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儿童智能精准口服药分药器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儿童智能精准口服药分药器。
技术介绍
婴幼儿口服用药种类繁多,婴幼儿由于年龄小,体重轻,用药剂量小,为保证药效,要求给予准确的用药剂量,但当今国内外大部分药品缺乏专门的儿童剂型,调查研究显示由家属给患儿服用口服药时给予固体片剂口服药时分装错误导致的用药错误事件不在少数,加之市面上专门的儿童智能精准口服药分药器尚缺乏,带来的后果是剂量过小达不到治疗目的或剂量过大导致对患儿健康的严重的伤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儿童患者口服药分装困难以及分装剂量不准备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儿童智能精准口服药分药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儿童智能精准口服药分药器包括箱体、设置层、分药层和取药层;设置层、分药层和取药层从上至下依次固定设置于箱体内;分药层和取药层均呈抽屉式;箱体的外壁上固定设置有刷盒;设置层的外壁上固定设置有显示屏和设置按键;显示屏和设置按键通信连接;分药层包括碾磨室、振动筛网和粉碎室;振动筛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儿童智能精准口服药分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设置层(2)、分药层(3)和取药层(4);所述设置层(2)、分药层(3)和取药层(4)从上至下依次固定设置于箱体(1)内;所述分药层(3)和取药层(4)均呈抽屉式;所述箱体(1)的外壁上固定设置有刷盒(29);/n所述设置层(2)的外壁上固定设置有显示屏(5)和设置按键(6);所述显示屏(5)和设置按键(6)通信连接;/n所述分药层(3)包括碾磨室(7)、振动筛网(8)和粉碎室(9);所述振动筛网(8)固定设置于碾磨室(7)和粉碎室(9)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儿童智能精准口服药分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设置层(2)、分药层(3)和取药层(4);所述设置层(2)、分药层(3)和取药层(4)从上至下依次固定设置于箱体(1)内;所述分药层(3)和取药层(4)均呈抽屉式;所述箱体(1)的外壁上固定设置有刷盒(29);
所述设置层(2)的外壁上固定设置有显示屏(5)和设置按键(6);所述显示屏(5)和设置按键(6)通信连接;
所述分药层(3)包括碾磨室(7)、振动筛网(8)和粉碎室(9);所述振动筛网(8)固定设置于碾磨室(7)和粉碎室(9)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智能精准口服药分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碾磨室(7)包括放药口(10)、滑板(11)、第一碾磨轮(12)和第二碾磨轮(13);
所述放药口(10)固定设置于碾磨室(7)的顶部;所述放药口(10)呈倒梯形状;所述滑板(11)的一端和碾磨室(7)的顶部内壁固定连接,其另一端和振动筛网(8)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碾磨轮(12)的外侧齿轮和第二碾磨轮(13)的外侧齿轮相互啮合;所述第一碾磨轮(12)和第二碾磨轮(13)的中心均固定设置有通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儿童智能精准口服药分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碾磨室(7)还包括第一连轴(14)、第二连轴(15)、第一电机(16)和第二电机(17);
所述第一电机(16)通过第一连轴(14)和第一碾磨轮(12)上的通孔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电机(17)通过第二连轴(15)和第二碾磨轮(13)上的通孔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儿童智能精准口服药分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筛网(8)上均匀设置有大小一致的筛孔(18);多个所述筛孔(18)的排列宽度和滑板(11)的底部宽度一致。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儿童智能精准口服药分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粉碎室(9)包括转动轴(19)、水平叶片(20)、螺旋叶片(21)和第三电机(22);
所述转动轴(19)的一端和振动筛网(8)固定连接,其另一端和粉碎室(9)的底部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水平叶片(20)和螺旋叶片(21)均固定设置于转动轴(19)上;所述第三电机(22)固定设置于转动轴(19)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智能精准口服药分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取药层(4)包括导药筒(23)和分药盘(24);
所述导药筒(23)和取药层(4)的顶部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导药筒(23)呈漏斗状;所述分药盘(24)固定设置于取药层(4)的底部;所述分药盘(24)呈闭合式环形;所述导药筒(23)的筒口固定设置于分药盘(24)外环的正上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儿童智能精准口服药分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药盘(24)上均匀固定设置有取药盒(25);所述分药盘(24)的环形中心处固定设置有转子安装座(26);
每个所述取药盒(25)内均固定设置有称重器(27);所述转子安装座(26)内固定设置有第四电机(28);所述显示屏(5)分别与称重器(27)、第一电机(16)、第二电机(17)、第三电机(22)和第四电机(28)通信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智能精准口服药分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屏(5)包括接地电容C5、电容C6-C8、接地电容C9-C11、接地电阻R10、型号为AT89C51的单片机芯片U1、型号为LCD1602的显示芯片U2和型号为MAX232的电平转换芯片U3;
所述芯片U1的XTAL1引脚分别与接地电容C10和晶振Y1的一端连接,其XTAL2引脚分别与接地电容C11和晶振Y1的另一端连接;所述芯片U2的GND引脚和BLK引脚均接地;所述芯片U2的VCC引脚和BLA引脚均与芯片U1的VCC引脚连接;所述芯片U2的VL引脚和接地电阻R10连接;所述芯片U2的RS引脚、R/W引脚和E引脚分别与芯片U1的P1.2-P1.4引脚一一对应连接;所述芯片U2的D0-D7引脚分别与芯片U1的P2.0-P2.7引脚一一对应连接;所述芯片U3的GND引脚接地;所述芯片U3的R2OUT引脚和芯片U1的P3.0引脚连接;所述芯片U3的T2IN引脚和芯片U1的P3.1引脚连接;所述芯片U3的VCC引脚分别与接地电容C5和电容C6的一端连接,其连接点作为芯片U3的+5V引脚;所述芯片U3的VS-引脚和接地电容C9连接;所述芯片U3的C2-引脚和电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琴,苏绍玉,黄红玉,张秀娟,古瑶,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