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能量冲击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06901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04: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冲击台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大能量冲击台,包括两个底板,两个所述底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空气簧组件,所述空气簧组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同一个下底座,所述下底座的顶部镶嵌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储气缸连接板座,所述储气缸连接板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储气缸连接板,所述储气缸连接板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储气缸连接套筒,所述储气缸连接板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储气缸。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冲击台面、下底座和中立柱,其中活塞在阀座内上下移动,通过多套控制阀组连环控制实现冲击台面大能量、高速高频的往复运动,从而达到运动精度高和效率高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能量冲击台
本技术涉及冲击台
,尤其涉及一种大能量冲击台。
技术介绍
冲击试验一般是确定军用、民用设备在经受外力冲撞或作用时产品的安全性、可靠性和有效性的一种试验方法,冲击试验台主要用于产品的力学环境试验,可以模拟实际的冲击脉冲和冲击能量,模拟产品在使用、装卸和运输过程中预期可能遭受的非重复性冲击,以确定产品对各种冲击环境的适应能力,现行的冲击试验规范中,一种是规定冲击运动(如半正弦脉冲,后峰锯齿脉冲等)及其容差要求,另一种是冲击响应谱规范,它是描述冲击运动对系统造成的损伤,所关心的对象不是引起这种响应的冲击波形本身,而是冲击作用于结构,设备或系统的效果。目前国外进口的冲击试验台采用弹性绳的变形能为动力产生需要的冲击初速度,因为依靠弹性绳的变形能来积蓄能量,所以需要较长的加速过程,导致滑道较长,由于要求滑道精度较高,造价很贵,且占地面积大,随着使用次数增加,弹性绳逐渐劳损,其弹性系数随之下降,到一定程度则需更换,使用维护费用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如:依靠弹性绳的变形能来积蓄能量,所以需要较长的加速过程,导致滑道较长,由于要求滑道精度较高,造价很贵,且占地面积大,随着使用次数增加,弹性绳逐渐劳损,其弹性系数随之下降,到一定程度则需更换,使用维护费用较高,而提出的一种大能量冲击台。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大能量冲击台,包括两个底板,两个所述底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空气簧组件,所述空气簧组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同一个下底座,所述下底座的顶部镶嵌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储气缸连接板座,所述储气缸连接板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储气缸连接板,所述储气缸连接板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储气缸连接套筒,所述储气缸连接板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储气缸,两个所述空气簧组件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阻尼装置,两个所述空气簧组件相互远离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支架,所述储气缸连接套筒的右侧设置有冲击气缸组件,所述下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中立柱,所述中立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上底座板,所述上底座板的顶部镶嵌连接有波形发生器,所述波形发生器的外侧设置有波形发生器垫座,所述波形发生器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台面,所述波形发生器的正面固定连接有冲击面板。所述储气缸的上方设置有连接小阀盖板,所述连接小阀盖板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连接阀座,所述连接阀座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小阀,所述连接小阀的左侧设置有阀密封垫片挡块,所述连接小阀的左侧设置有阀密封垫片,所述阀密封垫片的左侧设置有中连接阀座。优选的,所述空气簧组件的高度为下底座的1.5倍。优选的,所述储气缸连接板座和储气缸连接板之间的连接方式为焊接,所述储气缸连接板和储气缸之间的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优选的,所述固定支架右侧面的形状为L形,所述固定支架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橡胶垫。优选的,所述阀密封垫片的外表面上固定连接有耐磨垫,所述阀密封垫片挡块的外表面上固定连接有助滑垫。优选的,所述波形发生器和冲击面板之间的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所述波形发生器和台面之间的连接方式也为螺纹连接。优选的,所述波形发生器的外表面开设有环形槽,所述波形发生器外表面环形槽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有转动环,所述波形发生器外表面转动环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施力把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通过设置冲击台面、下底座和中立柱,其中活塞在阀座内上下移动,通过多套控制阀组连环控制实现冲击台面大能量、高速高频的往复运动,从而达到运动精度高和效率高的效果。(2)本技术通过大能量冲击台价格只有汽车模拟碰撞台一部分,占地面积又非常少,能够完成以往普通冲击台所无法完成的测试,从而达到为客户大幅降低使用成本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右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板;2、空气簧组件;3、支撑板;4、储气缸连接板座;5、储气缸连接板;6、储气缸连接套筒;7、冲击气缸组件;8、台面;9、冲击面板;10、波形发生器;11、波形发生器垫座;12、中立柱;13、上底座板;14、下底座;15、中连接阀座;16、阀密封垫片;17、阀密封垫片挡块;18、连接阀座;19、连接小阀;20、连接小阀盖板;21、储气缸;22、阻尼装置;23、固定支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参照图1-2,一种大能量冲击台,包括两个底板1,两个底板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空气簧组件2,空气簧组件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同一个下底座14,空气簧组件2的高度为下底座14的1.5倍,下底座14的顶部镶嵌连接有支撑板3,支撑板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储气缸连接板座4,储气缸连接板座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储气缸连接板5,储气缸连接板5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储气缸连接套筒6,储气缸连接板5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储气缸21,储气缸连接板座4和储气缸连接板5之间的连接方式为焊接,储气缸连接板5和储气缸21之间的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两个空气簧组件2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阻尼装置22,两个空气簧组件2相互远离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支架23,固定支架23右侧面的形状为L形,固定支架23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橡胶垫,储气缸连接套筒6的右侧设置有冲击气缸组件7,下底座1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中立柱12,中立柱1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上底座板13,上底座板13的顶部镶嵌连接有波形发生器10,波形发生器10和冲击面板9之间的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波形发生器10和台面8之间的连接方式也为螺纹连接,波形发生器10的外表面开设有环形槽,波形发生器10外表面环形槽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有转动环,波形发生器10外表面转动环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施力把手,波形发生器10的外侧设置有波形发生器垫座11,波形发生器10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台面8,波形发生器10的正面固定连接有冲击面板9。储气缸21的上方设置有连接小阀盖板20,连接小阀盖板20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连接阀座18,连接阀座18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小阀19,连接小阀19的左侧设置有阀密封垫片挡块17,连接小阀19的左侧设置有阀密封垫片16,阀密封垫片16的外表面上固定连接有耐磨垫,阀密封垫片挡块17的外表面上固定连接有助滑垫,阀密封垫片16的左侧设置有中连接阀座15。本技术中,使用者使用该装置时,通过设置台面8、下底座14和中立柱12,其中活塞在阀座内上下移动,通过多套控制阀组连环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能量冲击台,包括两个底板(1),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底板(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空气簧组件(2),所述空气簧组件(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同一个下底座(14),所述下底座(14)的顶部镶嵌连接有支撑板(3),所述支撑板(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储气缸连接板座(4),所述储气缸连接板座(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储气缸连接板(5),所述储气缸连接板(5)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储气缸连接套筒(6),所述储气缸连接板(5)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储气缸(21),两个所述空气簧组件(2)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阻尼装置(22),两个所述空气簧组件(2)相互远离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支架(23),所述储气缸连接套筒(6)的右侧设置有冲击气缸组件(7),所述下底座(1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中立柱(12),所述中立柱(1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上底座板(13),所述上底座板(13)的顶部镶嵌连接有波形发生器(10),所述波形发生器(10)的外侧设置有波形发生器垫座(11),所述波形发生器(10)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台面(8),所述波形发生器(10)的正面固定连接有冲击面板(9);/n所述储气缸(21)的上方设置有连接小阀盖板(20),所述连接小阀盖板(20)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连接阀座(18),所述连接阀座(18)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小阀(19),所述连接小阀(19)的左侧设置有阀密封垫片挡块(17),所述连接小阀(19)的左侧设置有阀密封垫片(16),所述阀密封垫片(16)的左侧设置有中连接阀座(1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能量冲击台,包括两个底板(1),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底板(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空气簧组件(2),所述空气簧组件(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同一个下底座(14),所述下底座(14)的顶部镶嵌连接有支撑板(3),所述支撑板(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储气缸连接板座(4),所述储气缸连接板座(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储气缸连接板(5),所述储气缸连接板(5)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储气缸连接套筒(6),所述储气缸连接板(5)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储气缸(21),两个所述空气簧组件(2)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阻尼装置(22),两个所述空气簧组件(2)相互远离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支架(23),所述储气缸连接套筒(6)的右侧设置有冲击气缸组件(7),所述下底座(1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中立柱(12),所述中立柱(1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上底座板(13),所述上底座板(13)的顶部镶嵌连接有波形发生器(10),所述波形发生器(10)的外侧设置有波形发生器垫座(11),所述波形发生器(10)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台面(8),所述波形发生器(10)的正面固定连接有冲击面板(9);
所述储气缸(21)的上方设置有连接小阀盖板(20),所述连接小阀盖板(20)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连接阀座(18),所述连接阀座(18)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小阀(19),所述连接小阀(19)的左侧设置有阀密封垫片挡块(17),所述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兴东许坚宋雪芹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福艾斯振动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