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压缸及真三轴水力压裂实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207311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05: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承压缸,涉及油气藏开采技术领域,包括承压缸本体,承压缸本体内设有一容置部,容置部内用于装设立方体型岩样;承压缸本体包括承压侧板,承压侧板上开设有一长孔,岩样内设置一水平井筒,井筒的一端从岩样的正方形表面的中心伸出,井筒能够穿过长孔与外界设备连接,长孔的宽度大于井筒的直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真三轴水力压裂实验装置,包括:井筒、三个承压钢板、若干个施压装置、外界设备和如上所述的承压缸,岩样未接触承压缸本体的三个临空面分别用于放置三个承压钢板,承压钢板未接触岩样的一面用于和施压装置的施压端接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使一个承压缸满足多种尺寸岩样的实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承压缸及真三轴水力压裂实验装置
本技术涉及油气藏开采
,特别是涉及一种承压缸及真三轴水力压裂实验装置。
技术介绍
页岩气是指赋存于富含有机质泥页岩中以吸附和游离状态为主要存在方式的天然气,中国资源量丰富,地域分布广泛,页岩气开采能缓解我国常规油气产量不足、煤化石燃料引起环境污染等问题,已成为中国绿色能源开发的重要领域。然而中国页岩气储层存在于复杂山地区域和经历了后期地震的强烈改造,页岩储层以裂隙和微孔为主,层理、节理及夹层发育,储层埋藏深,页岩气赋存环境差,从现有页岩油气开采技术层面看,中国的页岩油气高效开采仍面临诸多理论、方法和工程技术的挑战。其中,水力压裂体积改造和多尺度缝网形成机制是页岩油气高效开采中的基础科学理论和工程技术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因此,水力压裂物理模拟实验在认识复杂裂缝起裂扩展机理、模拟现场压裂工艺方面就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有关水力压裂模拟实验装置的研究现状如下:(1)申请号为CN201310407768.6的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水力压裂裂缝扩展可视化模拟实验装置,该装置由岩样室、地应力加载单元、模拟压裂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承压缸,其特征在于:包括承压缸本体,所述承压缸本体带有一开口,所述承压缸本体内设有一容置部,所述容置部内用于装设立方体型岩样;/n所述承压缸本体包括一承压底板、承压侧板和一承压背板,所述承压底板、所述承压侧板和所述承压背板两两垂直,所述承压底板、所述承压侧板和所述承压背板的六个边沿两两相连接,所述岩样与所述承压底板、所述承压背板和所述承压侧板的内侧面紧密接触,所述岩样的任意一横截面呈正方形,所述岩样呈正方形的表面与所述承压侧板紧密接触,所述承压侧板上开设有一长孔,所述长孔的长度方向与水平面的夹角为45°,所述岩样内设置一水平井筒,所述井筒的一端从所述岩样的正方形表面的中心伸出,所述井筒...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承压缸,其特征在于:包括承压缸本体,所述承压缸本体带有一开口,所述承压缸本体内设有一容置部,所述容置部内用于装设立方体型岩样;
所述承压缸本体包括一承压底板、承压侧板和一承压背板,所述承压底板、所述承压侧板和所述承压背板两两垂直,所述承压底板、所述承压侧板和所述承压背板的六个边沿两两相连接,所述岩样与所述承压底板、所述承压背板和所述承压侧板的内侧面紧密接触,所述岩样的任意一横截面呈正方形,所述岩样呈正方形的表面与所述承压侧板紧密接触,所述承压侧板上开设有一长孔,所述长孔的长度方向与水平面的夹角为45°,所述岩样内设置一水平井筒,所述井筒的一端从所述岩样的正方形表面的中心伸出,所述井筒能够穿过所述长孔与外界设备连接,所述长孔的宽度大于所述井筒的直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承压缸,其特征在于:所述长孔为长圆孔,所述长圆孔的两端均呈圆弧状,所述长圆孔下端的所述圆弧的圆心与所述容置部底面的间距为最小岩样边长的0.5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承压缸,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压缸包括所述承压底板、两个所述承压侧板、所述承压背板、承压顶板和承压前板,所述承压侧板为L型钢板,两个所述承压侧板平行且两者之间有间距,所述承压背板、所述承压顶板、所述承压底板和所述承压前板分别焊接于两个所述承压侧板的四个边沿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承压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玮许丹胡瑞林潘尚涛隋皓月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