷:1)用于焊接的接线端子的加工精度只能达到±0.4mm,无法满足焊接设备夹具的精度要求以及后续装车时的装配需求;2)在热锻过程中焊接端子的坯料需要加热至700℃-850℃,焊接端子表面氧化比较严重,会降低后续焊接端子制作的焊接接头的力学性能和电学性能;3)加热后回火的过程中,若当温度不均匀时,会造成焊接端子脆裂,后续加工安装中会出现焊接端子破损的情况,影响焊接端子的装配,严重时会造成焊接端子脱落或短路,导致发热引起燃烧事故。因此,电气领域急需一种重量轻、加工工艺简单和成本较低的导线连接端子,以及使用所述导线连接端子制作的焊接接头。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导线连接端子,用于匹配焊接夹具直接进行焊接加工,提高端子的加工精度,避免应力集中导致的脆裂和破损。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内容具体如下:一种新型导线连接端子,包括端子基片,所述端子基片上设置有用于与用电装置连接的固定部和用于与导线连接的连接部,所述固定部上设置有用于与用电装置装配的装配结构,所述连接部上通过冲压方式形成凸台,所述凸台用于与导线相连接。作为进一步的方案,本技术所述的固定部或/和连接部表面设置有镀层。作为进一步的方案,本技术所述的镀层厚度为0.01μm-1000μm。作为进一步的方案,本技术所述的端子基片为平面度不超过±85mm的铜板。作为进一步的方案,本技术所述的凸台的横截面为圆形或椭圆形或多边形或异形。作为进一步的方案,本技术所述的装配结构为安装孔,所述安装孔是在固定部通过冲压成型的通孔。作为进一步的方案,本技术所述的安装孔为圆形孔或椭圆形孔或腰形孔或长圆形孔或多边形或异形。作为进一步的方案,本技术所述的装配结构为设置在固定部上的安装柱。作为进一步的方案,本技术所述的安装柱的横截面为圆形或椭圆形或多边形或方形或异形。作为进一步的方案,本技术所述的安装柱为螺纹柱。作为进一步的方案,本技术所述的安装柱通过摩擦焊接或电阻焊接或超声波焊接或电磁焊接或压力扩散焊接或弧焊或铆接与所述固定部连接。作为进一步的方案,本技术所述的固定部和连接部之间的夹角大于0°,小于等于270°。一种焊接接头,包括本技术所述的新型导线连接端子和导线,所述导线与所述新型导线连接端子上的凸台焊接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技术所述的新型导线连接端子使用端子基片制作,相比传统实心端子,结构简单,使用的材料只有实心端子的三分之一左右。并且加工工时大幅度减少,能够极大的提高端子生产效率。2.与热锻工艺加工的端子,产品尺寸精度只能达到±0.4mm相比,本技术所述的新型导线连接端子提高了端子加工精度,尺寸精度可达到±0.03mm。提高了焊接接头的产品质量,减少了焊接接头的报废率。3.本技术所述的端子基片为平面度不超过±85mm的铜板,可以有效的保证端子在生产过程中的加工精度,避免传统实心端子由于平面度超差导致的安装变形的问题。4.本技术所述的新型导线连接端子,所述的固定部或/和连接部表面设置有厚度为0.01μm-1000μm的镀层,可以有效的防止端子氧化,延长端子的使用寿命。5.本技术所述的新型导线连接端子中的凸台和装配结构通过冲压成型,所述安装柱可以通过铆压或焊接成型,端子没有热处理效应,不会出现应力集中情况,使用中无脆裂和破损的状况。6.本技术所述的凸台的横截面为圆形或椭圆形或多边形或异形。可以适合匹配相应横截面形状的导线,方便焊接接头的制作。7.本技术所述的装配结构为安装孔或安装柱或螺纹柱,并且设置成各种截面形状,能够和与各种样式的用电装置进行匹配,为接头设计人员提供多样的选择。8.本技术所述的固定部和连接部之间的夹角大于0°,小于等于270°,能够方便与不同角度的用电装置进行连接,保证导线在焊接接头装配时不会出现大角度弯曲,从而防止导线应力过大导致的断裂。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导线连接端子正面视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1所述的导线连接端子侧面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2所述的导线连接端子侧面视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3所述的导线连接端子侧面视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3所述的导线连接端子侧面视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4所述的焊接接头侧面视图。其中,各附图标记为:1、端子基片;11、安装孔;12、安装柱;13、凸台;2、导线。具体实施方式为更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为达成预定技术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下:实施例1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所述的新型导线连接端子,包括端子基片1,所述端子基片1上设置有用于与用电装置连接的固定部和用于与导线2连接的连接部,所述固定部上设置有用于与用电装置装配的装配结构,所述连接部上通过冲压方式形成凸台13,所述凸台13用于与导线2相连接。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实施例1中,本技术所述的固定部或/和连接部表面设置有镀层。在固定部或/和连接部表面设置有镀层,可以防止端子表面因使用长期接触空气和水分受到腐蚀造成端子失效。镀层可以设置在固定部或/和连接部全部表面,也可以是端子使用时可能会裸露在外的部分表面。由于镀层厚度影响端子的电学性能和力学性能,为了保证端子的电学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同时又能对端子表面起到防腐蚀的作用,在上述实施例1的基础上,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方案,本技术所述的镀层厚度为0.01mm-1000μm。专利技术人为了解镀层的厚度对导线连接端子性能的影响,使用相同厚度、材质的端子基片制成的新型导线连接端子,并在所述的固定部或/和连接部表面设置上不同厚度的镀层,使用相同的导线,制作焊接接头,经过48小时盐雾实验后,做了一系列力学和电学测试。如表4所示:表4不同防腐蚀保护层厚度对电气接头性能的影响从上表可知,在经过48小时的盐雾实验后,镀层的厚度小于0.01μm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导线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包括端子基片,所述端子基片上设置有用于与用电装置连接的固定部和用于与导线连接的连接部,所述固定部上设置有用于与用电装置装配的装配结构,所述连接部上通过冲压方式形成凸台,所述凸台用于与导线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导线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包括端子基片,所述端子基片上设置有用于与用电装置连接的固定部和用于与导线连接的连接部,所述固定部上设置有用于与用电装置装配的装配结构,所述连接部上通过冲压方式形成凸台,所述凸台用于与导线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导线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或/和连接部表面设置有镀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导线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镀层厚度为0.01μm-1000μ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导线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基片为平面度不超过±85mm的铜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导线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台的横截面为圆形或椭圆形或多边形或异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导线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结构为安装孔,所述安装孔是在固定部通过冲压成型的通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型导线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超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省中赢高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