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质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207125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05: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水质检测装置,涉及水质检测应用技术领域,包括底部设有进液口的筒体、密封活塞、检测模块和检测电极,密封活塞设置在筒体的内部,密封活塞直径与筒体内腔直径相同,且密封活塞沿筒体内腔上下滑动,检测模块设置在筒体内腔的顶部,检测模块通过导线电性连接检测电极,通过在筒体的内部设置可以伸缩的检测电极,并且筒体的内部设置可以产生负压的密封活塞,从而在检测水质的时候,密封活塞可以抽取定量的待检测水进入到筒体内,同时检测电极伸入到水中进行水质检测,具有使用方便,检测电极使用寿命长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质检测装置
本技术涉及水质检测应用
,具体涉及一种水质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水是生命之源,人类在生活和生产活动中都离不开水,生活饮用水水质的优劣与人类健康密切相关,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科学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饮用水的水质要求不断提高,饮用水水质标准也相应地不断发展和完善,在生产生活中需要利用水质检测装置检测分析水质成分含量。但是现有的水质检测装置在使用的时候仍然存在一定的缺陷,现有的水质检测装置在检测水质的时候,检测电极直接伸入到水中,检测电极容易损坏,而且在测试过程不能实现对水体积的定量,外界其它因素会影响测量的精度。因此我们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水质检测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技术的一种水质检测装置,其能够抽取定量待检测水进行水质检测,同时检测电极的使用寿命较现有检测装置使用寿命更长。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一种水质检测装置,包括底部设有进液口的筒体、密封活塞、检测模块和检测电极,密封活塞设置在筒体的内部,密封活塞直径与筒体内腔直径相同,且密封活塞沿筒体内腔上下滑动,检测模块设置在筒体内腔的顶部,检测模块通过导线电性连接检测电极。筒体内腔的中部水平固定固定板,固定板的底部垂直设置呈圆柱体结构的限位柱,限位柱和固定板的中心位置垂直穿过套管,套管的内部穿过导线。套管的正下方设置连杆,连杆的底部垂直设置检测电极,检测电极卡合在密封活塞中部贯穿设置的卡槽内,密封活塞位于固定板的下方,密封活塞的顶部中心位置设置推杆,推杆顶部中心位置贯穿设置用于穿过套管的通孔,推杆顶部左右两端水平延伸出筒体,且筒体的左右两侧壁上均设置用于上下移动推杆的滑槽,推杆的内部设置活动槽,活动槽的底部连通卡槽,连杆垂直设置在活动槽内,活动槽的顶部垂直设置弹簧支架,弹簧支架的底部连接连接连杆的顶部。优选的,筒体的底部与密封活塞的底部相适配,筒体底部的进液口呈中空圆柱结构,且进液口内侧壁的直径与检测电极的直径相适配。优选的,限位柱的顶部和中部位置均设置限位杆,且顶部的限位杆和中部的限位杆分别位于限位柱的上方和下方。优选的,推杆的左右两端设置推把,推把紧贴筒体外侧壁,推把呈三角形结构,且推把的外侧壁设置用于增大摩擦力的沟槽。优选的,滑槽最底部到筒体底部的距离等于推杆顶部到密封活塞底部的距离,且滑槽的长度小于推杆顶部到密封活塞底部的距离。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在筒体的内部设置可以伸缩的检测电极,并且筒体的内部设置可以产生负压的密封活塞,从而在检测水质的时候,密封活塞可以抽取定量的待检测水进入到筒体内,同时检测电极伸入到水中进行水质检测,具有使用方便,检测电极使用寿命长的特点。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写和阐述。图1是一种水质检测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水质检测装置不使用时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中水质检测装置检测水质时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筒体;2、进液口;3、密封活塞;4、检测模块;5、导线;6、检测电极;7、套管;8、固定板;9、限位柱;10、限位杆;11、连杆;12、推杆;13、活动槽;14、弹簧支架;15、推把;16、滑槽;17、卡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通过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的描述,更加清楚、完整地阐述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实施例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水质检测装置,包括底部设有进液口2的筒体1、密封活塞3、检测模块4和检测电极6,密封活塞3设置在筒体1的内部,密封活塞3直径与筒体1内腔直径相同,且密封活塞3沿筒体1内腔上下滑动,检测模块4设置在筒体1内腔的顶部,检测模块4通过导线5电性连接检测电极6,筒体1的顶部同时贯穿开设气孔,保证筒体1内部气压稳定,在检测的时候检测电极6伸入待检测的水体中,根据水中可溶性物质影响导电效果的原理,来判定水中所含可熔融性颗粒的多少,检测模块4经过计算得出数据并显示。如图1、图2和图3所示,筒体1内腔的中部水平固定固定板8,固定板8的底部垂直设置呈圆柱体结构的限位柱9,限位柱9和固定板8的中心位置垂直穿过套管7,套管7的内部穿过导线5,并且套管7在限位柱9内一定范围内上下移动,套管7的作用是起到对检测电极6起到限位的作用。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套管7的正下方设置连杆11,连杆11的底部垂直设置检测电极6,检测电极6卡合在密封活塞3中部贯穿设置的卡槽内,密封活塞3位于固定板8的下方,密封活塞3的顶部中心位置设置推杆12,推杆12顶部中心位置贯穿设置用于穿过套管7的通孔,推杆12顶部左右两端水平延伸出筒体1,且筒体1的左右两侧壁上均设置用于上下移动推杆12的滑槽16,推杆12的内部设置活动槽13,活动槽13的底部连通卡槽,连杆11垂直设置在活动槽13内,活动槽13的顶部垂直设置弹簧支架14,弹簧支架14的底部连接连接连杆11的顶部,并且检测时,使用者将进液口2伸入到待检测的水体中,金属电极在弹簧支架14的拉力下卡合在密封活塞3的卡槽内,然后拉动推杆12沿滑槽16垂直向上移动,密封活塞3带动金属电极一同随推杆12向上移动,密封活塞3产生负压由进液口2从待测水体中抽入待检测水进入到筒体1内,在连杆11与套管7接触的时候,连杆11推动套管7向上移动,在套管7移动至最高位置的时候停止移动,此时套管7底部抵触连杆11顶部,推杆12继续向上移动,金属电极移出卡槽,同时筒体1内水位升高,金属电极进入待检测水中进行水质检测。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筒体1的底部与密封活塞3的底部相适配,筒体1底部的进液口2呈中空圆柱结构,且进液口2内侧壁的直径与检测电极6的直径相适配。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从而在不使用检测装置的时候,金属电极能够伸入到进液口2内,使得密封活塞3的底部移动至筒体1的底部,将筒体1内多余的空气完全排出。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限位柱9的顶部和中部位置均设置限位杆10,且顶部的限位杆10和中部的限位杆10分别位于限位柱9的上方和下方。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从而可以利用上下设置的限位杆10保证套管7在移动到指定位置后能够保持稳定,并依靠限位杆10抵触连杆11保证金属电极的位置不会上升。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推杆12的左右两端设置推把15,推把15紧贴筒体1外侧壁,推把15呈三角形结构,且推把15的外侧壁设置用于增大摩擦力的沟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从而可以利用推把15轻松的推动推杆12向上移动,并利用密封活塞3产生负压抽取待检测水。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滑槽16最底部到筒体1底部的距离等于推杆12顶部到密封活塞3底部的距离,且滑槽16的长度小于推杆12顶部到密封活塞3底部的距离。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从而保证密封活塞3在移动到最下端的时候能够将筒体1内多余的气体排出,在密封活塞3移动到最上端的时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部设有进液口的筒体、密封活塞、检测模块和检测电极,所述密封活塞设置在筒体的内部,所述密封活塞直径与筒体内腔直径相同,且所述密封活塞沿筒体内腔上下滑动,所述检测模块设置在筒体内腔的顶部,所述检测模块通过导线电性连接检测电极;/n所述筒体内腔的中部水平固定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底部垂直设置呈圆柱体结构的限位柱,所述限位柱和固定板的中心位置垂直穿过套管,所述套管的内部穿过所述导线;/n所述套管的正下方设置连杆,所述连杆的底部垂直设置检测电极,所述检测电极卡合在密封活塞中部贯穿设置的卡槽内,所述密封活塞位于固定板的下方,所述密封活塞的顶部中心位置设置推杆,所述推杆顶部中心位置贯穿设置用于穿过套管的通孔,所述推杆顶部左右两端水平延伸出筒体,且所述筒体的左右两侧壁上均设置用于上下移动推杆的滑槽,所述推杆的内部设置活动槽,所述活动槽的底部连通卡槽,所述连杆垂直设置在所述活动槽内,所述活动槽的顶部垂直设置弹簧支架,所述弹簧支架的底部连接连接所述连杆的顶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部设有进液口的筒体、密封活塞、检测模块和检测电极,所述密封活塞设置在筒体的内部,所述密封活塞直径与筒体内腔直径相同,且所述密封活塞沿筒体内腔上下滑动,所述检测模块设置在筒体内腔的顶部,所述检测模块通过导线电性连接检测电极;
所述筒体内腔的中部水平固定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底部垂直设置呈圆柱体结构的限位柱,所述限位柱和固定板的中心位置垂直穿过套管,所述套管的内部穿过所述导线;
所述套管的正下方设置连杆,所述连杆的底部垂直设置检测电极,所述检测电极卡合在密封活塞中部贯穿设置的卡槽内,所述密封活塞位于固定板的下方,所述密封活塞的顶部中心位置设置推杆,所述推杆顶部中心位置贯穿设置用于穿过套管的通孔,所述推杆顶部左右两端水平延伸出筒体,且所述筒体的左右两侧壁上均设置用于上下移动推杆的滑槽,所述推杆的内部设置活动槽,所述活动槽的底部连通卡槽,所述连杆垂直设置在所述活动槽内,所述活动槽的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芸虞建明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中苏智能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