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电化学
,具体涉及一种毛细管电泳芯片,尤指一种可自定位的毛细管电泳电化学检测芯片。目前广泛使用的毛细管电泳芯片设计如图8所示。芯片毛细管电泳使用的毛细管一般通过刻蚀、印模等技术直接制作在芯片基体材料上。对于硅和玻璃芯片,其制作步骤分为沉积、光刻、蚀刻和粘结,涉及微电子加工技术,工艺复杂,价格较高。此外进样采用十字交叉型微管道网络,操作复杂,进样重现性不佳。本技术提出的毛细管电泳电化学检测芯片。由基板、熔融石英毛细管、自定位毛细管电泳化学检测电极系统、电解液槽组合构成,其结构如附图1所示。其中,自定位毛细管电泳化学检测电极系统由电极支架1、工作电极2、检测池3、接地铂电极4、参比电极10构成,并置于基板14的一侧之上(图中为左侧),电极支架1为方形有机玻璃块,其底面与基板14粘给,其中间开有方形孔槽,作为检测池3,也作为接地电解槽,接地电极4、参比电极10置于检测池3内,并由电极引线引出检测池外;电极支架1的检测池左右两侧壁中部分别开有同心对准的圆孔,其中检测池左侧的为电极孔,右侧为毛细管引导孔,工作电极2置于该电极孔内,固定,电极2穿出电极孔1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毛细管电泳电化学检测芯片,其特征在于由基板、熔融石英毛细管、自定位毛细管电泳化学检测电极系统、电解液槽组合构成,其中,自定位毛细管电泳化学检测电极系统由电极支架(1)、工作电极(2)、检测池(3)、接地铂电极(4)、参比电极(10)构成,并置于基板(14)的一侧之上,电极支架(1)为方形有机玻璃块,其底面与基板(14)粘给,其中部开有方形孔槽,作为检测池(3),接地电极(4)、参比电极(10)置于检测池(3)内,并由电极引线引出检测池外;电极支架(1)的检测池左右两侧壁中部分别开有同心对准的圆孔,其中检测池左侧的为电极孔,右侧为毛细管引导孔,工作电极(2)置于该电极孔内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刚,张鲁雁,江世益,
申请(专利权)人:复旦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