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柔性多芯防水耐油耐高低温电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09439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05: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柔性多芯防水耐油耐高低温电缆,包括若干扭绞在一起的绝缘线芯、阻水填充物、阻水带、铝塑复合带、丁腈聚氯乙烯护套和聚四氟乙烯涂层;所述阻水带、铝塑复合带、丁腈聚氯乙烯护套和聚四氟乙烯涂层由内到外依次包裹于所述若干绝缘线芯外;所述阻水填充物填充于绝缘线芯与阻水带之间的间隙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电缆在具有更好的防水性能的同时,还具有较好的柔性以及耐油和耐高低温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柔性多芯防水耐油耐高低温电缆
本技术涉及电缆
,尤其涉及一种柔性多芯防水耐油耐高低温电缆。
技术介绍
近年来,我国的电力事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尤其是电线电缆行业的发展十分迅速,电线电缆的品种发展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电线电缆已经从单纯的电力传输向多功能化发展,即根据不同用途分别被附加了一些新的特性。以前对阻水的要求主要限于海底电缆、超高压电缆和通信电缆的应用上。随着对绝缘吸水和水树的研究及认识的加深,人们越来越意识到防水性能对低压电力电缆的重要性。目前在地下水位较高或常年多雨地区,低压电缆大多采用直埋敷设或露天敷设的方式,所以电缆经常处于潮湿环境中。但是这种电缆,水容易侵入电缆内部,进一步分解成氢气和OH-离子,导致电缆传输损耗增大,致使电缆性能降低,电缆寿命缩短。而且电缆要长期浸在油中,在低温和高温环境中也要正常运行,因此要求其具有较高的耐油耐高低温的性能。公开号为CN209071013U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防水安全电缆,包括由内向外依次设置的电缆体,阻水圈,阻水结构,阻水带以及外保护层,其中所述电缆体包括内芯和包裹于所述内芯的绝缘层,所述电缆体置于所述阻水圈内,所述阻水圈和所述外保护层之间设置有所述阻水结构和所述阻水带;其中所述阻水结构包括阻水绳以及包括所述阻水绳的防潮膜,所述阻水绳填充所述阻水带和所述阻水圈之间形成的空隙。其中,外保护层为丁腈聚氯乙烯。该技术通过阻水圈、阻水结构和外保护套的设置,提高了电缆的防水性能,但存在以下问题:聚氯乙烯的热稳定性差,在高温下会释放出HCl气体,丁腈橡胶在高温下易老化,两者共混后,虽然耐热性能有所改善,但幅度不大,导致该电缆不适宜在高温环境下使用;而由于该电缆结构中只有外保护层起径向防水的作用,阻水圈、阻水带和阻水绳均起径向阻水的作用,因此,若为了提高该电缆的耐高温性能而减小外保护层的厚度,则无法通过增大其他几层的厚度来补偿防水性能的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柔性多芯防水耐油耐高低温电缆。它在具有更好的防水性能的同时,还具有较好的耐高温性能。本技术的具体技术方案为:一种柔性多芯防水耐油耐高低温电缆,包括若干扭绞在一起的绝缘线芯、阻水填充物、阻水带、铝塑复合带、丁腈聚氯乙烯护套和聚四氟乙烯涂层;所述阻水带、铝塑复合带、丁腈聚氯乙烯护套和聚四氟乙烯涂层由内到外依次包裹于所述若干绝缘线芯外;所述阻水填充物填充于绝缘线芯与阻水带之间的间隙中。本技术的电缆的制作过程如下:将若干绝缘线芯扭绞在一起,在其外绕包上阻水带,在绝缘线芯与阻水带之间的空隙中填充入阻水填充物;然后在阻水带外纵包上铝塑复合带,再挤包上丁腈聚氯乙烯保护套,最后涂覆上聚四氟乙烯涂层。在该电缆结构中,铝塑复合带、丁腈聚氯乙烯护套、聚四氟乙烯涂层起到径向防水的作用,防止水径向渗透到绝缘线芯内;阻水填充物、阻水带则起到纵向阻水的作用,当水从电缆端头或护套缺陷中进入后,阻水填充物和阻水带会迅速膨胀,从而阻止水沿电缆纵向进一步扩散。通过径向防水和纵向阻水双重作用,本技术的电缆防水性能更佳。除了防水作用外,丁腈聚氯乙烯护套还具有良好的柔软性、弯曲性能、抗挤压性能,以及耐油和耐低温性能;最外层的聚四氟乙烯涂层还具有耐油、耐高低温、耐腐蚀、耐气候和润滑性能。聚氯乙烯的热稳定性差,在高温下会释放出HCl气体,丁腈橡胶在高温下易老化,两者共混后获得的丁腈聚氯乙烯,虽然其耐热性能有所改善,但幅度不大,因而丁腈聚氯乙烯护套虽然具有优秀的防水能力,但其使用会限制电缆的耐高温性能。相较于现有技术而言,本技术的电缆结构中增加了铝塑复合带和聚四氟乙烯涂层。铝塑复合带具有径向防水作用,且耐热性能相对于丁腈聚氯乙烯护套而言较好,使电缆结构中发挥径向防水作用的不只有丁腈聚氯乙烯护套,因而当丁腈聚氯乙烯护套在高温下防水能力受损时,电缆仍能保持较高的防水性能,故能改善电缆的防水性能。最外层的聚四氟乙烯涂层也能径向防水,因而也能起到上述作用;并且,其导热性差,能起到隔热作用,减小高温环境对丁腈聚氯乙烯护套的影响,且其长期使用温度为-180~250℃,可承受200~260℃的高温,故能在很大程度上改善电缆的耐高温性能;此外,聚四氟乙烯涂层对内部的丁腈聚氯乙烯护套有保护作用,能防止电缆在敷设和使用过程中划破损伤丁腈聚氯乙烯护套,从而更好地保障电缆的防水性能。作为优选,每条所述绝缘线芯包括导体和包裹于导体外的绝缘防水层。作为优选,所述绝缘防水层为丁腈聚氯乙烯。现有技术中常采用橡胶作为分隔导体与阻水填充物的绝缘层,当水分渗透到阻水填充物后,阻水填充物吸水膨胀,从而起到纵向阻水的作用,但此时阻水填充物内湿度很高,橡胶在这种环境下易老化,失去绝缘保护作用。本技术将丁腈聚氯乙烯绝缘防水层挤包在导体外,发挥径向防水和绝缘的作用,不会在高湿度环境下老化受损,因而能赋予电缆更好的防水性能。作为优选,所述阻水带包括一层或多层聚丙烯薄膜。作为优选,所述聚丙烯薄膜的厚度为0.25~0.35mm。作为优选,所述阻水填充物为阻水绳。作为优选,所述导体由若干相同直径的单线绞合而成。作为优选,所述铝塑复合带为双面铝塑复合带。作为优选,所述铝塑复合带的厚度为0.2~0.3mm。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铝塑复合带、丁腈聚氯乙烯护套、聚四氟乙烯涂层起到径向防水的作用,阻水填充物、阻水带则起到纵向阻水的作用,两者相互配合,提高了电缆的防水性能;(2)丁腈聚氯乙烯护套、聚四氟乙烯涂层能赋予电缆较好的柔性、耐油性能和耐低温性能;(3)铝塑复合带、聚四氟乙烯涂层的设置能改善电缆的耐高温性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为:绝缘线芯1,导体1-1,绝缘防水层1-2,阻水填充物2,阻水带3,铝塑复合带4,丁腈聚氯乙烯护套5,聚四氟乙烯涂层6。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在本技术中所涉及的装置、连接结构和方法,若无特指,均为本领域公知的装置、连接结构和方法。如图1所示,一种柔性多芯防水耐油耐高低温电缆,包括三条扭绞在一起的绝缘线芯1、阻水填充物2、阻水带3、铝塑复合带4、丁腈聚氯乙烯护套5和聚四氟乙烯涂层6。每条所述绝缘线芯1包括由多条相同直径的单线绞合而成的导体1-1和包裹于导体1-1外的丁腈聚氯乙烯材质的绝缘防水层1-2。所述阻水带3、铝塑复合带4、丁腈聚氯乙烯护套5和聚四氟乙烯涂层6由内到外依次包裹于所述若干绝缘线芯1外。所述阻水填充物2为阻水绳,填充于绝缘线芯1与阻水带3之间的间隙中。所述阻水带3包括两层聚丙烯薄膜,每层聚丙烯薄膜的厚度为0.3mm。所述铝塑复合带4为双面铝塑复合带,其厚度为0.25mm。该电缆的制作过程如下:先将多根直径相同的单线绞合成导体,再在其外挤包上绝缘防水层1-2,制得绝缘线芯1;将三根这样的绝缘线芯1扭绞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柔性多芯防水耐油耐高低温电缆,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扭绞在一起的绝缘线芯(1)、阻水填充物(2)、阻水带(3)、铝塑复合带(4)、丁腈聚氯乙烯护套(5)和聚四氟乙烯涂层(6);所述阻水带(3)、铝塑复合带(4)、丁腈聚氯乙烯护套(5)和聚四氟乙烯涂层(6)由内到外依次包裹于所述若干绝缘线芯(1)外;所述阻水填充物(2)填充于绝缘线芯(1)与阻水带(3)之间的间隙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柔性多芯防水耐油耐高低温电缆,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扭绞在一起的绝缘线芯(1)、阻水填充物(2)、阻水带(3)、铝塑复合带(4)、丁腈聚氯乙烯护套(5)和聚四氟乙烯涂层(6);所述阻水带(3)、铝塑复合带(4)、丁腈聚氯乙烯护套(5)和聚四氟乙烯涂层(6)由内到外依次包裹于所述若干绝缘线芯(1)外;所述阻水填充物(2)填充于绝缘线芯(1)与阻水带(3)之间的间隙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柔性多芯防水耐油耐高低温电缆,其特征在于,每条所述绝缘线芯(1)包括导体(1-1)和包裹于导体(1-1)外的绝缘防水层(1-2)。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柔性多芯防水耐油耐高低温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防水层(1-2)为丁腈聚氯乙烯。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柔性多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明道赵亚超胡承伟孟宪伟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万马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