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干气密封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03792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04: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干气密封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干气密封机构,包括转轴;所述轴套外套设有壳体;壳体内设有滑动的推环,推环套设在轴套上,且推环与内腔底部之间设有弹性元件;推环、壳体内壁上成形有滑动引导件;推环背离弹性元件的一端连接有静环,静环套设在轴套上;推环上成形有第一斜面,静环上对应第一斜面成形有第二斜面;静环背离第二斜面的一端连接有动环,静环、动环上均成形有适配的密封面,且动环固定在轴套的外周上。应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静环可在壳体的内腔里面沿着转轴的轴向稳定滑动,防止出现静环与动环相接的密封面发生偏移而不吻合,导致密封不严或失效的现象出现。弹性元件、静环稳定工作,补偿能力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干气密封机构
本技术涉及干气密封
,特别是涉及一种干气密封机构。
技术介绍
干气密封,即干运转气体密封,其是将开槽密封技术用于气体密封的一种新型轴端密封,属于非接触密封。当端面外侧开设有流体动压槽的动环旋转时,流体动压槽把外径侧(称之为上游侧)的高压隔离气体泵入密封端面之间,由外径至槽径处气膜压力逐渐增加。而自槽径至内径处气膜压力逐渐下降,因端面膜压增加,使所形成的开启力大于作用在密封环上的闭合力;在摩擦副之间形成很薄的一层气膜从而使密封工作在非接触状态下。所形成的气膜完全阻塞了相对低压的密封介质泄漏通道,实现了密封介质的零泄漏或零逸出。现有技术中,干气密封中的弹性补偿稳定性较差,补偿能力较弱,可能会造成密封失效的情况,影响干气密封的正常运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干气密封机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弹性补偿稳定性差的上述技术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干气密封机构,包括转轴及套设在转轴外的轴套;所述轴套外套设有壳体,壳体具有内腔,且壳体上具有封闭内腔的压盖;所述壳体内设有滑动的推环,推环套设在轴套上,且推环与内腔底部之间设有弹性元件;所述推环、壳体内壁上成形有滑动引导件;所述推环背离弹性元件的一端连接有静环,静环套设在轴套上;所述推环上成形有第一斜面,静环上对应第一斜面成形有第二斜面,第一斜面与第二斜面抵接;所述静环背离第二斜面的一端连接有动环,静环、动环上均成形有适配的密封面,且动环固定在轴套的外周上。根据本技术的干气密封机构,所述滑动引导件包括开设在壳体内壁上的滑槽,滑槽沿壳体的长度方向设置;对应的,推环的外圆面成形有与滑槽配合的滑块。根据本技术的干气密封机构,所述滑槽、滑块设有多个,且滑槽均匀开设在壳体内壁上,滑块均匀分布在推环的外圆面上。根据本技术的干气密封机构,所述第一斜面上开设有多道滑动槽,滑动槽沿第一斜面的宽度方向设置;对应的,第二斜面成形有与滑动槽配合的滑动块。根据本技术的干气密封机构,所述滑动槽均匀开设在第一斜面上,滑动块均匀分布在第二斜面上。根据本技术的干气密封机构,所述滑动槽与滑块错开分布。根据本技术的干气密封机构,所述弹性元件套设在轴套外,其两端分别抵接内腔底部和推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应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弹性元件能够为静环提供用于弹性补偿的弹力。静环在弹性补偿的作用下,同时在滑动引导件的引导下,可在壳体的内腔里面沿着转轴的轴向稳定滑动,防止出现静环与动环相接的密封面发生偏移而不吻合,导致密封不严或失效的现象出现。弹性元件、静环稳定工作,补偿能力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部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3是图1中沿B-B剖视示意图;图4是图1中推环的右视示意图;图5是图1中静环的左视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另一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转轴1、轴套2、壳体3、弹性元件4、推环5、静环6、压盖7、动环8、滑槽9、滑块10、滑动槽11、第一斜面12、第二斜面13、滑动块14。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请参阅附图。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技术可实施的范畴。实施例请参阅图1-图6,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干气密封机构,包括转轴1及套设在转轴1外的轴套2;所述轴套2外套设有壳体3,壳体3具有内腔,且壳体3上具有封闭内腔的压盖7;所述壳体3内设有滑动的推环5,推环5套设在轴套2上,且推环5与内腔底部之间设有弹性元件4;所述推环5、壳体内壁上成形有滑动引导件;所述推环5背离弹性元件4的一端连接有静环6,静环6套设在轴套2上;所述推环5上成形有第一斜面12,静环6上对应第一斜面12成形有第二斜面13,第一斜面12与第二斜面13抵接;所述静环6背离第二斜面13的一端连接有动环8,静环6、动环8上均成形有适配的密封面,且动环8固定在轴套2的外周上。静环6的密封面通常为平面,动环8的密封面上开设有多道动压槽,动压槽均匀分布在密封面上,形成环状的一圈;动压槽的深度为5-10um。轴套2通过紧定螺钉固定在转轴1上。所述滑动引导件包括开设在壳体内壁上的滑槽9,滑槽9沿壳体3的长度方向设置;对应的,推环5的外圆面成形有与滑槽9配合的滑块10,如图4。滑块10凸出推环5的外圆面。所述滑槽9、滑块10设有多个,且滑槽9均匀开设在壳体内壁上,滑块10均匀分布在推环5的外圆面上。当然,上述的滑槽9可开设在推环5上,滑块10成形在壳体内壁上。所述第一斜面12上开设有多道滑动槽11,滑动槽11沿第一斜面12的宽度方向设置;对应的,第二斜面13成形有与滑动槽11配合的滑动块14,如图5。所述滑动槽11均匀开设在第一斜面12上,滑动块14均匀分布在第二斜面13上。上述的滑动槽11、滑动块14即组成引导静环6滑动的滑移引导件。所述滑动槽11与滑块10错开分布。当滑动槽11与滑块10均设有多个时,滑动槽11与滑块10是交错分布的。在上述滑动引导件、滑移引导件的共同作用下可提高静环6的滑移稳定性。所述弹性元件4套设在轴套2外,其两端分别抵接内腔底部和推环5。该弹性元件4可设计为弹簧。另外,如图6,可在内腔底部及推环5上对应开设多个盲孔,盲孔均匀间隔分布。每对盲孔内均固定有弹性元件4,这样多个弹性元件4能够提供足够的弹力,弹力分布也均匀。该弹性元件4可设计为弹簧、弹性柱。应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弹性元件4能够借助推环5,为静环6提供用于弹性补偿的弹力。因为动环8在高速转动时,动环8与静环6的密封面间会形成一层起到密封作用的气膜,动环8与静环6会相互远离一定距离。静环6在弹性补偿的作用下,同时在滑动引导件、滑移引导件的共同引导下,可在壳体3的内腔里面沿着转轴1的轴向稳定滑动,防止出现静环6与动环8相接的密封面发生偏移而不吻合,导致密封不严或失效的现象出现。弹性元件4、静环6稳定工作,补偿能力好。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技术。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技术的精神及范畴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干气密封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转轴及套设在转轴外的轴套;所述轴套外套设有壳体,壳体具有内腔,且壳体上具有封闭内腔的压盖;所述壳体内设有滑动的推环,推环套设在轴套上,且推环与内腔底部之间设有弹性元件;所述推环、壳体内壁上成形有滑动引导件;所述推环背离弹性元件的一端连接有静环,静环套设在轴套上;所述推环上成形有第一斜面,静环上对应第一斜面成形有第二斜面,第一斜面与第二斜面抵接;所述静环背离第二斜面的一端连接有动环,静环、动环上均成形有适配的密封面,且动环固定在轴套的外周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干气密封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转轴及套设在转轴外的轴套;所述轴套外套设有壳体,壳体具有内腔,且壳体上具有封闭内腔的压盖;所述壳体内设有滑动的推环,推环套设在轴套上,且推环与内腔底部之间设有弹性元件;所述推环、壳体内壁上成形有滑动引导件;所述推环背离弹性元件的一端连接有静环,静环套设在轴套上;所述推环上成形有第一斜面,静环上对应第一斜面成形有第二斜面,第一斜面与第二斜面抵接;所述静环背离第二斜面的一端连接有动环,静环、动环上均成形有适配的密封面,且动环固定在轴套的外周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气密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引导件包括开设在壳体内壁上的滑槽,滑槽沿壳体的长度方向设置;对应的,推环的外圆面成形有与滑槽配合的滑块。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健成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博格曼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