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下流体沉泥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20267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04: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井下流体沉泥沙装置,该井下流体沉泥沙装置包括:外管,其上端用于与泵连接,其下端封闭;上T形管,其设于所述外管内,所述上T形管包括第一横管和第一立管,所述第一立管的上端连接于所述第一横管的中部,所述第一立管的下端的开口朝下设置;所述第一横管的两端均连接于所述外管的侧壁,并且所述第一横管的两端的开口分别与所述外管的外部空间相连通。通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实现较好的防砂效果,有利于提高油井的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井下流体沉泥沙装置
本技术涉及修井作业
,尤其涉及一种井下流体沉泥沙装置。
技术介绍
油井因出泥浆、细粉砂、压裂残砂等原因,易出现砂卡、倒井的情况,导致油井频繁检泵,缩短了生产周期,降低了生产效率和产能,频繁的作业也会导致生产成本的增加。为了减少泥砂的不利影响,通常采用金属绕丝、激光割缝筛管等防砂装置,防砂装置可以起到防砂效果,但是,防砂装置难以阻隔细粉砂及泥浆,导致起出地面后的工具被泥浆、污垢堵塞或堵实的现象,依然比较常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井下流体沉泥沙装置,以实现较好的防砂效果,有利于提高油井的产能。本技术的上述目的可采用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本技术提供一种井下流体沉泥沙装置,包括:外管,其上端用于与泵连接,其下端封闭;上T形管,其设于所述外管内,所述上T形管包括第一横管和第一立管,所述第一立管的上端连接于所述第一横管的中部,所述第一立管的下端的开口朝下设置;所述第一横管的两端均连接于所述外管的侧壁,并且所述第一横管的两端的开口分别与所述外管的外部空间相连通。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井下流体沉泥沙装置包括下T形管,所述下T形管设于所述外管内,且位于所述上T形管的下方;所述下T形管包括第二横管和第二立管,所述第二立管的下端连接于所述第二横管的中部,所述第二立管的上端的开口朝上设置;所述第二横管的两端均连接于所述外管的侧壁,并且所述第二横管的两端的开口分别与所述外管的外部空间相连通。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立管的轴线、所述第二立管的轴线与所述外管的轴线相平行。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立管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二立管的内径。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横管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二横管的内径。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横管的孔径范围为18mm-26mm,所述第二横管的孔径范围为2mm-19mm,所述第一横管的轴线与所述第二横管的轴线之间的距离范围为700mm-860mm。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外管的下端连接有丝堵,所述下T形管与所述丝堵之间设有沉砂腔。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外管的下端连接下接头,所述丝堵连接于所述下接头的下端。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下接头的下端连接有至少一根尾管,所述丝堵连接于所述尾管的下端。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外管包括上外管、中间外管和下外管,所述上外管和所述下外管分别连接于所述中间外管的两端;所述上T形管连接于所述上外管与所述中间外管之间,所述下T形管连接于所述下外管与所述中间外管之间。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上外管的上端依次连接有上接头、油管短接和油管接箍。本技术的特点及优点是:该井下流体沉泥沙装置设置于油井中,连接于泵的下方,在运行时,油井中的流体通过上T形管中的第一横管流入,并经过第一立管,以向下的速度进入到外管中,在外管中,流体发生转向后,向上流动。(一)流体从上T形管流出后,在外管中,由向下流动转向向上流动,转向过程可以促进液流中的砂泥与液体发生分离,不仅有利于粒径较大的砂子下沉,还会使粒径较小的细粉砂及泥浆下落。(二)流体通过上T形管进入,进液面积较小,使液流流速较高,增强了携砂、带泥能力;流体从上T形管进入到外管内,由于外管的环空截面积比上T形管的出口截面大,液流速度会发生较大幅度的降低,有利于液流中的砂、泥发生沉降。该井下流体沉泥沙装置可以使泥浆、细粉砂和压裂残砂发生沉降,具有较好的防砂效果,有利于减少砂卡、倒井等故障,降低检泵频率,延长生产周期,有利于提高油井的产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井下流体沉泥沙装置的半剖视图;图2为流体在外管中的流动方向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井下流体沉泥沙装置中的上T形管与下T形管的剖视图。附图标号说明:10、外管;11、上外管;12、中间外管;13、下外管;20、上T形管;21、第一横管;22、第一立管;30、下T形管;31、第二横管;32、第二立管;40、丝堵;41、沉砂腔;50、下接头;61、油管接箍;62、油管短接;63、上接头;70、开槽锥端紧定螺钉。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井下流体沉泥沙装置,如图1所示,该装置包括:外管10和上T形管20;外管10的上端用于与泵连接,外管10的下端封闭;上T形管20设于外管10内,上T形管20包括第一横管21和第一立管22,第一立管22的上端连接于第一横管21的中部,第一立管22的下端的开口朝下设置;第一横管21的两端均连接于外管10的侧壁,并且第一横管21的两端的开口分别与外管10的外部空间相连通。该井下流体沉泥沙装置设置于油井中,连接于泵的下方,在运行时,油井中的流体通过上T形管20中的第一横管21流入,并经过第一立管22,以向下的速度进入到外管10中,在外管10中,流体发生转向后,向上流动。(一)流体从上T形管20流出后,在外管10中,由向下流动转向向上流动,转向过程可以促进液流中的砂泥与液体发生分离,流体的对流、转向、分离和沉降连续完成,不仅有利于粒径较大的砂子下沉,还会使粒径较小的细粉砂及泥浆下落。(二)改变了进液方式,流体通过上T形管20进入,进液面积较小,使液流流速较高,增强了携砂、带泥能力;流体从上T形管20进入到外管10内,由于外管10的环空截面积比上T形管的出口截面大,液流速度会发生较大幅度的降低,有利于液流中的砂、泥发生沉降。该井下流体沉泥沙装置可以使泥浆、细粉砂和压裂残砂发生沉降,具有较好的防砂效果,有利于减少砂卡、倒井等故障,降低检泵频率,延长生产周期,有利于提高油井的产能。将装置连接于泵下,可代替抽油生产中的筛管、砂锚等工具作为泵下滤砂、沉砂装置,不仅可防压裂砂卡泵,同时对细粉砂及泥浆具有防卡、防堵效果,缓解了出砂井泵下防砂、除泥工艺问题,有效保护固定凡尔,达到延长出泥、出砂井检泵周期,进一步提高防砂井措施效果的目的,还具有不易堵塞本体的特点,而且加工简便,成本较低,使用方便,便于推广。在一些实施例中,外管10的内腔横截面面积是上T形管20的出口截面面积的4-5倍。进一步地,如图1-图2所示,井下流体沉泥沙装置包括下T形管30,下T形管30设于外管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井下流体沉泥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外管,其上端用于与泵连接,其下端封闭;/n上T形管,其设于所述外管内,所述上T形管包括第一横管和第一立管,所述第一立管的上端连接于所述第一横管的中部,所述第一立管的下端的开口朝下设置;所述第一横管的两端均连接于所述外管的侧壁,并且所述第一横管的两端的开口分别与所述外管的外部空间相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井下流体沉泥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管,其上端用于与泵连接,其下端封闭;
上T形管,其设于所述外管内,所述上T形管包括第一横管和第一立管,所述第一立管的上端连接于所述第一横管的中部,所述第一立管的下端的开口朝下设置;所述第一横管的两端均连接于所述外管的侧壁,并且所述第一横管的两端的开口分别与所述外管的外部空间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下流体沉泥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井下流体沉泥沙装置包括下T形管,所述下T形管设于所述外管内,且位于所述上T形管的下方;所述下T形管包括第二横管和第二立管,所述第二立管的下端连接于所述第二横管的中部,所述第二立管的上端的开口朝上设置;所述第二横管的两端均连接于所述外管的侧壁,并且所述第二横管的两端的开口分别与所述外管的外部空间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井下流体沉泥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立管的轴线、所述第二立管的轴线与所述外管的轴线相平行。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井下流体沉泥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立管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二立管的内径。


5.根据权利要求2-4中任一项所述的井下流体沉泥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横管的内径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立桂赵日升王天虹黄鹏柯坤张玲马强王雅琳沈峥李艳钰吴倩王志强李作齐王记锋田苗杨伟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