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水型电位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09539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05: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防水型电位器,包括电位器,所述电位器包括外壳、轴套、轴芯、阻力模块、转动盘、转动输出模块;所述阻力模块包括上挡板、片状扭簧、下垫板;所述转动盘上端中部设有第二条形孔,所述第二条形孔内侧两端还设有若干弧形凸起;所述转动输出模块包括滑动电阻片、底座、第一碳膜、第二碳膜、第一导电脚、第二导电脚;所述轴芯上设有第一环形槽,所述第一环形槽内套设有O型密封环,所述轴套与外壳的交接处、所述底座与所述外壳交接处均填充有防水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电位器,整体密封性好,防水性能优异,并且在轴芯上增加了阻力模块,加大了转动盘转动的扭矩,使轴芯转动停止时定位准确,保证了输出信号的准确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水型电位器
本技术涉及电位器
,具体涉及一种防水型电位器。
技术介绍
电位器是可变电阻器的一种,通常电位器的电阻体有两个固定端,通过手动调节转轴或滑柄,改变动触点在电阻体上的位置,则改变了动触点与任一个固定端之间的电阻值,从而改变了电压与电流的大小。现有技术的电位器,转动扭矩小,轴芯转动停止时容易发生晃动,影响输出信号的准确性,并且整体的密封性差,防水性能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以上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防水型电位器,整体密封性好,防水性能优异,并且在轴芯上增加了阻力模块,加大了转动盘转动的扭矩,使轴芯转动停止时定位准确,保证了输出信号的准确性。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解决:一种防水型电位器,包括电位器,所述电位器包括外壳、设置在所述外壳上端开口的轴套、套设在所述轴套内侧的轴芯、套设在所述轴芯上的阻力模块、连接在所述轴芯底部的转动盘、设置在所述外壳下端开口的转动输出模块;所述阻力模块包括套设在所述轴芯外侧的上挡板、片状扭簧、下垫板,所述上挡板中部设有一个供所述轴芯穿过的圆孔,所述片状扭簧中部设有一个供所述轴芯穿过的避让孔,所述下垫板中部设有一个与所述轴芯相配合的第一条形孔;所述轴芯下端连接有安装部,所述转动盘上端中部设有供所述安装部插入的第二条形孔,所述第二条形孔内侧两端还设有若干弧形凸起;所述转动输出模块包括固定在所述转动盘下端的滑动电阻片、固定在所述外壳下端内侧的底座、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端面的第一碳膜、第二碳膜、连接在所述第一碳膜两端下侧的第一导电脚、连接在所述第二碳膜下端的第二导电脚;所述轴芯上设有第一环形槽,所述第一环形槽内套设有O型密封环,所述轴套与所述外壳的交接处、所述底座与所述外壳交接处均填充有防水胶。具体的,所述外壳上端开口内侧设有若干内齿槽,所述轴套外侧面设有若干与所述内齿槽相配合的外齿条。具体的,所述滑动电阻片上设有第一接触部和第二接触部,所述第一接触部与所述第一碳膜上端面滑动接触,所述第二接触部与所述第二碳膜上端面滑动接触。具体的,所述转动盘上端边缘设有一个定位柱,所述下垫板边缘设有一个供所述定位柱插入的定位槽。具体的,所述轴芯上还设有第二环形槽,所述第一环形槽、第二环形槽内侧的空隙位置均填充有润滑油。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第一、本技术的电位器,整体密封性好,防水性能优异,并且在轴芯上增加了阻力模块,加大了转动盘转动的扭矩,使轴芯转动停止时定位准确,保证了输出信号的准确性;第二、在轴芯下端连接有安装部,转动盘上端中部设有供安装部插入的第二条形孔,安装部以插接的方式与转动盘组装,容易装配,装配后能够防止轴芯偏位,并且在条形孔内侧两端还设有若干弧形凸起,安装时弧形凸起之间的间隙起到泄压作用,能够使安装部更容易插入第二条形孔中,提高装配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防水型电位器的主视图。图2为图1中A-A面的剖面图。图3为本技术的一种防水型电位器的爆炸图。图4为本技术中外壳、轴套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中转动盘的俯视图。图6为本技术中转动盘、滑动电阻片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为:外壳1、内齿槽11、轴套2、外齿条21、轴芯3、安装部31、第一环形槽32、第二环形槽33、阻力模块4、上挡板41、片状扭簧42、下垫板43、转动盘5、第二条形孔51、弧形凸起52、定位柱53、转动输出模块6、滑动电阻片61、第一接触部611、第二接触部612、底座62、第一碳膜63、第二碳膜64、第一导电脚65、第二导电脚66、O型密封环7。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参照图1-6所示:一种防水型电位器,包括电位器,电位器包括外壳1、设置在外壳1上端开口的轴套2、套设在轴套2内侧的轴芯3、套设在轴芯3上的阻力模块4、连接在轴芯3底部的转动盘5、设置在外壳1下端开口的转动输出模块6。阻力模块4包括套设在轴芯3外侧的上挡板41、片状扭簧42、下垫板43,上挡板41中部设有一个供轴芯3穿过的圆孔,片状扭簧42中部设有一个供轴芯3穿过的避让孔,下垫板43中部设有一个与轴芯3相配合的第一条形孔,轴芯3在转动时,能够带动下垫板43、转动盘5沿轴芯3方向旋转,而由于片状扭簧42夹设于上挡板41与下垫板43之间,在片状扭簧42的弹性作用下,使得下垫板43在转动时具有一定的转动阻力,即加大了轴芯3的转动扭矩,使轴芯3转动停止时定位准确,保证了输出信号的准确性,另外由于片状扭簧42结构的特殊性,使得片状扭簧42再沿轴芯3方向具有一定的弹性,因此能够提高轴芯3的抗压缓冲能力。轴芯3下端连接有安装部31,转动盘5上端中部设有供安装部31插入的第二条形孔51,安装部31以插接的方式与转动盘5组装,容易装配,装配后能够防止轴芯3偏位,并且在第二条形孔51内侧两端还设有若干弧形凸起52,安装时弧形凸起52之间的间隙起到泄压作用,能够使安装部31更容易插入第二条形孔51中,提高装配效率。转动输出模块6包括固定在转动盘5下端的滑动电阻片61、固定在外壳1下端内侧的底座62、设置在底座62上端面的第一碳膜63、第二碳膜64、连接在第一碳膜63两端下侧的第一导电脚65、连接在第二碳膜64下端的第二导电脚66,滑动电阻片61上设有第一接触部611和第二接触部612,第一接触部611与第一碳膜63上端面滑动接触,第二接触部612与第二碳膜64上端面滑动接触,本实施例的电位器的电流或电压输出原理与常规的电位器相似,本实施例是通过轴芯3的转动带动滑动电阻片61转动,利用滑动电阻片61上的第一接触部611、第二接触部612与第一碳膜63、第二碳膜64接触位置的不同,通过改变两者的接触位置而改变输出电阻,从而改变了输出电压与电流的大小。为了提升轴芯3与轴套2之间的密闭性,从而提升电位器整体的防水性能,在轴芯3上设有第一环形槽32,第一环形槽32内套设有O型密封环7,轴套2与外壳1的交接处、底座62与外壳1交接处均填充有防水胶。优选的,为了方便装配以及提高外壳1与轴套2的两者配合度,外壳1上端开口内侧设有若干内齿槽11,轴套2外侧面设有若干与内齿槽11相配合的外齿条21。优选的,转动盘5上端边缘设有一个定位柱53,下垫板43边缘设有一个供定位柱53插入的定位槽,通过定位柱53与定位槽的配合,使得转动盘5与下垫板43能够同步转动,并且将下垫板43的转动扭矩传递到转动盘5上。优选的,为了进一步提升轴芯3与轴套2之间的密闭性,轴芯3上还设有第二环形槽33,第一环形槽32、第二环形槽33内侧的空隙位置均填充有润滑油。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技术的1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技术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水型电位器,包括电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位器包括外壳(1)、设置在所述外壳(1)上端开口的轴套(2)、套设在所述轴套(2)内侧的轴芯(3)、套设在所述轴芯(3)上的阻力模块(4)、连接在所述轴芯(3)底部的转动盘(5)、设置在所述外壳(1)下端开口的转动输出模块(6);/n所述阻力模块(4)包括套设在所述轴芯(3)外侧的上挡板(41)、片状扭簧(42)、下垫板(43),所述上挡板(41)中部设有一个供所述轴芯(3)穿过的圆孔,所述片状扭簧(42)中部设有一个供所述轴芯(3)穿过的避让孔,所述下垫板(43)中部设有一个与所述轴芯(3)相配合的第一条形孔;/n所述轴芯(3)下端连接有安装部(31),所述转动盘(5)上端中部设有供所述安装部(31)插入的第二条形孔(51),所述第二条形孔(51)内侧两端还设有若干弧形凸起(52);/n所述转动输出模块(6)包括固定在所述转动盘(5)下端的滑动电阻片(61)、固定在所述外壳(1)下端内侧的底座(62)、设置在所述底座(62)上端面的第一碳膜(63)、第二碳膜(64)、连接在所述第一碳膜(63)两端下侧的第一导电脚(65)、连接在所述第二碳膜(64)下端的第二导电脚(66);/n所述轴芯(3)上设有第一环形槽(32),所述第一环形槽(32)内套设有O型密封环(7),所述轴套(2)与所述外壳(1)的交接处、所述底座(62)与所述外壳(1)交接处均填充有防水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水型电位器,包括电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位器包括外壳(1)、设置在所述外壳(1)上端开口的轴套(2)、套设在所述轴套(2)内侧的轴芯(3)、套设在所述轴芯(3)上的阻力模块(4)、连接在所述轴芯(3)底部的转动盘(5)、设置在所述外壳(1)下端开口的转动输出模块(6);
所述阻力模块(4)包括套设在所述轴芯(3)外侧的上挡板(41)、片状扭簧(42)、下垫板(43),所述上挡板(41)中部设有一个供所述轴芯(3)穿过的圆孔,所述片状扭簧(42)中部设有一个供所述轴芯(3)穿过的避让孔,所述下垫板(43)中部设有一个与所述轴芯(3)相配合的第一条形孔;
所述轴芯(3)下端连接有安装部(31),所述转动盘(5)上端中部设有供所述安装部(31)插入的第二条形孔(51),所述第二条形孔(51)内侧两端还设有若干弧形凸起(52);
所述转动输出模块(6)包括固定在所述转动盘(5)下端的滑动电阻片(61)、固定在所述外壳(1)下端内侧的底座(62)、设置在所述底座(62)上端面的第一碳膜(63)、第二碳膜(64)、连接在所述第一碳膜(63)两端下侧的第一导电脚(65)、连接在所述第二碳膜(64)下端的第二导电脚(6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晟睿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福哥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