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水密性气密性隔热效果良好的防结霜新型门窗,涉及门窗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门窗外壳,所述门窗外壳设置有上玻璃窗、下玻璃窗、驱动装置和除霜加温箱,其中所述下玻璃窗设置在所述上玻璃窗的下方,并且所述下玻璃窗和所述上玻璃窗通过安装槽设置在所述门窗外壳上,所述驱动装置和除霜加温箱电性连接,所述门窗外壳四周设置有角铁,所述驱动装置设置在所述下玻璃窗下侧部,所述除霜加温箱设置在所述上玻璃窗的上侧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上下玻璃由双层真空玻璃构成,保证了其气密性和防水性能,当玻璃有结霜的时候打开除霜加温箱,热气会汽化玻璃上面的霜,达到除霜的效果,自动化程度高,使用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密性气密性隔热效果良好的防结霜新型门窗
本技术涉及门窗
,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水密性气密性隔热效果良好的防结霜新型门窗。
技术介绍
门窗是重要的建筑物外围护结构之一,起着遮风挡雨、隔热、隔声、采光、通风等作用,它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着室内的环境状况,关系到作为房屋的维护结构部分是否能与墙体一同起到应有的作用。随着建筑行业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建筑外窗的各种功能质量要求也不断提高。建筑外窗物理三性能、抗风抗压性、气密性能和水密性能是衡量门窗安全性和密封性好坏的重要指标,对于建筑的安全及节能效果具有重要意义。专利号201821953812.8提出了一种防结霜型玻璃幕墙板结构,通过在玻璃幕墙板结构内部设计的缓冲装置,避免玻璃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受损,从而有效的保护了玻璃幕墙板下方人群的人身安全,有效的延长了玻璃的使用寿命,并且降低了鸟类在撞击时所受到的冲击力,从而保护了鸟类的生命安全,通过在玻璃幕墙板结构内部设计的防结霜装置,便于使用者在室内对外侧玻璃表面进行擦拭作业。该专利在一定程度上使工作人员在寒冷天气情况下,使用油对玻璃表面进行擦拭,从而便于防止外侧玻璃表面结霜。这种方式仍旧是人工作业,自动化程度差,人力消耗较多。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技术的不足,本技术公开一种水密性气密性隔热效果良好的防结霜新型门窗,能够实现自动化除霜工作,大大节省了人力成本。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水密性气密性隔热效果良好的防结霜新型门窗,其中所述门窗包括门窗外壳,所述门窗外壳设置有上玻璃窗、下玻璃窗、驱动装置和除霜加温箱,其中所述下玻璃窗设置在所述上玻璃窗的下方,并且所述下玻璃窗和所述上玻璃窗通过安装槽设置在所述门窗外壳上,所述驱动装置和除霜加温箱电性连接,所述门窗外壳四周设置有角铁,所述驱动装置设置在所述下玻璃窗下侧部,所述除霜加温箱设置在所述上玻璃窗的上侧部。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驱动装置设置有电机、电机安装板、第一皮带轮、皮带、第二皮带轮、轴承和固定轴,其中所述电机设置在所述电机安装板上,所述第一皮带轮固定在所述电机上,所述固定轴连接有轴承和第二皮带轮,所述皮带固定在所述第一皮带轮和所述第二皮带轮之间。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皮带下方还设置有固定在门窗外壳上的行程开关和开合块。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开合块的一端和皮带固定连接,另一端和下玻璃窗固定连接。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门窗外壳后方还设置有隔热帘。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上玻璃窗和下玻璃窗之间的接缝处设置有橡胶垫。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上玻璃窗和下玻璃窗为真空玻璃。积极有益效果:本技术采用双层真空玻璃,保证了其气密性和防水性能。本技术采用驱动装置进行擦拭玻璃,自动化程度高,大大节省了人力成本。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其中:图1为本技术的总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移除上玻璃窗和下玻璃窗的总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的主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俯视图;图5为本技术的左视图;图6为本技术沿图5的A-A方向的结构图;图7为本技术电动开关窗户的结构示意图;1-门窗外壳;2-除霜加温箱;3-上玻璃窗;4-隔热帘;5-角铁;6-下玻璃窗;7-电机;8-电机安装板;9-第一皮带轮;10-皮带;11-行程开关;12-开合块13-第二皮带轮;14-轴承;15-固定轴;16-安装槽;17-橡胶垫;18-驱动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1如图1-图7所示,一种水密性气密性隔热效果良好的防结霜新型门窗,其中所述门窗包括门窗外壳1,所述门窗外壳1设置有上玻璃窗3、下玻璃窗6、驱动装置18和除霜加温箱2,其中所述下玻璃窗6设置在所述上玻璃窗3的下方,并且所述下玻璃窗6和所述上玻璃窗3通过安装槽16设置在所述门窗外壳1上,所述驱动装置18和除霜加温箱2电性连接,所述门窗外壳1四周设置有角铁5,所述驱动装置18设置在所述下玻璃窗6下侧部,所述除霜加温箱2设置在所述上玻璃窗3的上侧部。进一步地,所述驱动装置18设置有电机7、电机安装板8、第一皮带轮9、皮带10、第二皮带轮13、轴承14和固定轴15,其中所述电机7设置在所述电机安装板8上,所述第一皮带轮9固定在所述电机7上,所述固定轴15连接有轴承14和第二皮带轮13,所述皮带10固定在所述第一皮带轮9和所述第二皮带轮13之间。进一步地,所述皮带10下方还设置有固定在门窗外壳1上的行程开关11和开合块12。进一步地,所述开合块12的一端和皮带10固定连接,另一端和下玻璃窗6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门窗外壳1后方还设置有隔热帘4。进一步地,所述上玻璃窗3和下玻璃窗6之间的接缝处设置有橡胶垫17。进一步地,所述上玻璃窗3和下玻璃窗6为真空玻璃。实施例2本技术在工作时,将门窗外壳1固定不动,用角铁5将四周固定,将上玻璃窗3和下玻璃窗6安装在门窗外壳1预留的安装槽1内,并且在接缝处垫上橡胶垫17。有效地防止漏气,上玻璃窗3和下玻璃窗6双层真空内腔,具有防水,密封的效果。然后将电机安装板8安装在门窗外壳1上,用螺钉固定。再将电机7固定在电机安装板8上面,将第一皮带轮9固定在电机7上面,用紧定螺钉固定将固定轴15轴承14和第二皮带轮13固定成一个整体,再将该整体固定在门窗外壳1上,将皮带10固定在第一皮带轮9和第二皮带轮13之间,通过调节第二皮带轮13,使皮带紧绷,将行程开关11固定在门窗外壳1上,最后将开合块12一端和皮带10固定,另一端和下玻璃窗6固定,将除霜加温箱2固定在门窗外壳1上端,对准外壳上面的出气孔。最后将隔热帘4安装在门窗的后部,可以由人轻易的拉动。由于上玻璃窗3和下玻璃窗6由双层真空玻璃构成,保证了其气密性和防水性能,当玻璃有结霜的时候打开除霜加温箱2,热气会汽化玻璃上面的霜,达到除霜的效果,而不需要人去擦拭,进而实现除霜的自动化操作,且窗户可以自动控制其升降,也便捷的操控,天气炎热时,可以关上串户后部的隔热帘4。虽然以上描述了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些具体实施方式仅是举例说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实质的情况下,可以对上述方法和系统的细节进行各种省略、替换和改变。例如,合并上述方法步骤,从而按照实质相同的方法执行实质相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水密性气密性隔热效果的防结霜新型门窗,其特征在于:所述门窗包括门窗外壳(1),所述门窗外壳(1)设置有上玻璃窗(3)、下玻璃窗(6)、驱动装置(18)和除霜加温箱(2),其中所述下玻璃窗(6)设置在所述上玻璃窗(3)的下方,并且所述下玻璃窗(6)和所述上玻璃窗(3)通过安装槽(16)设置在所述门窗外壳(1)上,所述驱动装置(18)和除霜加温箱(2)电性连接,所述门窗外壳(1)四周设置有角铁(5),所述驱动装置(18)设置在所述下玻璃窗(6)下侧部,所述除霜加温箱(2)设置在所述上玻璃窗(3)的上侧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水密性气密性隔热效果的防结霜新型门窗,其特征在于:所述门窗包括门窗外壳(1),所述门窗外壳(1)设置有上玻璃窗(3)、下玻璃窗(6)、驱动装置(18)和除霜加温箱(2),其中所述下玻璃窗(6)设置在所述上玻璃窗(3)的下方,并且所述下玻璃窗(6)和所述上玻璃窗(3)通过安装槽(16)设置在所述门窗外壳(1)上,所述驱动装置(18)和除霜加温箱(2)电性连接,所述门窗外壳(1)四周设置有角铁(5),所述驱动装置(18)设置在所述下玻璃窗(6)下侧部,所述除霜加温箱(2)设置在所述上玻璃窗(3)的上侧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水密性气密性隔热效果的防结霜新型门窗,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18)设置有电机(7)、电机安装板(8)、第一皮带轮(9)、皮带(10)、第二皮带轮(13)、轴承(14)和固定轴(15),其中所述电机(7)设置在所述电机安装板(8)上,所述第一皮带轮(9)固定在所述电机(7)上,所述固定轴(15)连接有轴承(14)和第二皮带轮(13),所述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典军,王峰,唐凯,韩金珂,龙文广,刘进科,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雄狮建筑装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