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按压键的编码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06473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04: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带按压键的编码器,包括编码器,所述编码器包括支座、固定在所述支座下端的按压模块、位于所述支座内侧的转动输出模块、位于所述转动输出模块上侧的阻力模块、套设在所述支座上端外侧的外壳、与所述转动输出模块固定连接的轴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编码器,具有按压模块,在转动的同时还能按压开关,并且增加了阻力模块,加大了转盘转动的扭矩,提升了滚动手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按压键的编码器
本技术涉及编码器
,具体涉及一种带按压键的编码器。
技术介绍
编码器是用来检测角度、位置、速度和加速度的感测器,可将输入信息例如旋转位置或旋转量,通过具有编码功能的逻辑电路,转换为类比或数位信号。常见的编码器类型例如有机械式、光学式和磁感应式。编码器从功能上还可分为增量式和绝对式。现有技术的编码器,如应用在鼠标上的滚动键,通常会带有按压开关,但是普遍存在滚动阻尼小,精准度低,滚动手感较差的现象,这些问题亟待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以上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带按压键的编码器,具有按压模块,在转动的同时还能按压开关,并且增加了阻力模块,加大了转盘转动的扭矩,提升了滚动手感。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解决:一种带按压键的编码器,包括编码器,所述编码器包括支座、固定在所述支座下端的按压模块、位于所述支座内侧的转动输出模块、位于所述转动输出模块上侧的阻力模块、套设在所述支座上端外侧的外壳、与所述转动输出模块固定连接的轴芯;所述按压模块包括固定在所述支座下端的底座、固定在所述底座上的第一导电基板、第二导电基板、连接在所述第二导电基板上的凸状导电板,所述第一导电基板上设有导电接触部,所述凸状导电板位于所述导电接触部上方,所述轴芯下端连接有按压部,所述按压部位于所述凸状导电板正上方;所述转动输出模块包括固定在所述支座内侧的电阻片、位于所述支座内侧的转盘、固定在所述转盘底部并且呈向下弯折的折动子,所述折动子在所述电阻片上滑动接触,所述转盘中部设有一个供所述轴芯插入的安装孔;所述阻力模块包括固定在所述支座上端的挡片、连接在所述挡片内侧并且向下弯折的第一阻挡部、第二阻挡部,所述第一阻挡部中部还设有呈向下凹陷的弧形接触部,所述转盘上端还设有避让槽,所述避让槽底部设有若干向下凹陷的V型槽,所述弧形接触部位于所述V型槽上侧。具体的,所述支座上端还连接有四个定位柱,所述挡片上设有四个供所述定位柱插入的定位孔。具体的,所述电阻片为环形结构,所述电阻片上设有绝缘区与导电区,所述电阻片一端还连接有导电端子。具体的,所述安装孔为扁形孔,所述轴芯下端连接有与所述安装孔相匹配的扣合部,所述扣合部呈卡勾状结构。具体的,所述支座的外侧面还设有扣子,所述外壳上设有与所述扣子相配合的扣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编码器,具有按压模块,在转动的同时还能按压开关,并且增加了阻力模块,阻力模块由挡片、第一阻挡部、第二阻挡部构成,还在第一阻挡部中部增加了弧形接触部,弧形接触部具有优异的弹性以及较为平滑的弧形底面,利用弧形接触部与转盘上V型槽的阻挡作用,加大了在转盘转动过程中的扭矩,提升了滚动手感。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带按压键的编码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一种带按压键的编码器的主视图。图3为图2中A-A面的剖面图。图4为本技术的一种带按压键的编码器的爆炸图。图5为本技术中阻力模块、电阻片、转盘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为:支座1、定位柱11、扣子12、按压模块2、底座21、第一导电基板22、导电接触部221、第二导电基板23、凸状导电板24、转动输出模块3、电阻片31、导电端子311、转盘32、安装孔321、避让槽322、V型槽323、折动子33、阻力模块4、挡片41、定位孔411、第一阻挡部42、弧形接触部421、第二阻挡部43、外壳5、扣孔51、轴芯6、按压部61、扣合部62。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参照图1-5所示:一种带按压键的编码器,包括编码器,编码器包括支座1、固定在支座1下端的按压模块2、位于支座1内侧的转动输出模块3、位于转动输出模块3上侧的阻力模块4、套设在支座1上端外侧的外壳5、与转动输出模块3固定连接的轴芯6。按压模块2包括固定在支座1下端的底座21、固定在底座21上的第一导电基板22、第二导电基板23、连接在第二导电基板23上的凸状导电板24,第一导电基板22上设有导电接触部221,凸状导电板24位于导电接触部221上方,轴芯6下端连接有按压部61,按压部61位于凸状导电板24正上方,凸状导电板24是由具有高弹性的能够导电的材料制成,通过按压部61按压凸状导电板24,使凸状导电板24变形后与导电接触部221接触,从而实现了第一导电基板22与第二导电基板23的电性导通,因此输出电信号。转动输出模块3包括固定在支座1内侧的电阻片31、位于支座1内侧的转盘32、固定在转盘32底部并且呈向下弯折的折动子33,电阻片31为环形结构,电阻片31上设有绝缘区与导电区,电阻片31一端还连接有导电端子311,折动子33是由铜片、铝合金片等导电材料制成,通过转盘32的转动带动折动子33在电阻片31上滑动接触,折动子33具有两个,并且连接在同一导电片上,根据折动子33与电阻片31接触位置的不同,例如当其中一个或两个折动子33接触到绝缘区时,相应的输出“0”信号,当两个折动子33接触到导电区时,相应的输出“1”信号,转盘32中部设有一个供轴芯6插入的安装孔321,为了使轴芯6与转盘32具有更好的配合度,安装孔321为扁形孔,轴芯6下端连接有与安装孔321相匹配的扣合部62,扣合部62呈卡勾状结构,容易安装,并且利用扣合部62扣住转盘32的安装孔321底部,能够防止轴芯6在垂直方向上的松动现象。阻力模块4包括固定在支座1上端的挡片41、连接在挡片41内侧并且向下弯折的第一阻挡部42、第二阻挡部43,第一阻挡部42中部还设有呈向下凹陷的弧形接触部421,转盘32上端还设有避让槽322,避让槽322底部设有若干向下凹陷的V型槽323,弧形接触部421位于V型槽323上侧,弧形接触部421具有优异的弹性以及较为平滑的弧形底面,利用弧形接触部421与转盘32上V型槽323的阻挡作用,加大了在转盘32转动过程中的扭矩,提升了滚动手感。优选的,为了使挡片41能够更容易安装与定位,支座1上端还连接有四个定位柱11,挡片41上设有四个供定位柱11插入的定位孔411。优选的,传统的结构大多为利用铆钉固定的方式连接外壳5与支座1,安装难度大,为了更容易安装外壳5,在支座1的外侧面还设有扣子12,外壳5上设有与扣子12相配合的扣孔51,通过扣合的方式组装,组装效率高。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技术的1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技术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因此,本技术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按压键的编码器,包括编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码器包括支座(1)、固定在所述支座(1)下端的按压模块(2)、位于所述支座(1)内侧的转动输出模块(3)、位于所述转动输出模块(3)上侧的阻力模块(4)、套设在所述支座(1)上端外侧的外壳(5)、与所述转动输出模块(3)固定连接的轴芯(6);/n所述按压模块(2)包括固定在所述支座(1)下端的底座(21)、固定在所述底座(21)上的第一导电基板(22)、第二导电基板(23)、连接在所述第二导电基板(23)上的凸状导电板(24),所述第一导电基板(22)上设有导电接触部(221),所述凸状导电板(24)位于所述导电接触部(221)上方,所述轴芯(6)下端连接有按压部(61),所述按压部(61)位于所述凸状导电板(24)正上方;/n所述转动输出模块(3)包括固定在所述支座(1)内侧的电阻片(31)、位于所述支座(1)内侧的转盘(32)、固定在所述转盘(32)底部并且呈向下弯折的折动子(33),所述折动子(33)在所述电阻片(31)上滑动接触,所述转盘(32)中部设有一个供所述轴芯(6)插入的安装孔(321);/n所述阻力模块(4)包括固定在所述支座(1)上端的挡片(41)、连接在所述挡片(41)内侧并且向下弯折的第一阻挡部(42)、第二阻挡部(43),所述第一阻挡部(42)中部还设有呈向下凹陷的弧形接触部(421),所述转盘(32)上端还设有避让槽(322),所述避让槽(322)底部设有若干向下凹陷的V型槽(323),所述弧形接触部(421)位于所述V型槽(323)上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按压键的编码器,包括编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码器包括支座(1)、固定在所述支座(1)下端的按压模块(2)、位于所述支座(1)内侧的转动输出模块(3)、位于所述转动输出模块(3)上侧的阻力模块(4)、套设在所述支座(1)上端外侧的外壳(5)、与所述转动输出模块(3)固定连接的轴芯(6);
所述按压模块(2)包括固定在所述支座(1)下端的底座(21)、固定在所述底座(21)上的第一导电基板(22)、第二导电基板(23)、连接在所述第二导电基板(23)上的凸状导电板(24),所述第一导电基板(22)上设有导电接触部(221),所述凸状导电板(24)位于所述导电接触部(221)上方,所述轴芯(6)下端连接有按压部(61),所述按压部(61)位于所述凸状导电板(24)正上方;
所述转动输出模块(3)包括固定在所述支座(1)内侧的电阻片(31)、位于所述支座(1)内侧的转盘(32)、固定在所述转盘(32)底部并且呈向下弯折的折动子(33),所述折动子(33)在所述电阻片(31)上滑动接触,所述转盘(32)中部设有一个供所述轴芯(6)插入的安装孔(321);
所述阻力模块(4)包括固定在所述支座(1)上端的挡片(41)、连接在所述挡片(41)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晟睿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福哥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