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管理系统采集线束的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208034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05: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池管理系统采集线束的检测装置,包括盒体,盒体上设置有用于连接采集线束接头的接口和用于显示采集线束是否正确的指示灯,其特征在于,盒体内安装有检测板,接口和指示灯均连接于检测板;接口包括正极端和负极端,指示灯包括发光二极管LED1和发光二极管LED2;检测板上设置有检测电路,检测电路包括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稳压二极管D1、三极管Q1和三极管Q2,具有操作方便、省时省力、检查准确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池管理系统采集线束的检测装置
本技术属于电池管理系统
,具体涉及一种电池管理系统采集线束的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在动力电池箱内部,每节单体模组的电压都要通过采集线束物理连接到BMS从控模块,供BMS从控模块采集电压。一般来讲,动力电池电压越高,在同等功率下输出电流就小些,可以降低连接线缆的过流压力。所以动力电池的单体模组都有几十上百串,总电压几百伏。由于BMS从控模块上采集芯片(模拟前端IC)的限制,比如一个采集芯片最多支持10串或12串电压采集,所以一个BMS从控模块会有多个采集芯片,对应多个采集接口,以适应几十上百串单体模组电压的采集。采集接口的线束必须保证接线正确,否则任何的错接、漏接都会导致BMS从机模块采集电压异常,甚至烧坏采集芯片。问题是由于电池单体模组排布的差异性、线束走向、人为因素等原因,导致BMS从控模块采集接口的线束接错偶有发生,浪费财力、物力和时间。目前普遍的做法是在把采集线束接到BMS从控模块之前,先用万用表电压档逐个检查采集线束是否有接错,检查没问题之后再将采集线束的接头插到BMS从控模块上。这种做法虽然能够达到目的,但费时耗力,很容易出错而重复操作。而且万用表的表笔针头比较钝,很难接触到采集接头的端子,常常需要反复测试;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需要一种使用简单方便、且检测快捷的电池管理系统采集线束的检测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池管理系统采集线束的检测装置,以解决电池管理系统中采集线束是否有接错的检测过程中,传统方法费时费力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电池管理系统采集线束的检测装置,包括盒体,所述盒体上设置有用于连接采集线束接头的接口和用于显示采集线束是否正确的指示灯,所述盒体内安装有检测板,所述接口和所述指示灯均连接于所述检测板;所述接口包括正极端和负极端,所述指示灯包括发光二极管LED1和发光二极管LED2;所述检测板上设置有检测电路,所述检测电路包括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稳压二极管D1、三极管Q1和三极管Q2,所述电阻R1、所述稳压二极管D1和所述发光二极管LED1依次串联于所述负极端与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之间;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所述三极管Q2的基极连接,且连接处通过所述电阻R2连接至所述负极端,所述电阻R3和所述发光二极管LED2依次串联于所述负极端与所述三极管Q2的集电极之间,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和所述三极管Q2的发射极均连接至所述正极端。进一步的,所述接口、所述指示灯和所述检测电路均设有多组,且每组所述接口、每组所述指示灯和每组所述检测电路对应相连。进一步的,所述发光二极管LED1为红色,所述发光二极管LED2为绿色。进一步的,所述电阻R1的阻值为1K欧姆,所述电阻R2的阻值为10K欧姆,所述电阻R3的阻值为1K欧姆。进一步的,所述盒体包括相互扣接的上盖和底座。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一种电池管理系统采集线束的检测装置,实现采集线束一次性检测,当采集线束接头连接于盒体上的接口处时,通过检查电路可以准确判断出采集线束是否正确,并通过指示灯显示结果,有效提高了采集线束检测的准确性和效率。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检测电路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盒体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为:1.盒体,2.接口,3.指示灯。具体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一种电池管理系统采集线束的检测装置,包括盒体1,盒体1上设置有用于连接采集线束接头的接口2和用于显示采集线束是否正确的指示灯3,盒体1内安装有检测板,接口2和指示灯3均连接于检测板;接口2包括正极端和负极端,指示灯3包括发光二极管LED1和发光二极管LED2;盒体1包括相互扣接的上盖和底座。如图1所示,检测板上设置有检测电路,检测电路包括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稳压二极管D1、三极管Q1和三极管Q2,电阻R1、稳压二极管D1和发光二极管LED1依次串联于负极端与三极管Q1的基极之间;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三极管Q2的基极连接,且连接处通过电阻R2连接至负极端,电阻R3和发光二极管LED2依次串联于负极端与三极管Q2的集电极之间,三极管Q1的发射极和三极管Q2的发射极均连接至正极端。发光二极管LED1为红色,发光二极管LED2为绿色。电阻R1的阻值为1K欧姆,电阻R2的阻值为10K欧姆,电阻R3的阻值为1K欧姆。接口2、指示灯3和检测电路均设有多组,且每组接口2、每组指示灯3和每组检测电路对应相连。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工作方式为,如图1所示,为单节电池检测示意图,将电池管理系统采集线束连接到接口2上,此时在电池正常连接的时候,只有一节电池的正极通过电阻R2打开三极管Q2,再通过电阻R3点亮发光二极管LED2绿灯;在电池连接错误的时候,两节甚至更多电池接入,通过电阻R1,电压直接超过稳压二极管D1并击穿,点亮发光二极管LED1红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管理系统采集线束的检测装置,包括盒体,所述盒体上设置有用于连接采集线束接头的接口和用于显示采集线束是否正确的指示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内安装有检测板,所述接口和所述指示灯均连接于所述检测板;所述接口包括正极端和负极端,所述指示灯包括发光二极管LED1和发光二极管LED2;所述检测板上设置有检测电路,所述检测电路包括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稳压二极管D1、三极管Q1和三极管Q2,所述电阻R1、所述稳压二极管D1和所述发光二极管LED1依次串联于所述负极端与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之间;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所述三极管Q2的基极连接,且连接处通过所述电阻R2连接至所述负极端,所述电阻R3和所述发光二极管LED2依次串联于所述负极端与所述三极管Q2的集电极之间,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和所述三极管Q2的发射极均连接至所述正极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管理系统采集线束的检测装置,包括盒体,所述盒体上设置有用于连接采集线束接头的接口和用于显示采集线束是否正确的指示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内安装有检测板,所述接口和所述指示灯均连接于所述检测板;所述接口包括正极端和负极端,所述指示灯包括发光二极管LED1和发光二极管LED2;所述检测板上设置有检测电路,所述检测电路包括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稳压二极管D1、三极管Q1和三极管Q2,所述电阻R1、所述稳压二极管D1和所述发光二极管LED1依次串联于所述负极端与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之间;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所述三极管Q2的基极连接,且连接处通过所述电阻R2连接至所述负极端,所述电阻R3和所述发光二极管LED2依次串联于所述负极端与所述三极管Q2的集电极之间,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和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还玉晶王莉乐昊郑士鹏
申请(专利权)人:盐城国投中科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