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屏蔽结构的开口式互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09633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05:06
具有屏蔽结构的开口式互感器。主要解决现在互感器的屏蔽结构为一个闭环回路,容易会产生短路电流,导致无法测量准确数据的问题。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罩包括屏蔽组件(5)和第一屏蔽层(51),所述第一屏蔽层与所述屏蔽组件的之间设有间隙(6)。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具有屏蔽结构的开口式互感器,其屏蔽罩包括屏蔽组件和第一屏蔽层,第一屏蔽层与屏蔽组件的之间设有间隙,以防止屏蔽回路构成闭环,从而不会产生短路电流,该结构不但具有良好的屏蔽效果而且能够让测量的数据更加准确,而且还具有装配简便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屏蔽结构的开口式互感器
本技术属于互感器
,特别涉及具有屏蔽结构的开口式互感器。
技术介绍
开口式电流互感器主要应用于配电系统改造项目,安装方便,无须拆一次母线,亦可带电操作,不影响客户正常用电,为用户改造项目节省人力、物力、财力,提高效率。该系列电流互感器可与继电器保护、测量以及计量装置配套使用。专利号CN110211787A公开了一种开启式剩余电流互感器及加工工艺,通过在磁芯组件四周的上屏蔽、下屏蔽、内屏蔽和外屏蔽构成一个方框结构,这种方式增强了开口式剩余电流互感器的平衡特性而且生产率高。但上屏蔽、下屏蔽、内屏蔽和外屏蔽构成闭环回路后,相当于一匝线圈,由电磁效应原理可知,在此闭环回路中容易会产生短路电流,导致无法测量准确的数据。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
技术介绍
的不足,本技术提供具有屏蔽结构的开口式互感器,主要解决现在互感器的屏蔽结构为一个闭环回路,容易会产生短路电流,导致无法测量准确的数据的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具有屏蔽结构的开口式互感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磁芯组件和屏蔽罩,所述屏蔽罩围绕所述磁芯组件设置,所述屏蔽罩包括屏蔽组件和第一屏蔽层,所述第一屏蔽层与所述屏蔽组件的之间设有间隙。所述屏蔽组件包括第二屏蔽层,所述第二屏蔽层两侧分别设有第三屏蔽层和第四屏蔽层,所述第二屏蔽层、第三屏蔽层和第四屏蔽层围拢形成用于所述磁芯组件放入的容纳槽。所述第二屏蔽层、第三屏蔽层和第四屏蔽层可拆卸连接或者对应固定于壳体内。还包括凸齿,所述凸齿一端与所述第二屏蔽层接触,所述凸齿另一端与所述第三屏蔽层接触。所述凸齿设于所述第三屏蔽层上。所述第二屏蔽层外壁两侧均设有缺口,所述凸齿部分设于所述缺口处且与所述缺口内壁接触。所述第一屏蔽层设于所述容纳槽外侧且其面积足以覆盖所述容纳槽。还包括绝缘材质制成的垫片,所述垫片一侧与所述磁芯组件外壁接触,另一侧与所述第一屏蔽层底部接触。所述第一屏蔽层包括第一上屏蔽层和第一下屏蔽层,所述第一上屏蔽层和第一下屏蔽层相互隔离。所述第二屏蔽层包括第二上屏蔽层和第二下屏蔽层,所述第二上屏蔽层与所述第二下屏蔽层相接触。所述第二屏蔽层包括第二上屏蔽层和第二下屏蔽层,所述第二上屏蔽层与所述第二下屏蔽层相隔离。所述第三屏蔽层包括第三上屏蔽层和第三下屏蔽层,所述第三上屏蔽层和所述第三下屏蔽层首尾相连。所述第三上屏蔽层通过紧固件安装于所述壳体内壁。所述第四屏蔽层与所述第三屏蔽层镜像设置。所述第一屏蔽层、第二屏蔽层、第三屏蔽层和第四屏蔽层均至少由两片屏蔽片叠加而成。所述第一屏蔽层、第二屏蔽层、第三屏蔽层和第四屏蔽层均由四片屏蔽片叠加而成。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提供具有屏蔽结构的开口式互感器,其屏蔽罩包括屏蔽组件和第一屏蔽层,第一屏蔽层与屏蔽组件的之间设有间隙,以防止屏蔽回路构成闭环,从而不会产生短路电流,该结构不但具有良好的屏蔽效果而且能够让测量的数据更加准确,而且还具有装配简便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爆炸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局部侧视示意图。图3为图2中A-A的剖视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局部立体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局部立体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局部立体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第二个实施例的局部立体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所示,具有屏蔽结构的开口式互感器,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内设有磁芯组件2和屏蔽罩3,所述屏蔽罩围绕所述磁芯组件设置,所述屏蔽罩包括屏蔽组件5和第一屏蔽层51,所述第一屏蔽层与所述屏蔽组件的之间设有间隙6。磁芯组件可以为磁芯、线圈架及线圈架外缠绕的线圈等,该屏蔽组件的各个零部件可以为互相连接,也可以为存在间隙,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设置。本技术提供具有屏蔽结构的开口式互感器,其屏蔽罩包括屏蔽组件和第一屏蔽层,第一屏蔽层与屏蔽组件的之间设有间隙,以防止屏蔽回路构成闭环,从而不会产生短路电流,该结构不但具有良好的屏蔽效果而且能够让测量的数据更加准确,而且还具有装配简便的优点。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屏蔽组件包括第二屏蔽层52,所述第二屏蔽层两侧分别设有第三屏蔽层53和第四屏蔽层54,所述第二屏蔽层52、第三屏蔽层53和第四屏蔽层54围拢形成用于所述磁芯组件放入的容纳槽50。在该实施例中,该屏蔽组件包括第二屏蔽层、第三屏蔽层和第三屏蔽层,这三个屏蔽层可以分隔设置,磁芯组件设置在容纳槽内。在本实施例中,如图所示,所述第二屏蔽层52、第三屏蔽层53和第四屏蔽层54可拆卸连接或者对应固定于壳体内。该第三屏蔽层53和第四屏蔽层可以通过螺钉连接或者卡接或者焊接等方式连接或者分隔设置,通过限位件或者连接件设置在壳体内。在本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还包括凸齿55,所述凸齿一端与所述第二屏蔽层接触,所述凸齿另一端与所述第三屏蔽层接触。使第二屏蔽层和第三屏蔽层可以更好的接触,合理分配屏蔽的面积和隔离面积。在本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所述凸齿设于所述第三屏蔽层上。在本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所述第二屏蔽层外壁两侧均设有缺口520,所述凸齿部分设于所述缺口处且与所述缺口内壁接触。整体结构紧凑。在本实施例中,如图所示,所述第一屏蔽层设于所述容纳槽外侧且其面积足以覆盖所述容纳槽。增加屏蔽效果。在本实施例中,如图所示,还包括绝缘材质制成的垫片21,所述垫片21一侧与所述磁芯组件外壁接触,另一侧与所述第一屏蔽层底部接触。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6所示,所述第一屏蔽层包括第一上屏蔽层511和第一下屏蔽层512,所述第一上屏蔽层和第一下屏蔽层相互隔离。在本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所述第二屏蔽层包括第二上屏蔽层521和第二下屏蔽层522,所述第二上屏蔽层与所述第二下屏蔽层相接触。可以更好的屏蔽外界电磁的干扰。在本实施例中,如图所示,所述第二屏蔽层包括第二上屏蔽层521和第二下屏蔽层522,所述第二上屏蔽层与所述第二下屏蔽层相隔离。在本实施例中,如图所示,所述第三屏蔽层包括第三上屏蔽层531和第三下屏蔽层532,所述第三上屏蔽层和所述第三下屏蔽层首尾相连。可以更好的屏蔽外界电磁的干扰。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第三上屏蔽层通过紧固件7安装于所述壳体内壁。安装稳固,第三上屏蔽层上设有通孔,该紧固件的螺杆穿过通孔与壳体内壁螺纹连接,拆装方便。在本实施例中,如图所示,所述第四屏蔽层与所述第三屏蔽层镜像设置。在本实施例中,如图所示,所述第一屏蔽层、第二屏蔽层、第三屏蔽层和第四屏蔽层均至少由两片屏蔽片叠加而成。采用多片叠加的方式,一方面便于安装,另一方面可以调整屏蔽层的厚度,通过层层屏蔽后干扰信号被逐渐衰减,屏蔽效果更好。该屏蔽片可以为硅矽钢等。在本实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具有屏蔽结构的开口式互感器,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内设有磁芯组件(2)和屏蔽罩(3),所述屏蔽罩围绕所述磁芯组件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罩包括屏蔽组件(5)和第一屏蔽层(51),所述第一屏蔽层与所述屏蔽组件的之间设有间隙(6)。/n

【技术特征摘要】
1.具有屏蔽结构的开口式互感器,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内设有磁芯组件(2)和屏蔽罩(3),所述屏蔽罩围绕所述磁芯组件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罩包括屏蔽组件(5)和第一屏蔽层(51),所述第一屏蔽层与所述屏蔽组件的之间设有间隙(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屏蔽结构的开口式互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组件包括第二屏蔽层(52),所述第二屏蔽层两侧分别设有第三屏蔽层(53)和第四屏蔽层(54),所述第二屏蔽层(52)、第三屏蔽层(53)和第四屏蔽层(54)围拢形成用于所述磁芯组件放入的容纳槽(5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屏蔽结构的开口式互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屏蔽层(52)、第三屏蔽层(53)和第四屏蔽层(54)可拆卸连接或者对应固定于壳体内。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具有屏蔽结构的开口式互感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凸齿(55),所述凸齿一端与所述第二屏蔽层接触,所述凸齿另一端与所述第三屏蔽层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屏蔽结构的开口式互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凸齿设于所述第三屏蔽层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屏蔽结构的开口式互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屏蔽层外壁两侧均设有缺口(520),所述凸齿部分设于所述缺口处且与所述缺口内壁接触。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屏蔽结构的开口式互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屏蔽层设于所述容纳槽外侧且其面积足以覆盖所述容纳槽。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屏蔽结构的开口式互感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绝缘材质制成的垫片(21),所述垫片(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旭达陶学杰黄艇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宏凯吉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