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高精准性的车门锁,包括壳体、设于壳体上方的电机以及设于壳体上方的卡板,卡板上设有卡槽,卡板左侧设有棘爪,所述电机的电机轴通过一联轴器连接有一丝杆;所述壳体下部内设有位于丝杆上方的第一固定轴;所述第一固定轴铰接有一传动轮;所述传动轮外周面设有若干呈圆周均匀分布并与丝杆相啮合的轮齿;所述壳体上部内设有第二固定轴,棘爪铰接于第二固定轴上,棘爪连接有一拨动件;所述拨动件下端一侧设有一拨动头;所述拨动件与传动轮之间设有一传动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具有高精准性的车门锁能够实现传动机构的精准传送,保证棘爪精准复位,从而有效避免卡板回位开锁过程中与棘爪发生碰撞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高精准性的车门锁
本技术涉及一种车门锁,特别是一种具有高精准性的车门锁。
技术介绍
车门锁是一种用于开启或锁闭车门的装置,汽车门框边沿都会设置有一个与车门锁位置相对应的锁扣,关闭车门时,锁扣则会直接滑入到车门锁的锁槽内,并对车门锁的卡板进行撞击,此时卡板则会发生旋转,在卡板旋转时,卡板则会通过挤压带动棘爪转动,直至棘爪的爪头卡于卡板的卡槽槽口,此时棘爪的爪头将锁扣限制在卡槽内,从而起到锁闭的效果。当需要开启车门锁时,则会通过电动钥匙开启车门锁内的电机,此时电机的电机轴则会带动转轮发生旋转,而传统车门锁的转轮拥有若干呈圆周均匀分布的拨爪,紧接着通过其中一个此时与传动机构的拨爪拨动传动机构,最终使传动机构控制棘爪发生转动,使棘爪复位,从而实现开锁的效果,由于拨爪与传动机构之间并非紧密连接,在拨动时,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位置偏差,无法精准的将传动机构拨动到位,致使传动机构传动不到位,严重影响棘爪的复位情况,在棘爪复位不到位的情况下,用于锁闭的卡板回位开锁时极易与棘爪发生碰撞,不仅易导致开锁噪音极大,且极易造成卡板与棘爪的损伤。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现有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高精准性的车门锁,它能够实现传动机构的精准传送,保证棘爪精准复位,从而有效避免卡板回位开锁过程中与棘爪发生碰撞的情况。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本技术公开一种具有高精准性的车门锁,包括壳体、设于壳体上方的电机以及设于壳体上方的卡板,卡板上设有卡槽,卡板左侧设有棘爪,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的电机轴通过一联轴器连接有一丝杆;所述壳体下部内设有位于丝杆上方的第一固定轴;所述第一固定轴铰接有一传动轮;所述传动轮外周面设有若干呈圆周均匀分布并与丝杆相啮合的轮齿;所述壳体上部内设有第二固定轴,棘爪铰接于第二固定轴上,棘爪连接有一拨动件;所述拨动件下端一侧设有一拨动头;所述拨动件与传动轮之间设有一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设于壳体内的第三固定轴,第三固定轴铰接有第一传动臂;所述第一传动臂与传动轮相对的一侧下端设有位于传动轮后侧的第一支臂;所述传动轮后侧侧壁设有与第一支臂位置相对应的铰接座;所述铰接座与第一支臂之间通过一铰接轴相铰接;所述壳体右部内设有第四固定轴,第四固定轴铰接有第二传动臂;所述第二传动臂左侧设有第二支臂;所述第二支臂上设有一腰型孔;所述第一传动臂一侧设有与第二支臂位置相对应的第三支臂;所述第三支臂端部设有与腰型孔相匹配的拨动杆;所述壳体左部上侧铰接有与拨动头位置相对应的启闭机构;所述壳体内设有一位于启闭机构左侧的第五固定轴;所述第五固定轴铰接有与启闭机构相匹配的推压件。所述启闭机构包括设于壳体内的铰接板,铰接板铰接有第三传动臂;所述第三传动臂上设有与铰接板相匹配的铰接孔,铰接孔横截面呈8字型;所述铰接孔中部厚度大于铰接板厚度,铰接孔长度大于铰接板长度;所述第三传动臂右端贴合于第二支臂上侧壁面上;所述第三传动臂左端设有与拨动头位置相对应的启闭件;所述推压件下端右侧设有与第三传动臂左端相邻的推压头;所述推压件下端设有一拉线孔。所述拨动件上设有一与第二固定轴同轴的转孔,第二固定轴穿过转孔;所述棘爪后端设有一卡孔;所述拨动件上设有一与穿入至卡孔内的卡头。所述腰型孔包括左滑孔、位于左滑孔右侧的右滑孔,左滑孔与右滑孔之间通过弧面过渡连接;所述拨动杆位于右滑孔内。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本技术结构的具有高精准性的车门锁可通过丝杆与传动轮的轮齿之间的啮合将力传递至传动轮上,而齿与齿之间的啮合能够实现力的精准传递,从而将能够将电机上的力精准的传递至传动轮,而传动轮通过铰接轴直接与传动机构的第一传动臂的第一支臂相铰接,这种连接方式有效避免通过拨动传动轮的方式导致用于力传递的两个部件不够紧密致使力无法精准传递至传动机构的情况,能够进一步提高电机上的力通过传动轮传递至传动机构上时的精准性,最终通过传动机构精准实现棘爪的复位,从而保证卡板的精准复位,有效避免棘爪复位不到位导致卡板复位时与棘爪发生刮擦或撞击的情况,有效降低开锁时的噪音以及避免棘爪与卡板出现损伤的情况。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具有高精准性的车门锁的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部的放大图;图3是本技术具有高精准性的车门锁的另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的B部的放大图;图5是本技术具有高精准性的车门锁的局部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请参阅图1至图5,本技术提供一种具有高精准性的车门锁,包括壳体1、设于壳体1上方的电机2以及设于壳体1上方的卡板3,卡板3上设有卡槽4,卡板3左侧设有棘爪5,所述电机2的电机轴通过一联轴器6连接有一丝杆7;所述壳体1下部内设有位于丝杆7上方的第一固定轴8;所述第一固定轴8铰接有一传动轮9;所述传动轮9外周面设有若干呈圆周均匀分布并与丝杆7相啮合的轮齿10;所述壳体1上部内设有第二固定轴11,棘爪5铰接于第二固定轴11上,棘爪5连接有一拨动件12;所述拨动件12下端一侧设有一拨动头13;所述拨动件12与传动轮9之间设有一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设于壳体1内的第三固定轴14,第三固定轴14铰接有第一传动臂15;所述第一传动臂15与传动轮9相对的一侧下端设有位于传动轮9后侧的第一支臂16;所述传动轮9后侧侧壁设有与第一支臂16位置相对应的铰接座17;所述铰接座17与第一支臂16之间通过一铰接轴18相铰接;所述壳体1右部内设有第四固定轴19,第四固定轴19铰接有第二传动臂20;所述第二传动臂20左侧设有第二支臂21;所述第二支臂21上设有一腰型孔22;所述第一传动臂15一侧设有与第二支臂21位置相对应的第三支臂23;所述第三支臂23端部设有与腰型孔22相匹配的拨动杆24;所述壳体1左部上侧铰接有与拨动头13位置相对应的启闭机构;所述壳体1内设有一位于启闭机构左侧的第五固定轴25;所述第五固定轴25铰接有与启闭机构相匹配的推压件26。所述启闭机构包括设于壳体1内的铰接板27,铰接板27铰接有第三传动臂28;所述第三传动臂28上设有与铰接板27相匹配的铰接孔29,铰接孔29横截面呈8字型;所述铰接孔29中部厚度大于铰接板27厚度,铰接孔29长度大于铰接板27长度;所述第三传动臂28右端贴合于第二支臂21上侧壁面上;所述第三传动臂28左端设有与拨动头13位置相对应的启闭件30;所述推压件26下端右侧设有与第三传动臂28左端相邻的推压头31;所述推压件26下端设有一拉线孔32。所述拨动件12上设有一与第二固定轴11同轴的转孔33,第二固定轴11穿过转孔33;所述棘爪5后端设有一卡孔34;所述拨动件12上设有一与穿入至卡孔34内的卡头35。所述腰型孔22包括左滑孔2201、位于左滑孔2201右侧的右滑孔2202,左滑孔2201与右滑孔2202之间通过弧面36过渡连接;所述拨动杆24位于右滑孔2202内。...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高精准性的车门锁,包括壳体、设于壳体上方的电机以及设于壳体上方的卡板,卡板上设有卡槽,卡板左侧设有棘爪,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的电机轴通过一联轴器连接有一丝杆;所述壳体下部内设有位于丝杆上方的第一固定轴;所述第一固定轴铰接有一传动轮;所述传动轮外周面设有若干呈圆周均匀分布并与丝杆相啮合的轮齿;所述壳体上部内设有第二固定轴,棘爪铰接于第二固定轴上,棘爪连接有一拨动件;所述拨动件下端一侧设有一拨动头;所述拨动件与传动轮之间设有一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设于壳体内的第三固定轴,第三固定轴铰接有第一传动臂;所述第一传动臂与传动轮相对的一侧下端设有位于传动轮后侧的第一支臂;所述传动轮后侧侧壁设有与第一支臂位置相对应的铰接座;所述铰接座与第一支臂之间通过一铰接轴相铰接;所述壳体右部内设有第四固定轴,第四固定轴铰接有第二传动臂;所述第二传动臂左侧设有第二支臂;所述第二支臂上设有一腰型孔;所述第一传动臂一侧设有与第二支臂位置相对应的第三支臂;所述第三支臂端部设有与腰型孔相匹配的拨动杆;所述壳体左部上侧铰接有与拨动头位置相对应的启闭机构;所述壳体内设有一位于启闭机构左侧的第五固定轴;所述第五固定轴铰接有与启闭机构相匹配的推压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高精准性的车门锁,包括壳体、设于壳体上方的电机以及设于壳体上方的卡板,卡板上设有卡槽,卡板左侧设有棘爪,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的电机轴通过一联轴器连接有一丝杆;所述壳体下部内设有位于丝杆上方的第一固定轴;所述第一固定轴铰接有一传动轮;所述传动轮外周面设有若干呈圆周均匀分布并与丝杆相啮合的轮齿;所述壳体上部内设有第二固定轴,棘爪铰接于第二固定轴上,棘爪连接有一拨动件;所述拨动件下端一侧设有一拨动头;所述拨动件与传动轮之间设有一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设于壳体内的第三固定轴,第三固定轴铰接有第一传动臂;所述第一传动臂与传动轮相对的一侧下端设有位于传动轮后侧的第一支臂;所述传动轮后侧侧壁设有与第一支臂位置相对应的铰接座;所述铰接座与第一支臂之间通过一铰接轴相铰接;所述壳体右部内设有第四固定轴,第四固定轴铰接有第二传动臂;所述第二传动臂左侧设有第二支臂;所述第二支臂上设有一腰型孔;所述第一传动臂一侧设有与第二支臂位置相对应的第三支臂;所述第三支臂端部设有与腰型孔相匹配的拨动杆;所述壳体左部上侧铰接有与拨动头位置相对应的启闭机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礼涛,沈军勤,沈洁,洪健,沈孔建,张琦,林良广,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信格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