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叶家勇专利>正文

一种开车门防撞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202267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04: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开车门防撞装置,包括设在车门框上部的车窗,所述车窗与所述车门框滑动连接,所述车门框内侧的中部设有内侧门锁,所述内侧门锁一侧设有内侧门把手,所述车门框一侧为与车体连接的铰接侧,所述车门框的另一侧为门锁侧,所述门锁侧设有防撞开关一和防撞开关二,所述防撞开关一与所述内侧门锁通过连杆连接,所述防撞开关一和所述防撞开关二通过扣合结构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驾驶员或乘客下车时,忘记看后方有无来车或者行人就打开车门,从而造成事故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开车门防撞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开车门防撞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汽车越来越普及,成为人们生活中一种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汽车的安全性是生产时必须要考虑的一点,当驾驶员或乘客下车时,没有向后侧身去观察车窗外的情况,而急于去打开车门,有时会造成车辆或行人与汽车车门框发生碰撞,不仅会造成车辆的破坏,严重时还会造成人员的伤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开车门防撞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驾驶员或乘客下车时,忘记侧身看后方有无来车或者行人就打开车门框,从而造成事故的问题。所述的一种开车门防撞装置,包括设在车门框上部的车窗,所述车窗与所述车门框滑动连接,所述车门框内侧的中部设有内侧门锁,所述内侧门锁一侧设有内侧门把手,所述车门框一侧为与车体连接的铰接侧,所述车门框的另一侧为门锁侧,所述门锁侧设有防撞开关一和防撞开关二,所述防撞开关一与所述内侧门锁通过连杆连接,所述防撞开关一和所述防撞开关二通过扣合结构连接。优选的,所述防撞开关一和所述防撞开关二分别位于所述车门框内侧开的凹槽一和凹槽二中,所述凹槽一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开车门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在车门框(1)上部的车窗(2),所述车窗(2)与所述车门框(1)滑动连接,所述车门框(1)内侧的中部设有内侧门锁(3),所述内侧门锁(3)一侧设有内侧门把手(4),所述车门框(1)一侧为与车体连接的铰接侧,所述车门框(1)的另一侧为门锁侧,所述门锁侧设有防撞开关一(5)和防撞开关二(6),所述防撞开关一(5)与所述内侧门锁(3)通过连杆(53)连接,所述防撞开关一(5)和所述防撞开关二(6)通过扣合结构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开车门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在车门框(1)上部的车窗(2),所述车窗(2)与所述车门框(1)滑动连接,所述车门框(1)内侧的中部设有内侧门锁(3),所述内侧门锁(3)一侧设有内侧门把手(4),所述车门框(1)一侧为与车体连接的铰接侧,所述车门框(1)的另一侧为门锁侧,所述门锁侧设有防撞开关一(5)和防撞开关二(6),所述防撞开关一(5)与所述内侧门锁(3)通过连杆(53)连接,所述防撞开关一(5)和所述防撞开关二(6)通过扣合结构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开车门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开关一(5)和所述防撞开关二(6)分别位于所述车门框(1)内侧开的凹槽一(11)和凹槽二(12)中,所述凹槽一(11)和所述凹槽二(12)中还分别设有滑槽一(111)和滑槽二(12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开车门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开关一(5)包括移动块一(51)、插杆一(52)和连杆(53),所述插杆一(52)插接于车体的插孔一中,所述移动块一(51)与所述滑槽一(111)滑动连接,所述插杆一(52)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家勇赵应多
申请(专利权)人:叶家勇赵应多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