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拼接的胶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02495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04: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拼接的胶条,包括胶条本体,所述胶条本体下表面设有若干耐磨条,所述胶条本体上设有第一通槽,所述第一通槽内设有若干加强杆,所述胶条本体上表面设有两块侧条板,所述侧条板一侧侧壁上沿竖直方向间隔设有若干密封条,两块侧板条之间设有顶板,所述胶条本体与顶板之间设有支撑条,所述顶板、胶条本体、支撑条共同形成两个通槽,所述胶条本体包括可拼接的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所述第一本体一端端面上设有安装槽,所述第二本体一端端面上设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上表面设有卡槽,所述安装槽侧壁上与卡槽相对的位置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设有卡块,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弹性好,不易老化和磨损,可拼接,结构强度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拼接的胶条
本技术涉及胶条
,具体涉及一种可拼接的胶条。
技术介绍
建筑门窗胶条虽然只占门窗总成本的1%左右,但是它却能够节约能源12%,过去不关注门窗中小配件例如密封条,现在也开始关心小小的胶条是否能够保温,使用寿命有多久,外观是否漂亮,是否环保,是否有污染等问题;为了保障内部的密封效果密封条往往起着最重要的任务,但现有的胶条结构比较复杂,弹性比较差,长时间加压或者超压使用容易老化和破损,而且目前的胶条通常为一体成型,当部分破损后整体就失去了功效,很不实用,结构强度也有待提高,由此有必要做出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弹性好,不易老化和磨损,可拼接,结构强度高的可拼接的胶条。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可拼接的胶条,包括胶条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胶条本体下表面设有若干耐磨条,若干耐磨条沿胶条本体宽度方向间隔排布,所述胶条本体上设有第一通槽,所述第一通槽内沿水平方向间隔设有若干加强杆,所述胶条本体上表面设有两块侧条板,两块侧条板对称设置在胶条本体上表面两侧外缘,所述侧条板远离顶板的一侧侧壁上沿竖直方向间隔设有若干密封条,两块侧板条之间设有顶板,所述顶板横向截面呈W形,所述顶板两端分别与两块侧条板相对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胶条本体与顶板之间设有支撑条,所述支撑条下端与胶条本体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条上端与顶板下表面中部固定连接,所述顶板、胶条本体、支撑条共同形成两个通槽,所述胶条本体包括可拼接的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所述第一本体一端端面上设有安装槽,所述第二本体一端端面上设有与安装槽相适配的安装块,所述安装块上表面设有卡槽,所述安装槽侧壁上与卡槽相对的位置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向远离安装槽的方向贯穿至胶条本体外部,所述通孔内设有卡块,所述卡块下端与卡槽相适配。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胶条本体下表面设置若干耐磨条,可以提高胶条本体的耐磨性能,胶条本体上设置第一通槽,第一通槽内间隔设有若干加强杆,提升了胶条本体的结构强度,侧板条上密封条可以严密隔绝空气和水,顶板横向截面呈W形,这样使顶板两边鼓起加强内部弹性支撑,使胶条本体弹性好,不易老化,同时增加了密封条的密封性,支撑条用于支撑固定顶板,胶条本体包括可拼接的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在拼接时,将第二本体上的安装块插入第一本体上的安装槽内,当第一本体端面与第二本体端面相抵时,卡槽与通孔位置相对,将通孔内的卡块向下推卡在卡槽内,就完成了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的拼接,当第一本体或者第二本体中的某一部分破损时,可以将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拆开,更换新的部分再拼接起来就可以继续使用,节约了一半的使用成本,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弹性好,不易老化和磨损,可拼接,结构强度高。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安装槽底面设有磁铁,所述安装块远离第二本体的一端设有铁片。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安装槽底面设置磁铁,在安装块远离第二本体的一端设置铁片,在将卡块插入到卡槽中时,铁片与磁铁相吸,使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之间的连接更加紧密,提升了胶条本体的结构强度。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胶条本体上设有隔音槽,所述隔音槽内填充有隔音海绵。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胶条本体上设置隔音槽,在隔音槽内填充隔音海绵,可以提升胶条本体的隔音性能,降低外界的噪音传入,提升使用者的使用体验。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侧板条顶部设有倒尖角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倒尖角块纵向截面呈斜面状,在把胶条本体安装到门窗框架上时,这样的设计可以使倒尖角块顺滑地进入框架的安装部位,使胶条本体的安装更加方便。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卡块为导热铝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热铝块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可以将热量快速散发掉,卡块为导热铝块,在固定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的同时,可以提升胶条本体的散热性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A方向截面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表示为:1-胶条本体、2-耐磨条、3-第一通槽、4-加强杆、5-侧条板、6-顶板、7-支撑条、8-第一本体、9-第二本体、10-安装槽、11-磁铁、12-安装块、13-铁片、14-卡槽、15-通孔、16-卡块、17-密封条、18-隔音槽、19-隔音海绵、20-倒尖角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可拼接的胶条,包括胶条本体1,在本技术具体实施例中:所述胶条本体1下表面设有若干耐磨条2,若干耐磨条2沿胶条本体1宽度方向间隔排布,所述胶条本体1上设有第一通槽3,所述第一通槽3内沿水平方向间隔设有若干加强杆4,所述胶条本体1上表面设有两块侧条板5,两块侧条板5对称设置在胶条本体1上表面两侧外缘,所述侧条板5远离顶板6的一侧侧壁上沿竖直方向间隔设有若干密封条17,两块侧板条之间设有顶板6,所述顶板6横向截面呈W形,所述顶板6两端分别与两块侧条板5相对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胶条本体1与顶板6之间设有支撑条7,所述支撑条7下端与胶条本体1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条7上端与顶板6下表面中部固定连接,所述顶板6、胶条本体1、支撑条7共同形成两个通槽,所述胶条本体1包括可拼接的第一本体8和第二本体9,所述第一本体8一端端面上设有安装槽10,所述第二本体9一端端面上设有与安装槽10相适配的安装块12,所述安装块12上表面设有卡槽14,所述安装槽10侧壁上与卡槽14相对的位置设有通孔15,所述通孔15向远离安装槽10的方向贯穿至胶条本体1外部,所述通孔15内设有卡块16,所述卡块16下端与卡槽14相适配。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胶条本体1下表面设置若干耐磨条2,可以提高胶条本体1的耐磨性能,胶条本体1上设置第一通槽3,第一通槽3内间隔设有若干加强杆4,提升了胶条本体1的结构强度,侧板条上密封条17可以严密隔绝空气和水,顶板6横向截面呈W形,这样使顶板6两边鼓起加强内部弹性支撑,使胶条本体1弹性好,不易老化,同时增加了密封条17的密封性,支撑条7用于支撑固定顶板6,胶条本体1包括可拼接的第一本体8和第二本体9,在拼接时,将第二本体9上的安装块12插入第一本体8上的安装槽10内,当第一本体8端面与第二本体9端面相抵时,卡槽14与通孔15位置相对,将通孔15内的卡块16向下推卡在卡槽14内,就完成了第一本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拼接的胶条,包括胶条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胶条本体(1)下表面设有若干耐磨条(2),若干耐磨条(2)沿胶条本体(1)宽度方向间隔排布,所述胶条本体(1)上设有第一通槽(3),所述第一通槽(3)内沿水平方向间隔设有若干加强杆(4),所述胶条本体(1)上表面设有两块侧条板(5),两块侧条板(5)对称设置在胶条本体(1)上表面两侧外缘,所述侧条板(5)远离顶板(6)的一侧侧壁上沿竖直方向间隔设有若干密封条(17),两块侧板条之间设有顶板(6),所述顶板(6)横向截面呈W形,所述顶板(6)两端分别与两块侧条板(5)相对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胶条本体(1)与顶板(6)之间设有支撑条(7),所述支撑条(7)下端与胶条本体(1)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条(7)上端与顶板(6)下表面中部固定连接,所述顶板(6)、胶条本体(1)、支撑条(7)共同形成两个通槽,所述胶条本体(1)包括可拼接的第一本体(8)和第二本体(9),所述第一本体(8)一端端面上设有安装槽(10),所述第二本体(9)一端端面上设有与安装槽(10)相适配的安装块(12),所述安装块(12)上表面设有卡槽(14),所述安装槽(10)侧壁上与卡槽(14)相对的位置设有通孔(15),所述通孔(15)向远离安装槽(10)的方向贯穿至胶条本体(1)外部,所述通孔(15)内设有卡块(16),所述卡块(16)下端与卡槽(14)相适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拼接的胶条,包括胶条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胶条本体(1)下表面设有若干耐磨条(2),若干耐磨条(2)沿胶条本体(1)宽度方向间隔排布,所述胶条本体(1)上设有第一通槽(3),所述第一通槽(3)内沿水平方向间隔设有若干加强杆(4),所述胶条本体(1)上表面设有两块侧条板(5),两块侧条板(5)对称设置在胶条本体(1)上表面两侧外缘,所述侧条板(5)远离顶板(6)的一侧侧壁上沿竖直方向间隔设有若干密封条(17),两块侧板条之间设有顶板(6),所述顶板(6)横向截面呈W形,所述顶板(6)两端分别与两块侧条板(5)相对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胶条本体(1)与顶板(6)之间设有支撑条(7),所述支撑条(7)下端与胶条本体(1)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条(7)上端与顶板(6)下表面中部固定连接,所述顶板(6)、胶条本体(1)、支撑条(7)共同形成两个通槽,所述胶条本体(1)包括可拼接的第一本体(8)和第二本体(9),所述第一本体(8)一端端面上设有安装槽(10),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志斌
申请(专利权)人:丽水市新潮塑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