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沈燕士专利>正文

光谱仪试管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0545 阅读:1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光谱仪试管座,包括有一座体,其特征在于:该座体具有三个可组合以达到不同容纳效果的容置空间,且在其二侧各设有一相互穿通的剖沟。(*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关于一种光谱仪附件,具体地说,是关于一种光谱仪试管座
技术介绍
光谱分析方法作为一种重要的理化分析手段,在科研、生产、质量控制等方面发挥着无可取代的作用。无论是对穿透吸收光谱,还是对萤光光谱或拉曼光谱,光谱分析是获得单波长幅射光的不可缺少的手段。现代的单色仪具有很宽的光谱范围〔自紫外线(UV)至红外线(IR)〕,较高的光谱分辨率(0.001nm),并具备自动波长扫描功能和完善的电脑控制功能,所以很容易与其它周边仪器设备配置成高性能的自动测试系统。电脑自动扫描多光栅光谱仪已成为光谱研究用设备的首选。光谱仪是一种用以对物质结构进行常规研究和应用分析的大型仪器。在使用时通常将待测定的物质的溶液装入试管中,再将试管放置在与之匹配的光谱仪试管座上,并一起放入光谱仪内的测试空间,使光谱仪的测试光线透过试管内的物质溶液,再结合其他参数(如管径等),经分析后得出该物质组份的含量百分比,并将结果显示在显示屏上。常见的香水或其它美容用品,通常就是使用光谱仪来分析其成份的组成比例的。为了配合各种不同规格的试管,现有的光谱仪试管座具有多种大小和型式,一般一种型式的试管座就专门配合一种规格的试管的使用。使用者根据所需测试的物质选定合适的试管,然后使用与试管相配的试管座。现有这种光谱仪试管座规格单一,适应性差,因此使用者不得不配备多种型式和大小的试管座,以适应不同规格的试管来完成不同物质的分析工作,这种状况不仅提高了分析成本、增添了操作麻烦,而且不符合环保的概念。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试管座规格型式单一的问题,提供一种适应性强、应用灵活、操作方便的光谱仪试管座,以适应不同规格的试管,从而节约测试分析的成本。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光谱仪试管座,包括有一座体,该座体具有三个可组合以达到不同容纳效果的容置空间,且在其二侧各设有一相互穿通的剖沟。本技术所述的光谱仪试管座在座体各容置空间的一侧设有沟槽,且各配置有一卡固件,该卡固件的一端插置于上述沟槽内,其材质为金属;所述座体上还配置有对试管进行限位的盖板,该盖板上设有锁固孔,通过锁固件将所述座体固定在光谱仪上;所述光谱仪试管座的座体可用塑料一体成型加工而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座体上的三个容置空间可相互组合达到不同的容纳效果,以适应容纳放置各种规格试管的要求,扩大了该光谱仪试管座的适应范围,提高了测试操作的灵活性,节约了测试分析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外观立体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结构剖切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另一种实施例的示意图。图4是图3所示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一种使用状态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的另一种使用状态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首先参阅图1和图2,本技术的外观立体示意图和结构剖切示意图。图示光谱仪试管座包括有一座体10,该座体10内部具有三个容置空间11a、11b、11c,它们相互贯通并可进行组合以容纳不同大小、形状的试管,从而达到不同的容纳效果;在座体10的二侧各设有一剖沟14a和14b穿透该座体10的体壁,二剖沟14a、14b与上述三个容置空间11a、11b、11c共同形成穿过座体10的通道,以便在测试分析时使光谱仪的测试光线从中穿过。上述容置空间11a、11b、11c的一侧各设有一沟槽13a、13b、13c,另外各配置一金属的卡固件12a、12b、12c,它们的一端分别插置于上述沟槽13a、13b、13c内,它们的另一端呈自由状态。当试管置入上述容置空间11a、11b、11c时,该金属卡固件12a、12b、12c的自由端可凭借其本身的弹力将试管挤压固定在上述容置空间11a、11b、11c内以备测试。测试时,测试光线自座体10一侧的剖沟14a射入,穿过容置空间11a、11b、11c中的被测物质,由另一侧的剖沟14b射出。上述座体10可以用塑料材料通过模塑方式一次注射一体成型而成。图3表示的是本技术的另一种实施例。在所述的光谱仪试管座的座体10上面还配置有一盖板15,用于对所测试的试管进行限位;该盖板15上设有若干锁固孔150,在光谱仪测试区内的仪器体板30上、与该锁固孔150位置相应的地方设有固定孔300,锁固件151穿过锁固孔150锁定在固定孔300上,从而将本技术的座体10固定在光谱仪上。图3、图4、图5和图6分别表示了本技术置放不同规格试管的应用状态。图3表示的是放置边宽为10mm的方形试管20的情形,图4表示的是放置直径12.7mm(0.5英寸)的园形试管22的应用状况,图5表示了放置直径25.4mm(1英寸)园形试管23的使用状态,图6表示了放置长为50mm的长方形试管24的情况。在图3和图4中,本技术为第二种实施例的型式,即使用了盖板15。可以从上述图例中看出,本技术所述的光谱仪试管座可适应放置多种规格、形状不一的试管,除了上述四种情况外,它还可放置8.5mm的高透光试管。因此本技术适应性强,应用灵活,方便了测试者的操作,同时省却了置备不同型式试管座的麻烦,也节约了测试成本。权利要求1.一种光谱仪试管座,包括有一座体,其特征在于该座体具有三个可组合以达到不同容纳效果的容置空间,且在其二侧各设有一相互穿通的剖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谱仪试管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座体各容置空间的一侧设有沟槽,且各配置有一卡固件,该卡固件的一端插置于上述沟槽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谱仪试管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固件的材质为金属。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谱仪试管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座体上配置有对试管进行限位的盖板。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谱仪试管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上设有锁固孔,通过锁固件将所述座体固定在光谱仪上。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谱仪试管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座体由塑料材料制成。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谱仪试管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座体为一体成型。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光谱仪试管座,其包括有一座体,该座体具有三个可组合以达到不同容纳效果的容置空间,且在其二侧各设有一相互穿通的剖沟;各容置空间的一侧设有沟槽,且各配置有一卡固件,该卡固件的一端插置于上述沟槽内,所述座体上还配置有对试管进行限位的盖板,该盖板上设有锁固孔,通过锁固件将所述座体固定在光谱仪上。本技术克服了以往光谱仪试管座规格单一的缺陷,具有适应性强、应用灵活、方便操作和节约测试成本的优点,可用于多种物质的光谱分析。文档编号G01N21/01GK2742430SQ20042010751公开日2005年11月23日 申请日期2004年10月29日 优先权日2004年10月29日专利技术者沈燕士 申请人:沈燕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燕士
申请(专利权)人:沈燕士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