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感器的线圈架结构及开口式互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09623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05:06
互感器的线圈架结构及开口式互感器。主要解决现在线圈架在安装时安装部附近的线圈容易与互感器壳体发生干涉,安装不便的问题。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的周向外壁上第一限位部(3)和第二限位部(4),所述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相对面之间形成用于线圈(92)缠绕的缠绕部(5);所述架体的周向外壁上还设有用于安装于互感器壳体(9)内的安装部(6),所述安装部设于所述缠绕部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互感器的线圈架结构及开口式互感器,通过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之间的缠绕部来缠绕线圈,而后通过设置在缠绕部外的安装部来安装线圈架到互感器壳体,不易干涉,安装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互感器的线圈架结构及开口式互感器
本技术属于互感器
,特别涉及互感器的线圈架结构及开口式互感器。
技术介绍
常规开口式的线圈架从整体上可分为整体式和分体式。整体式结构通常为“一”字型,即在线圈架上形成放置铁芯的中空型腔,在线圈架的两边形成安装挡板,用于与互感器壳体内的固定部配合,还可以对缠绕在线圈架上漆包线起限位作用。分体式的线圈架可为“一”字型,亦可为C型。分体式线圈架分为左、右半骨架,左、右半骨架组合后形成放置铁芯的中空型腔,分体式线圈架的两边亦有用于自身与互感器壳体固定的安装挡板。但目前线圈架的绕线一般都通过自动化设备完成,将漆包线缠绕在线圈架的安装挡板之间,当安装挡板与互感器壳体配合时,安装挡板附近的线圈容易与互感器壳体发生干涉,使安装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
技术介绍
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互感器的线圈架结构及开口式互感器,主要解决现在线圈架在安装时安装部附近的线圈容易与互感器壳体发生干涉,安装不便的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互感器的线圈架结构,包括架体,所述架体内设有用于铁芯装入的容纳槽,所述架体的周向外壁上设有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相对面之间形成用于线圈缠绕的缠绕部;所述架体的周向外壁上还设有用于安装于互感器壳体内的安装部,所述安装部设于所述缠绕部外侧。所述架体前后两端均设有所述安装部。所述安装部为凸出于所述架体表面的安装板,所述互感器壳体上设有与所述安装板插接配合的安装槽。所述第一限位部为凸出于所述架体表面的挡板。所述第二限位部与所述第一限位部的结构相同。所述架体的横截面为矩形。所述架体包括第一面、第二面、第三面和第四面,所述第一面、第二面、第三面和第四面上均设有所述安装部,所述第一面、第二面和第三面上均设有所述第一限位部,所述第一面、第二面和第三面上均设有所述第二限位部。所述架体包括第一面、第二面、第三面和第四面,所述第一面、第二面、第三面和第四面上均设有所述安装部,所述第一面、第二面、第三面和第四面上均设有所述第一限位部,所述第一面、第二面、第三面和第四面上均设有所述第二限位部。所述架体包括第一面、第二面、第三面和第四面,所述第一面、第二面、第三面上均设有所述安装部,所述第一面、第二面和第三面上均设有所述第一限位部,所述第一面、第二面和第三面上均设有所述第二限位部。所述缠绕部外壁设有保护层,所述保护层由软性材质制成。所述保护层为胶带。所述架体包括可开合连接的第一架体和第二架体,所述第一架体和第二架体之间形成所述容纳槽。所述第一架体和所述第二架体上均设有所述安装部。所述第一架体和第二架体镜像设置。一种开口式互感器,包括如上述的互感器的线圈架结构。本技术提供互感器的线圈架结构及开口式互感器,通过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之间的缠绕部来缠绕线圈,而后通过设置在缠绕部外的安装部来安装线圈架到互感器壳体,不易干涉,安装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另一个角度的立体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俯视示意图。图4为图3中A-A的剖视示意图。图5为图3中B-B的剖视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第二个实施例的剖视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第三个实施例的剖视示意图。图8为技术一个实施例安装于互感器壳体内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图8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图10为设有本线圈结构的开口式互感器的立体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9所示,互感器的线圈架结构,包括架体1,所述架体内设有用于铁芯装入的容纳槽2,所述架体的周向外壁上设有第一限位部3和第二限位部4,所述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相对面之间形成用于线圈92缠绕的缠绕部5;所述架体的周向外壁上还设有用于安装于互感器壳体9内的安装部6,所述安装部设于所述缠绕部外侧。该线圈架可以为分体式的结构也可以为一体式的结构,其形状可以为“一”字型或者C型,该安装部可以为凸块、凸板、凹槽等,当然,在互感器壳体内要适配的与安装部设有配合的结构,比如安装部位凸块或者凸板时,该互感器壳体内应当设置凹槽,当安装部为凹槽时,该互感器壳体内应当设置凸块,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能掌握的设计,另外,该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可以为挡板或者挡块的结构,使线圈不会与安装部接触,以防止干涉影响安装。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9所示,所述架体前后两端均设有所述安装部。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9所示,所述安装部为凸出于所述架体表面的安装板,所述互感器壳体上设有与所述安装板插接配合的安装槽91。此处的安装部采用的安装板式的安装结构,结构简单,便于装配。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9所示,所述第一限位部为凸出于所述架体表面的挡板。作为优选,此处采用的是挡板的结构,限位效果更好。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9所示,所述第二限位部与所述第一限位部的结构相同。便于加工。在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所述架体的横截面为矩形。当然也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设计成圆形等其他形状。实施例一,包括架体1,所述架体内设有用于铁芯装入的容纳槽2,所述架体的周向外壁上第一限位部3和第二限位部4,所述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相对面之间形成用于线圈92缠绕的缠绕部5;所述架体的周向外壁上还设有用于安装于互感器壳体9内的安装部6,所述安装部设于所述缠绕部外侧,所述架体包括第一面101、第二面102、第三面103和第四面104,所述第一面、第二面、第三面上均设有所述安装部,所述第一面、第二面和第三面上均设有所述第一限位部,所述第一面、第二面和第三面上均设有所述第二限位部。实施例二,包括架体1,所述架体内设有用于铁芯装入的容纳槽2,所述架体的周向外壁上第一限位部3和第二限位部4,所述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相对面之间形成用于线圈92缠绕的缠绕部5;所述架体的周向外壁上还设有用于安装于互感器壳体9内的安装部6,所述安装部设于所述缠绕部外侧,所述架体包括第一面101、第二面102、第三面103和第四面104,所述第一面、第二面、第三面和第四面上均设有所述安装部,所述第一面、第二面、第三面和第四面上均设有所述第一限位部,所述第一面、第二面、第三面和第四面上均设有所述第二限位部。实施例三,包括架体1,所述架体内设有用于铁芯装入的容纳槽2,所述架体的周向外壁上第一限位部3和第二限位部4,所述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相对面之间形成用于线圈92缠绕的缠绕部5;所述架体的周向外壁上还设有用于安装于互感器壳体9内的安装部6,所述安装部设于所述缠绕部外侧,所述架体包括第一面101、第二面102、第三面103和第四面104,所述第一面、第二面、第三面和第四面上均设有所述安装部,所述第一面、第二面和第三面上均设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互感器的线圈架结构,包括架体(1),所述架体内设有用于铁芯装入的容纳槽(2),其特征在于:/n所述架体的周向外壁上设有第一限位部(3)和第二限位部(4),所述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相对面之间形成用于线圈(92)缠绕的缠绕部(5);/n所述架体的周向外壁上还设有用于安装于互感器壳体(9)内的安装部(6),所述安装部设于所述缠绕部外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互感器的线圈架结构,包括架体(1),所述架体内设有用于铁芯装入的容纳槽(2),其特征在于:
所述架体的周向外壁上设有第一限位部(3)和第二限位部(4),所述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相对面之间形成用于线圈(92)缠绕的缠绕部(5);
所述架体的周向外壁上还设有用于安装于互感器壳体(9)内的安装部(6),所述安装部设于所述缠绕部外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互感器的线圈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前后两端均设有所述安装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互感器的线圈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为凸出于所述架体表面的安装板,所述互感器壳体上设有与所述安装板插接配合的安装槽(91)。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互感器的线圈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部为凸出于所述架体表面的挡板。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互感器的线圈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限位部与所述第一限位部的结构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互感器的线圈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的横截面为矩形。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互感器的线圈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包括第一面(101)、第二面(102)、第三面(103)和第四面(104),所述第一面、第二面、第三面和第四面上均设有所述安装部,所述第一面、第二面和第三面上均设有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旭达陶学杰黄艇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宏凯吉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