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握开指纹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02238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04: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一握开指纹锁,属于指纹锁技术领域,包括指纹锁本体,所述指纹锁本体上转动连接有把手,所述把手上开设有用于识别指纹的指纹槽,所述把手上设置有防尘壳,所述指纹槽位于防尘壳内,所述防尘壳包括连接在把手上的多个侧板和滑动连接在侧板上的滑动板,所述滑动板遮盖多个侧板形成的开口,所述侧板上开设有用于供滑动板滑动的滑槽,所述滑槽的一端贯穿侧板设置。防尘壳的设置可减少灰尘落入指纹槽内,保证指纹锁的识别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一握开指纹锁
本技术涉及指纹锁
,尤其是涉及一种一握开指纹锁。
技术介绍
指纹锁是智能锁具,它是计算机信息技术、电子技术、机械技术和现代五金工艺的完美结晶。指纹的特性成为识别身份的最重要证据而被广泛应用于公安刑侦及司法领域。指纹认证具有方便、快速、精确等特点。随着科技技术的普及,智能家居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群也开始选择指纹锁。现有技术中,公开号为CN110541602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带指纹头的把手以及指纹锁,包括把手、指纹头、滑座、伸缩驱动组件、电机以及控制器,把手包括手柄部和基座,基座开设有容纳槽,该容纳槽靠近手柄部的前端设置,且该容纳槽的开口方向与手柄部的延伸方向相反,指纹头安装于滑座的顶部,该滑座能够滑动地安装于容纳槽中,电机和伸缩驱动组件均安装于基座内,电机的输出端与伸缩驱动组件的输入端传动连接,伸缩驱动组件的输出端与滑座传动连接,手柄部上设有电容式触摸传感装置,该电容式触摸传感装置用于触发电机的启动,该电容式触摸传感装置、电机以及指纹头均与控制器电连接。但上述技术方案存在以下技术问题:指纹锁在使用过程中,会有灰尘落入指纹头中,影响识别精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一握开指纹锁,具有减少灰尘落入指纹槽的优点。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一握开指纹锁,包括指纹锁本体,所述指纹锁本体上转动连接有把手,所述把手上开设有用于识别指纹的指纹槽,所述把手上设置有防尘壳,所述指纹槽位于防尘壳内,所述防尘壳包括连接在把手上的多个侧板和滑动连接在侧板上的滑动板,所述滑动板遮盖多个侧板形成的开口,所述侧板上开设有用于供滑动板滑动的滑槽,所述滑槽的一端贯穿侧板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尘壳的设置可减少灰尘落入指纹槽内,保证指纹锁的识别精度。当需要开锁时,推动滑动板从滑槽一端滑出,以使得侧板形成的开口打开露出指纹槽,此时手指伸入便可进行指纹识别,操作简便。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滑槽内壁与滑动板之间设置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长度方向与滑动板滑动方向平行,所述滑动板遮盖侧板形成的开口时所述第一弹簧位于自然状态。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滑动板在侧板上滑动时,带动第一弹簧拉伸,当指纹识别完成后,滑动板在第一弹簧的作用下恢复原状,遮盖侧板形成的开口,以减少灰尘落入指纹槽。第一弹簧具有复位作用,操作人员推动滑动板滑动后,滑动板在第一弹簧的作用下自动复位,无需操作人员滑动滑动板复位,节省人力。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侧板上开设有弧形缺口,所述缺口开设在远离滑动板滑出滑槽一侧的侧板上,所述滑动板上设置有用于封闭缺口的固定板,所述第一弹簧处于自然状态时所述固定板与侧板贴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缺口的开设以便于操作人员的手指伸入,弧形缺口可与人的手指贴合,方便操作人员进行指纹识别;同时手指推动固定板即可带动滑动板滑动,进一步方便操作人员进行指纹识别。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滑动板朝向指纹槽的面上设置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上设置有擦拭布,所述固定块靠近指纹槽的端面与指纹槽相贴合,所述滑动板与固定块之间设置有用于驱使固定块朝向靠近指纹槽的方向移动的驱动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滑动板移动的过程中,固定板带动擦拭布移动,驱动件驱使固定块朝向靠近指纹槽的方向移动,从而使得擦拭布对指纹槽进行擦拭,进一步减少指纹槽内的灰尘,从而提高指纹锁的识别精度。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件为设置在滑动板上的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远离滑动板的一端与固定块连接,所述固定块受弹簧的弹力朝向靠近指纹槽的方向移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块受第二弹簧的弹力带动擦拭布对指纹槽和把手进行擦拭,第二弹簧的设置可自动驱使固定块与把手和指纹槽抵接,无需人为调节,进一步节省人力。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块与滑动板之间设置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包括连接在固定块上的外杆和滑动连接在外杆内的内杆,所述内杆的一端连接在滑动板上,所述第二弹簧套设在导向杆上,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连接在外杆上,另一端连接在内杆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向杆的设置可防止第二弹簧的跟随滑动板移动的过程中发生倾斜,提高第二弹簧的使用效果,从而提高对指纹槽的擦拭效果。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块上设置有用于供外杆插接的插槽,所述外杆内设置有跳豆弹簧,所述跳豆弹簧位于外杆靠近插槽的端部,所述跳豆弹簧包括卡接在外杆内的弹性钢片和连接在弹性钢片两端的凸块,所述凸块贯穿外杆设置,所述插槽侧壁开设有用于供凸块卡接的卡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外杆插接在插槽内,通过凸块卡接在卡槽内,以将固定块与外杆固定;当需要更换擦拭布时,拉动外杆和固定块以使得凸块与卡槽脱离,从而使得固定块与外杆脱离。通过跳豆弹簧的设置以实现固定块与外杆的可拆卸,操作人员用力即可使得固定块与外杆脱离,为擦拭布的更换提供了极大的便利。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防尘壳的设置可减少灰尘落入指纹槽内,保证指纹锁的识别精度。2、在滑动板移动的过程中,固定板带动擦拭布移动,驱动件驱使固定块朝向靠近指纹槽的方向移动,从而使得擦拭布对指纹槽进行擦拭,进一步减少指纹槽内的灰尘,从而提高指纹锁的识别精度。3、通过跳豆弹簧的设置以实现固定块与外杆的可拆卸,操作人员用力即可使得固定块与外杆脱离,为擦拭布的更换提供了极大的便利。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施例滑动板与侧板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施例防护壳的剖视图;图4是本实施例滑动板与导向杆的剖视图。附图标记:1、指纹锁本体;2、把手;3、指纹槽;4、防尘壳;41、侧板;42、滑动板;5、滑槽;6、滑条;7、第一弹簧;8、缺口;9、固定板;10、固定块;11、擦拭布;12、第二弹簧;13、导向杆;131、外杆;132、内杆;14、插槽;15、跳豆弹簧;151、弹性钢片;152、凸块;16、卡槽;17、容纳槽。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一握开指纹锁,结合图1和图2,包括指纹锁本体1,指纹锁本体1上转动连接有把手2,把手2上开设有用于识别指纹的指纹槽3(参见图3),把手2上设置有防尘壳4,指纹槽3位于防尘壳4内,防尘壳4的设置可减少灰尘落入指纹槽3内,保证指纹锁的识别精度。防尘壳4包括连接在把手2上的多个侧板41和滑动连接在侧板41上的滑动板42,滑动板42遮盖多个侧板41形成的开口,沿侧板41长度方向开设有滑槽5,滑槽5开设在相对的两侧板41上,滑动板42上设置有滑动连接在滑槽5内的滑条6,滑槽5的一端贯穿侧板41设置。如图2所示,推动滑动板42从滑槽5一端滑出,以使得侧板41形成的开口打开露出指纹槽3,此时手指伸入便可进行指纹识别。滑动板42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一握开指纹锁,包括指纹锁本体(1),所述指纹锁本体(1)上转动连接有把手(2),所述把手(2)上开设有用于识别指纹的指纹槽(3),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2)上设置有防尘壳(4),所述指纹槽(3)位于防尘壳(4)内,所述防尘壳(4)包括连接在把手(2)上的多个侧板(41)和滑动连接在侧板(41)上的滑动板(42),所述滑动板(42)遮盖多个侧板(41)形成的开口,所述侧板(41)上开设有用于供滑动板(42)滑动的滑槽(5),所述滑槽(5)的一端贯穿侧板(41)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一握开指纹锁,包括指纹锁本体(1),所述指纹锁本体(1)上转动连接有把手(2),所述把手(2)上开设有用于识别指纹的指纹槽(3),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2)上设置有防尘壳(4),所述指纹槽(3)位于防尘壳(4)内,所述防尘壳(4)包括连接在把手(2)上的多个侧板(41)和滑动连接在侧板(41)上的滑动板(42),所述滑动板(42)遮盖多个侧板(41)形成的开口,所述侧板(41)上开设有用于供滑动板(42)滑动的滑槽(5),所述滑槽(5)的一端贯穿侧板(41)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握开指纹锁,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5)内壁与滑动板(42)之间设置有第一弹簧(7),所述第一弹簧(7)的长度方向与滑动板(42)滑动方向平行,所述滑动板(42)遮盖侧板(41)形成的开口时所述第一弹簧(7)位于自然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一握开指纹锁,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41)上开设有弧形缺口(8),所述缺口(8)开设在远离滑动板(42)滑出滑槽(5)一侧的侧板(41)上,所述滑动板(42)上设置有用于封闭缺口(8)的固定板(9),所述第一弹簧(7)处于自然状态时所述固定板(9)与侧板(41)贴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握开指纹锁,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板(42)朝向指纹槽(3)的面上设置有固定块(10),所述固定块(10)上设置有擦拭布(11),所述固定块(10)靠近指纹槽(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梅岳峰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居安之家锁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