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青坤专利>正文

一种稠油井计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202761 阅读:9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04: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稠油井计量装置,主要涉及油田计量技术领域。包括计量装置框架,所述计量装置框架内设有两个称重传感器、制氮机、气动四通阀、智能控制系统、出气口气动三通阀,两个所述称重传感器的底部均悬挂有密封容器,两个所述密封容器之间通过气平衡软管连通,所述气动四通阀的第一阀口与其中一个密封容器的底端连通,所述气动四通阀的第二阀口与另外一个密封容器的底端连通,所述气动四通阀的第三阀口与集输管网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能够将气油有效分离、防止砂堵、便于压液面,可实现连续测定、间隔测定、定点测定稠油单井产业量,具有排液方便,计量误差小,使用寿命长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稠油井计量装置
本技术涉及油田计量
,具体是一种稠油井计量装置。
技术介绍
油井计量是油田开发生产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准确、及时的了解油井产量对掌握油井藏动态变化、调整开发方案、控制油田递减、提高最终采收率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目前,油井计量技术主要有功图计量技术、分离器玻璃管计量技术、翻斗式计量技术、多相流计量技术,上述计量技术均有其优缺点,现有的计量技术并不适用于稠油井产量的计量,稠油井产量的精确计量仍旧是目前是石油工业中的一个难题。由于稠油粘度高、密度大、起泡严重、自然消泡时间长,一般的分离器不能有效的将气油分离,导致液相出口含气,影响各类流量计的计量精度;稠油井的油层产出液往往携砂严重,经常造成流量计磨损、卡、堵现象发生;同时稠油井伴生气产量低,常规量油分离器在稠油井计量后压液面困难,影响量油分离器的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能够将气油有效分离、防止砂堵、便于压液面的稠油井计量装置,可实现连续测定、间隔测定、定点测定稠油单井产业量,具有排液方便,计量误差小,使用寿命长的优点。本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稠油井计量装置,包括计量装置框架,所述计量装置框架内设有两个称重传感器、制氮机、气动四通阀、智能控制系统、出气口气动三通阀,两个所述称重传感器对称安装在计量装置框架内部的顶部,两个所述称重传感器的底部均悬挂有密封容器,两个所述密封容器之间通过气平衡软管连通,所述气平衡软管安装在密封容器的顶部,所述气平衡软管、气动四通阀的进气口、出气口气动三通阀的进气口均与制氮机连通,所述气动四通阀的第一阀口与其中一个密封容器的底端连通,所述气动四通阀的第二阀口与另外一个密封容器的底端连通,所述气动四通阀的第三阀口与集输管网连通,所述气动四通阀的第四阀口与出气口气动三通阀的一个阀口连通,所述出气口气动三通阀剩余两个阀口中的一个与油井连通,另外一个与集输管网连通,所述密封容器的外壁上安装有远传液位计,所述远传液位计、出气口气动三通阀、气动四通阀、制氮机、称重传感器均与智能控制系统信号连接。所述密封容器上设有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与智能控制系统信号连接。其中一个所述密封容器上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智能控制系统信号连接。其中一个所述密封容器的顶部设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与智能控制系统信号连接。所述制氮机的出气口安装有进气口自控三通阀,所述进气口自控三通阀的其中一个阀口安装有与气平衡软管连通的第一管路,所述进气口自控三通阀的另外一个阀口安装有第二软管,所述第二软管远离进气口自控三通阀的一端设有三通,所述三通的一端与气动四通阀的进气口连通,另外一端与出气口气动三通阀的进气口连通。对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的称重传感器用于对密封容器内的油进行计量,制氮机一方面为气动四通阀、出气口气动三通阀提供压缩空气,另一方面向密封容器内通入氮气,在计量时,先向其中一个密封容器种通入油井产液,该密封容器内的氮气经气平衡软管进入另外一个密封容器中,通过智能控制系统控制气动四通阀变换方向,远传液位计用于计量密封容器内的产液量,本技术能分别实现连续测定、间隔测定、定点测定稠油单井产业量,具有排液方便,计量误差小,使用寿命长的优点,可实时状态显示、测量模式自主选择、历史记录查询、生产数据远传终端。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实施例中产液量计量数据表。附图中标号:1、计量装置框架;2、称重传感器;3、制氮机;4、气动四通阀;5、智能控制系统;6、出气口气动三通阀;7、密封容器;8、气平衡软管;9、集输管网;10、油井;11、远传液位计;12、加热装置;13、温度传感器;14、压力传感器;15、进气口自控三通阀;16、第一管路;17、第二软管;18、进液管路;19、旁通。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技术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技术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限定的范围。本技术所述是一种稠油井计量装置,包括计量装置框架1,所述计量装置框架1内设有两个称重传感器2、制氮机3、气动四通阀4、智能控制系统5、出气口气动三通阀6,智能控制系统5为基于PLC的控制系统,两个称重传感器2、制氮机3、气动四通阀4通过螺丝固定在计量装置框架1上。两个所述称重传感器2对称安装在计量装置框架1内部的顶部,两个所述称重传感器2的底部均悬挂有密封容器7,利用称重传感器2对密封容器7的重量进行称量。两个所述密封容器7之间通过气平衡软管8连通,所述气平衡软管8安装在密封容器7的顶部,利用气平衡软管8保证两个密封容器7内的压强相同。所述气平衡软管8、气动四通阀4的进气口、出气口气动三通阀6的进气口均与制氮机3连通,制氮机3一方面为气动四通阀4、出气口气动三通阀6提供压缩空气,另一方面用于向密封容器7内通入氮气。将气动四通阀4的四个阀口分别定义为第一阀口、第二阀口、第三阀口、第四阀口,所述气动四通阀4的第一阀口通过第一连接管路与其中一个密封容器7的底端连通,所述气动四通阀4的第二阀口通过第二连接管路与另外一个密封容器7的底端连通,所述气动四通阀4的第三阀口通过第三连接管路与集输管网9连通,所述气动四通阀4的第四阀口通过第四连接管路与出气口气动三通阀6的一个阀口连通,所述出气口气动三通阀6剩余两个阀口中的一个通过进液管路18与油井10连通,另外一个通过旁通19与集输管网9连通,密封容器7的外壁上安装有远传液位计11,所述远传液位计11、出气口气动三通阀6、气动四通阀4、制氮机3、称重传感器2均与智能控制系统5信号连接。进一步的,为了便于对密封容器进行加热,以快速的进行气液分离,所述密封容器7的外壁上设有加热装置12,所述加热装置12与智能控制系统5信号连接,利用智能控制系统5对加热装置12进行控制。进一步的,为了便于对密封容器内的温度进行监测,其中一个所述密封容器7上设有温度传感器13,所述温度传感器13与智能控制系统5信号连接。进一步的,为了便于对密封容器内的压力进行监测,其中一个所述密封容器7的顶部设有压力传感器14,所述压力传感器14与智能控制系统5信号连接。进一步的,为了便于制氮机与气动四通阀、进气口自控三通阀、气平衡软管的连接,所述制氮机3的出气口安装有进气口自控三通阀15,所述进气口自控三通阀15的其中一个阀口安装有与气平衡软管8连通的第一管路16,所述进气口自控三通阀15的另外一个阀口安装有第二软管17,所述第二软管17远离进气口自控三通阀15的一端设有三通,所述三通的一端与气动四通阀4的进气口连通,另外一端与出气口气动三通阀6的进气口连通。将两个密封容器7分别定义为A、B,本技术的运行过程为:使用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稠油井计量装置,其特征是:包括计量装置框架(1),所述计量装置框架(1)内设有两个称重传感器(2)、制氮机(3)、气动四通阀(4)、智能控制系统(5)、出气口气动三通阀(6),两个所述称重传感器(2)对称安装在计量装置框架(1)内部的顶部,两个所述称重传感器(2)的底部均悬挂有密封容器(7),两个所述密封容器(7)之间通过气平衡软管(8)连通,所述气平衡软管(8)安装在密封容器(7)的顶部,所述气平衡软管(8)、气动四通阀(4)的进气口、出气口气动三通阀(6)的进气口均与制氮机(3)连通,所述气动四通阀(4)的第一阀口与其中一个密封容器(7)的底端连通,所述气动四通阀(4)的第二阀口与另外一个密封容器(7)的底端连通,所述气动四通阀(4)的第三阀口与集输管网(9)连通,所述气动四通阀(4)的第四阀口与出气口气动三通阀(6)的一个阀口连通,所述出气口气动三通阀(6)剩余两个阀口中的一个与油井(10)连通,另外一个与集输管网(9)连通,所述密封容器(7)的外壁上安装有远传液位计(11),所述远传液位计(11)、出气口气动三通阀(6)、气动四通阀(4)、制氮机(3)、称重传感器(2)均与智能控制系统(5)信号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稠油井计量装置,其特征是:包括计量装置框架(1),所述计量装置框架(1)内设有两个称重传感器(2)、制氮机(3)、气动四通阀(4)、智能控制系统(5)、出气口气动三通阀(6),两个所述称重传感器(2)对称安装在计量装置框架(1)内部的顶部,两个所述称重传感器(2)的底部均悬挂有密封容器(7),两个所述密封容器(7)之间通过气平衡软管(8)连通,所述气平衡软管(8)安装在密封容器(7)的顶部,所述气平衡软管(8)、气动四通阀(4)的进气口、出气口气动三通阀(6)的进气口均与制氮机(3)连通,所述气动四通阀(4)的第一阀口与其中一个密封容器(7)的底端连通,所述气动四通阀(4)的第二阀口与另外一个密封容器(7)的底端连通,所述气动四通阀(4)的第三阀口与集输管网(9)连通,所述气动四通阀(4)的第四阀口与出气口气动三通阀(6)的一个阀口连通,所述出气口气动三通阀(6)剩余两个阀口中的一个与油井(10)连通,另外一个与集输管网(9)连通,所述密封容器(7)的外壁上安装有远传液位计(11),所述远传液位计(11)、出气口气动三通阀(6)、气动四通阀(4)、制氮机(3)、称重传感器(2)均与智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心明胡建启李青刘伟张利萍伊丕丽李青坤
申请(专利权)人:李青坤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