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下车库排水浅明沟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02044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04: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排水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地下车库排水浅明沟结构,包括沟体和管体;所述沟体在与人车行道交汇处设置有放置槽,用于放置所述管体;所述管体包括导流部和承载部,所述导流部与所述管体内壁贴合设置,所述承载部镶嵌入所述放置槽中;所述放置槽对称设置于所述沟体两侧,所述放置槽的长度不小于人车行道的宽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地下车库设置沟体的方式,与现有技术相比,降低了成本,通过在沟体上放置管体的结构,将人车行道与浅明沟交汇处的地面填平,同时导流部的设置又不影响沟体的排水功能,与现有技术相比,既降低了成本,又提高了排水管道的安全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下车库排水浅明沟结构
本技术涉及排水沟
,尤其涉及一种地下车库排水浅明沟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主流的地库排水沟设置形式,一种是设置的排水深沟,另一种是利用建筑面层设置的浅明沟形式。排水深沟对地库成本影响较大,一般项目不予考虑,浅明沟采用较为普遍。然而现有技术中,浅明沟在穿越车道和人行主要通道处往往处理不好,若不做处理,车道车轮碾压浅明沟,行车感觉不好且对明沟侧面造成破坏;在人行通道处容易崴脚甚至摔跤,形成一定的安全隐患。鉴于上述问题的存在,本设计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工程应用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地下车库排水浅明沟结构,使其更具有实用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地下车库排水浅明沟结构,降低排水沟的成本同时提高排水沟的安全性能。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地下车库排水浅明沟结构,包括沟体和管体;所述沟体在与人车行道交汇处设置有放置槽,用于放置所述管体;所述管体包括导流部和承载部,所述导流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地下车库排水浅明沟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沟体(10)和管体(20);所述沟体(10)在与人车行道(50)交汇处设置有放置槽(11),用于放置所述管体(20);/n所述管体(20)包括导流部(21)和承载部(22),所述导流部(21)与所述管体(20)内壁贴合设置,所述承载部(22)镶嵌入所述放置槽(11)中;/n所述放置槽(11)对称设置于所述沟体(10)两侧,所述放置槽(11)的长度不小于人车行道(50)的宽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下车库排水浅明沟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沟体(10)和管体(20);所述沟体(10)在与人车行道(50)交汇处设置有放置槽(11),用于放置所述管体(20);
所述管体(20)包括导流部(21)和承载部(22),所述导流部(21)与所述管体(20)内壁贴合设置,所述承载部(22)镶嵌入所述放置槽(11)中;
所述放置槽(11)对称设置于所述沟体(10)两侧,所述放置槽(11)的长度不小于人车行道(50)的宽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车库排水浅明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20)两端朝互相远离的方向延伸设置有导向部(23),所述导向部(23)与所述导流部(21)形状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下车库排水浅明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部(23)顶端连接有手提部(231),所述手提部(231)与所述承载部(22)之间设置有间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车库排水浅明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20)内设置有过滤件(3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承惠东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浩森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