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细管电泳柱端喷壁安培检测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8280 阅读:2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设计是将两个有机玻璃块上刻的两半球型槽相互扣成一个球形容器作为电解池,垂直于两半球槽的顶点各钻一个端部带有内螺纹的通孔来安装套有不锈钢管的微盘工作电极和分离毛细管,将固定两有机玻璃块的孔设计成腰形,以便两有机玻璃块可自由地相互滑动来准直微盘工作电极与分离毛细管出口,以此提供一种不借助高倍显微镜和微动平台可以对准电极与毛细管,易于制作、安装、拆卸和清洗电极和毛细管的检测池。(*该技术在200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电分析化学中毛细管电泳柱端喷壁安培检测池的设计。台湾的Mei-Cheng Chen和Hsuan-Jung Huang在美国分析化学杂志(Anal.Chem.,1995,Vol.67,4010-4014)上公开了一种毛细管电泳电化学池。他是借助一段套在分离毛细管上的特氟隆管来引导微盘工作电极与分离毛细管的准直对接,分离毛细管和工作电极都用环氧树脂固定在一个有机玻璃块(40×25×20mm3)上,因此不能方便地拆卸分离毛细管和工作电极,也不能随时调节电极与毛细管出口的距离。另外,美国的Luis A.Colón等人(Anal.Chem.,1996,Vol.68,1661-1664)提出可以将毛细管与工作电极放于刻在有机玻璃块(10×20×3mm3)中间的一道宽0.350mm深0.355mm的楔型槽中,然后用同样尺寸的另一不刻沟槽的有机玻璃块盖在上面,并将两有机玻璃块用螺丝固定在一起,以此完成电极和毛细管的对接。这种设计在加工制作上要求精密度高,并且当改换电极时无法调节电极与毛细管的相对位置,不利于准直对接。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调节电极与毛细管的相对位置,并且可以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毛细管电泳柱端喷壁安培检测池,其特征在于在方形有机玻璃块(1)和(2)相对两个面的中央分别铣出两个半球型槽,垂直于半球槽的顶点各钻一个通孔,孔端带有内螺纹,螺丝(11)带有外螺纹,中间带孔,不锈钢管(9)(10)穿过螺丝(11)中间的孔,微盘工作电极(4)装入不锈钢管(9)中,右端露出一段在缓冲溶液(6)中,分离毛细管(3)插入不锈钢管(10),左端露出一段与工作电极右端对应,微盘工作电极(4)和分离毛细管(3)与不锈钢管(9)(10)之间用环氧树脂密封,在螺丝的顶端加垫圈(15),在块(1)的顶面斜着钻一个指向球心的孔来安装参比电极(5),同时作为缓冲溶液(6)的注入口,在块(1)和(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志明汪尔康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22[中国|吉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