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锁,包括:锁壳、设置于所述锁壳表面且用于按键解锁的按键解锁组件以及设置于所述按键解锁组件下方且用于识别身份证信息的识别组件;所述按键解锁组件与所述锁壳固定连接;所述识别组件与所述锁壳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智能锁上设置用于识别身份证信息的识别组件,使得智能锁增加了刷身份证开锁的功能,从而使得用户可以充分地利用随身携带的物品进行开锁,提高了用户开启智能锁的便利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锁
本技术涉及锁具应用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的是一种智能锁。
技术介绍
在目前的智能锁当中,大部分智能锁只能通过指纹、密码或刷卡的方式进行开锁,都不具有身份证开锁的功能;由于,现在用户普遍只携带手机与身份证,因此,在不方便使用指纹和密码解锁的情况下,无法通过身份证来进行开锁。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改进与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智能锁,通过在智能锁中设置用于识别身份证信息的识别组件,实现了刷身份证的功能,方便用户进行开锁。本技术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本技术提供一种智能锁,其中,包括:锁壳、设置于所述锁壳表面且用于按键解锁的按键解锁组件以及设置于所述按键解锁组件下方且用于识别身份证信息的识别组件;所述按键解锁组件与所述锁壳固定连接;所述识别组件与所述锁壳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智能锁还包括:设置于所述锁壳内部的底板以及设置于所述底板背面且用于固定所述底板的底垫;所述底板与所述底垫固定连接;所述底垫与所述锁壳卡合连接。进一步地,所述识别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锁壳内部的主板、设置于所述锁壳内部的刷卡线圈以及设置于所述主板上的身份证识别模块;所述身份证识别模块与所述主板一体成型;所述刷卡线圈与所述身份证识别模块电连接;所述主板与所述锁壳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识别组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锁壳内部的主板支架;所述主板支架与所述锁壳固定连接;所述主板与所述主板支架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按键解锁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锁壳表面的按键板支架、设置于所述按键板支架表面的按键板以及设置于所述按键板表面的数字面板;所述按键板支架与所述锁壳固定连接;所述按键板与所述按键板支架固定连接;所述数字面板与所述锁壳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锁壳的表面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按键板支架的凹槽;所述按键板支架嵌入在所述凹槽内,所述凹槽的深度适配所述按键板支架的高度,且所述凹槽的宽度适配所述按键板支架的宽度。进一步地,所述凹槽内设置有按键孔,所述按键孔的位置对应所述数字面板中数字按键的位置。进一步地,所述凹槽内还设置有线圈安装槽,所述刷卡线圈嵌入在所述线圈安装槽内,且所述线圈安装槽的大小适配所述刷卡线圈的大小。进一步地,所述智能锁还包括:设置于所述识别组件下方的指纹模块;所述指纹模块与所述锁壳固定连接,且所述指纹模块与所述主板电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智能锁还包括:设置于所述锁壳中部的把手;所述把手与所述锁壳转动连接,且所述把手与所述智能锁内部的锁芯固定连接。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在智能锁中设置识别组件,使得用户可以通过刷身份证进行开锁;并且,通过在智能锁中设置按键解锁组件,使得用户可以通过数字按键进行开锁;以及,通过在智能锁中设置指纹模块,使得用户可以通过指纹进行开锁;本技术提供的智能锁可以充分地利用用户随身携带的物品进行开锁,提高了用户开启智能锁的便利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智能锁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智能锁的爆炸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主板支架(背面)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中锁壳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00、锁壳;200、按键解锁组件;300、识别组件;400、指纹模块;500、把手;600、底板;700、底垫;110、凹槽;120、按键孔;130、线圈安装槽;210、按键板支架;220、按键板;230、数字面板;310、主板;320、主板支架;321、翻边台阶。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智能锁,包括:锁壳100、按键解锁组件200以及识别组件300;其中,所述按键解锁组件200设置于所述锁壳100的表面,且所述按键解锁组件200与所述锁壳100固定连接;所述识别组件300设置于所述按键解锁组件200的下方,且所述识别组件300与所述锁壳100固定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按键解锁组件200用于按键解锁,通过在所述按键解锁组件200中输入数字密码,可对所述智能锁进行开锁;而所述识别组件300则用于识别身份证信息,通过在所述智能锁的身份证识别区域刷入身份证信息,可对所述智能锁进行开锁;本实施例通过在所述智能锁中设置所述识别组件300,使用户可以利用随身携带的身份证进行开锁,方便了用户携带开锁钥匙,同时也提高了用户开启所述智能锁的便利性。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智能锁还包括:底板600以及底垫700;其中,所述底板600设置于所述锁壳100的内部,所述底垫700设置于所述底板600的背面;所述底板600与所述底垫700固定连接;所述底垫700与所述锁壳100卡合连接;所述底板600用于承载及安装所述智能锁的内部组件(例如,锁芯),从而对所述智能锁的内部组件进行固定;而所述底垫700则用于安装所述底板600,从而对所述底板600进行固定;本实施例通过将所述底垫700与所述锁壳100进行卡合连接,使所述底板600以及所述智能锁的内部组件可以稳固在所述锁壳100内。具体地,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识别组件300包括:主板310、刷卡线圈(未标注)以及身份证识别模块(未标注);其中,所述主板310设置于所述锁壳100的内部,且所述主板310与所述锁壳100固定连接;所述刷卡线圈设置于所述锁壳100的内部,且所述刷卡线圈与所述身份证识别模块电连接;所述身份证识别模块设置于所述主板310上,且所述身份证识别模块与所述主板310一体成型。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主板310为所述智能锁内部的电路板,可用于对所述智能锁进行供电,以及用于对用户输入的解锁信息进行处理,从而控制所述智能锁进行开锁;所述刷卡线圈用于感应用户的身份证信息,从而将感应到的身份证信息发送至所述身份证识别模块进行处理;所述身份证识别模块用于处理所述刷卡线圈感应的身份证信息,并将处理结果发送至所述主板310,以通过所述主板310控制所述智能锁进行开锁。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识别组件300还包括:主板支架320;所述主板支架320设置于所述锁壳100的内部,且所述主板支架320与所述锁壳100固定连接;所述主板310与所述主板支架320固定连接;所述主板支架320可用于安装所述主板310,在所述主板支架320的四周设置有翻边台阶321,当安装所述主板310时,将所述主板310贴合在所述主板支架320上,并嵌入在所述翻边台阶321内;通过所述翻边台阶321对所述主板310进行定位,以防止所述主板310侧向摆动。具体地,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锁,其特征在于,包括:锁壳、设置于所述锁壳表面且用于按键解锁的按键解锁组件以及设置于所述按键解锁组件下方且用于识别身份证信息的识别组件;所述按键解锁组件与所述锁壳固定连接;所述识别组件与所述锁壳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锁,其特征在于,包括:锁壳、设置于所述锁壳表面且用于按键解锁的按键解锁组件以及设置于所述按键解锁组件下方且用于识别身份证信息的识别组件;所述按键解锁组件与所述锁壳固定连接;所述识别组件与所述锁壳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锁,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锁还包括:设置于所述锁壳内部的底板以及设置于所述底板背面且用于固定所述底板的底垫;所述底板与所述底垫固定连接;所述底垫与所述锁壳卡合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锁,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锁壳内部的主板、设置于所述锁壳内部的刷卡线圈以及设置于所述主板上的身份证识别模块;所述身份证识别模块与所述主板一体成型;所述刷卡线圈与所述身份证识别模块电连接;所述主板与所述锁壳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锁,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组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锁壳内部的主板支架;所述主板支架与所述锁壳固定连接;所述主板与所述主板支架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锁,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解锁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锁壳表面的按键板支架、设置于所述按键板支架表面的按键板以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忠孝,骆书洪,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创维群欣安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