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全自动及半自动结合的电子锁,包括两个相同的控制模块,分别为第一控制模块和第二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包括一个控制器以及与控制器电连接的多个输入单元。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两个单独的控制模块进行控制,当主控制模块发生故障时,可以切换到备用控制模块使用,由于全电动的马达存在推力的问题,当不足以克服锁体的摩擦力,将导致门无法开启,而如果存在半自动的备用控制模块,则当发生故障的时候可以切换到备用控制模块,通过把手扳动锁体开门,这样就可以大大降低门打不开的概率,并且目前市场上的门锁基本为一个物理系统或者两个全自动的物理系统,该设计引入了一个半自动的备用控制模块,提升了控制部分和力学部分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自动及半自动结合的电子锁
本技术涉及智能家具,具体是一种全自动及半自动结合的电子锁。
技术介绍
市面上现有的智能门锁由于电子电路的可靠性问题,均需增加备用的机械锁,保证当电子部分出现故障的时候能够用传统的机械手段开锁。然而,当用户使用智能锁时,通常不会在携带钥匙,故出现故障时也无法打开门锁。而且增加了机械锁孔会影响美观度和安全系数。双全自动的锁由于只有马达,当出现由于门变形导致的摩擦力很大的时候,可能会打不开门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自动及半自动结合的电子锁,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全自动及半自动结合的电子锁,包括两个相同的控制模块,分别为第一控制模块和第二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包括一个控制器以及与控制器电连接的多个输入单元,所述输入单元包括密码输入单元、NFC输入单元、蓝牙控制及输入单元、虹膜识别单元、人脸识别单元、指纹识别单元和声纹识别单元,所述第一控制模块的控制器通过第一驱动器连接第一传动装置,所述第二控制模块的控制器通过第二驱动器连接第二传动装置。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控制模块和第二控制模块均采用独立的电源进行供电。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控制模块和第二控制模块物理上独立。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传动装置为全自动马达。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二传动装置为半自动马达。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控制模块的控制器和第二控制模块的控制器均采用STM32L051R8单片机。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驱动器和第二驱动器均采用芯片RZ789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采用两个单独的控制模块进行控制,当主控制模块发生故障时,可以切换到备用控制模块使用,由于全电动的马达存在推力的问题,当不足以克服锁体的摩擦力,将导致门无法开启,而如果存在半自动的备用控制模块,则当发生故障的时候可以切换到备用控制模块,通过把手扳动锁体开门,这样就可以大大降低门打不开的概率,并且目前市场上的门锁基本为一个物理系统或者两个全自动的物理系统,该设计引入了一个半自动的备用控制模块,提升了控制部分和力学部分的可靠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原理框图。图2为本技术中第一控制模块控制第一驱动器驱动第一传动装置的电路原理图。图3为本技术中第二控制模块控制第二驱动器驱动第二传动装置的电路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至图3,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全自动及半自动结合的电子锁,包括两个相同的控制模块,分别为第一控制模块和第二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包括一个控制器以及与控制器电连接的多个输入单元,第二控制模块的输入单元可与第一控制模块一样,也可以不一样,所述输入单元包括并且不限于密码输入单元、NFC输入单元、蓝牙控制及输入单元、虹膜识别单元、人脸识别单元、指纹识别单元和声纹识别单元。第一控制模块所有的关于密码或者与密码起同样功能的设定均同步到第二控制模块。所述第一控制模块的控制器通过第一驱动器连接第一传动装置,所述第二控制模块的控制器通过第二驱动器连接第二传动装置。本技术的第一控制模块和第二控制模块包含以下两种工作状态:1)同时工作,2)第一控制模块工作,第二控制模块处于关闭状态。如果处于2)的状态,则控制模块的切换通过外部的机械开关进行。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控制模块和第二控制模块均采用独立的电源进行供电。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控制模块和第二控制模块物理上独立。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传动装置为全自动马达。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二传动装置为半自动马达。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控制模块的控制器和第二控制模块的控制器均采用STM32L051R8单片机。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驱动器和第二驱动器均采用芯片RZ7899。图2为本技术中第一控制模块控制第一驱动器驱动第一传动装置的电路原理图,其中,控制器采用STM32L051R8单片机,第一驱动器采用芯片RZ7899,通过STM32L051R8单片机控制驱动器RZ7899,进而控制全自动马达工作。图3为本技术中第二控制模块控制第二驱动器驱动第二传动装置的电路原理图,其中,控制器采用STM32L051R8单片机,第二驱动器采用芯片RZ7899,通过STM32L051R8单片机控制驱动器RZ7899,进而控制半自动马达工作。进一步的,本技术存在两种工作模式:(1)全自动,指当有正确的密码或者其他同样功能的输入发生时,第一控制模块的控制器控制马达进行传动,锁舌自动伸缩,不需要人工干预。(2)半自动:指当有正确的密码或者其他同样功能的输入发生时,第二控制模块的控制器控制马达进行传动,但马达不自动伸缩,需要人工干预。由于电子器件的可靠性比机械结构可靠性差,并且生产制造过程可能存在比较多的不可控因素,故使用单一的电子控制系统将可能导致相关的产品失效。本技术电子锁采用两个单独的控制模块进行控制,当主控制模块发生故障时,可以切换到备用控制模块使用,由于全电动的马达存在推力的问题,当不足以克服锁体的摩擦力,将导致门无法开启,而如果存在半自动的备用控制模块,则当发生故障的时候可以切换到备用控制模块,通过把手扳动锁体开门,这样就可以大大降低门打不开的概率,并且目前市场上的门锁基本为一个物理系统或者两个全自动的物理系统,该设计引入了一个半自动的备用控制模块,提升了控制部分和力学部分的可靠性。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全自动及半自动结合的电子锁,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相同的控制模块,分别为第一控制模块和第二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包括一个控制器以及与控制器电连接的多个输入单元,所述输入单元包括密码输入单元、NFC输入单元、蓝牙控制及输入单元、虹膜识别单元、人脸识别单元、指纹识别单元和声纹识别单元,所述第一控制模块的控制器通过第一驱动器连接第一传动装置,所述第二控制模块的控制器通过第二驱动器连接第二传动装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自动及半自动结合的电子锁,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相同的控制模块,分别为第一控制模块和第二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包括一个控制器以及与控制器电连接的多个输入单元,所述输入单元包括密码输入单元、NFC输入单元、蓝牙控制及输入单元、虹膜识别单元、人脸识别单元、指纹识别单元和声纹识别单元,所述第一控制模块的控制器通过第一驱动器连接第一传动装置,所述第二控制模块的控制器通过第二驱动器连接第二传动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及半自动结合的电子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模块和第二控制模块均采用独立的电源进行供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全自动及半自动结合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志文,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蒂昊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