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竖向混凝土构件自动养护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201878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04: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竖向混凝土构件自动养护的装置,自动养护装置包括:蓄水箱、蓄水槽、导水管和出水控制装置;蓄水箱安装在水平结构层上;蓄水槽围绕设置在竖向混凝土构件的外围;导水管的第一端头连接蓄水箱的出水口,导水管的第二端头端伸入蓄水槽;出水控制装置包括浮块容纳仓和浮块,浮块容纳仓设置出水口,浮块容纳仓安装在水管的第二端头,浮块容纳仓的水流通道与水管导通;浮块安装在浮块容纳仓内。采用上述竖向混凝土构件自动养护装置,可以方便的解决混凝土竖向构件养护不易的问题,工人只需按时向蓄水箱内加水,就可以保证竖向混凝土构件一直在养护,比人工手工浇水养护效果要好很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竖向混凝土构件自动养护的装置
本技术属于混凝土构件养护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竖向混凝土构件自动养护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最常见的建筑结构均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在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过程中,混凝土养护是必不可少的一道工序。混凝土养护不到位的话,会导致混凝土强度达不到标准,外表干缩开裂,内部组织疏松,抗渗性差,最终引起严重的质量事故。现有的混凝土养护方式为人工利用水管对混凝土间隔进行淋水,水平面的混凝土养护还能顺利进行,对于竖直面的混凝土构件,例如位置较高的墙面,利用人工淋水养护的方式很难实现。此外,由于楼层架体影响,工人拖着水管在移动浇水极为不便,费时费力。且工人施工很多阴角部分容易遗漏,造成养护不当,导致结构质量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竖向混凝土构件自动养护装。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竖向混凝土构件自动养护装置,竖向混凝土构件的顶部垂直设置水平结构层;自动养护装置包括:蓄水箱、蓄水槽、导水管和出水控制装置;所述蓄水箱安装在水平结构层上;所述蓄水槽围绕设置在竖向混凝土构件的外围;所述导水管的第一端头连接蓄水箱的出水口,导水管的第二端头端伸入所述蓄水槽;所述出水控制装置包括浮块容纳仓和浮块,所述浮块容纳仓设置出水口,浮块容纳仓安装在水管的第二端头,浮块容纳仓的水流通道与水管导通;所述浮块安装在所述浮块容纳仓内,浮块由于蓄水槽内液面高度升降在浮块容纳仓内上下移动,控制水流通道的打开或关闭。本技术如上所述的竖向混凝土构件自动养护装置,进一步,所述竖向混凝土构件包括相互平行的两个侧面,所述蓄水槽包括第一蓄水槽和第二蓄水槽,蓄水槽分别设置在竖向混凝土构件的两个侧面。本技术如上所述的竖向混凝土构件自动养护装置,进一步,所述导水管包括导水主管、分别与导水主管连通的第一支管和第二支管,第一支管伸入所述第一蓄水槽,第二支管伸入所述第二蓄水槽。本技术如上所述的竖向混凝土构件自动养护装置,进一步,所述第一蓄水槽和第二蓄水槽均包括水槽本体和连接在水槽本体下部的固定板,第一蓄水槽和第二蓄水槽通过固定板和水槽固定装置与竖向混凝土构件连接。本技术如上所述的竖向混凝土构件自动养护装置,进一步,所述水槽固定装置为设置在竖向混凝土构件内的预埋螺杆;或者,水槽固定装置为对拉螺杆。本技术如上所述的竖向混凝土构件自动养护装置,进一步,还包括水槽支撑装置,所述水槽支撑装置包括主杆、调节螺母和调节螺杆,所述主管的上端为中空结构,调节螺母可旋转的安装在主管的上端;调节螺杆的螺纹端与调节螺母连接,调节螺杆的另一端连接支撑蓄水槽的钢管。采用上述竖向混凝土构件自动养护装置,可以方便的解决混凝土竖向构件养护不易的问题,工人只需按时向蓄水箱内加水,就可以保证竖向混凝土构件一直在养护,比人工手工浇水养护效果要好很多。且该装置可以循环使用,符合绿色环保施工要求。附图说明通过结合以下附图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上述和/或其他方面的优点将变得更清楚和更容易理解,这些附图只是示意性的,并不限制本技术,其中:图1为一种实施例的竖向混凝土构件自动养护装置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水槽支撑装置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出水控制装置打开状态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出水控制装置关闭状态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蓄水箱,2、导水管,21、导水主管,22、第一支管,23、第二支管,3、出水控制装置,31、浮块容纳仓,32、浮块,33、水流通道,34、出水口,4、蓄水槽,5、水槽固定装置,6、竖向混凝土构件,7、水平结构层,8、水槽支撑装置,81、主杆,82、调节螺母,83、调节螺杆,84、底板,85、钢管。具体实施方式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描述本技术的竖向混凝土构件自动养护装置的实施例。在此记载的实施例为本技术的特定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于说明本技术的构思,均是解释性和示例性的,不应解释为对本技术实施方式及本技术范围的限制。除在此记载的实施例外,本领域技术人员还能够基于本申请权利要求书和说明书所公开的内容采用显而易见的其它技术方案,这些技术方案包括采用对在此记载的实施例的做出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和修改的技术方案。本说明书的附图为示意图,辅助说明本技术的构思,示意性地表示各部分的形状及其相互关系。请注意,为了便于清楚地表现出本技术实施例的各部件的结构,各附图之间并未按照相同的比例绘制。相同的参考标记用于表示相同的部分。图1、图3和图4示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竖向混凝土构件6自动养护装置,竖向混凝土构件6的顶部垂直设置水平结构层7;自动养护装置包括:蓄水箱1,蓄水箱1安装在水平结构层7上;在优选的实施例中,蓄水箱的底部安装滚轮,通过滚轮的设置方便蓄水箱在不同养护位置的移动,避免人工搬动沉重的蓄水箱;蓄水槽4,蓄水槽4围绕设置在竖向混凝土构件6的外围;蓄水槽的具体结构根据混凝土构件的结构设置,对于圆柱状结构的竖向混凝土构件,蓄水槽为环形结构,绕竖向混凝土构件一周;竖向混凝土构件为长条状结构时,竖向混凝土构件6包括相互平行的两个侧面,蓄水槽4包括第一蓄水槽4和第二蓄水槽4,第一蓄水槽4和第二蓄水槽4的长度与竖向混凝土构件相等,在蓄水槽的端部为封口结构;蓄水槽4分别设置在竖向混凝土构件6的两个侧面。蓄水槽与竖向混凝土构件之间细小的缝隙供水流出,蓄水槽内的水受重力作用缓慢流出,实现对混凝土的持续养护;导水管2,导水管2的第一端头连接蓄水箱1的出水口34,导水管2的第二端头端伸入蓄水槽4;蓄水槽4包括第一蓄水槽4和第二蓄水槽4时,导水管2包括导水主管21、分别与导水主管21连通的第一支管22和第二支管23,第一支管22伸入第一蓄水槽4,第二支管23伸入第二蓄水槽4。蓄水槽为环形结构也优选设置多跟导水用的支管,实现不同位置水槽供水的均匀。出水控制装置3,如图3和图4所示,出水控制装置3包括浮块容纳仓31和浮块32,浮块容纳仓31设置出水口34,浮块容纳仓31安装在水管的第二端头,浮块容纳仓31的水流通道33与水管导通;浮块32安装在浮块容纳仓31内,浮块32由于蓄水槽4内液面高度升降在浮块容纳仓31内上下移动,控制水流通道33的打开或关闭。当蓄水槽内水量充足时,浮块会向上浮起,堵住水流通道,阻止水流从蓄水箱内向蓄水槽流入;当蓄水槽内水量不足时,浮块落下,露出水流通道,蓄水箱内的水流就会向蓄水槽内流入。采用上述竖向混凝土构件自动养护装置,可以方便的解决混凝土竖向构件养护不易的问题,工人只需按时向蓄水箱内加水,就可以保证竖向混凝土构件一直在养护,比人工手工浇水养护效果要好很多。且该装置可以循环使用,符合绿色环保施工要求。在进一步优选的竖向混凝土构件自动养护装置实施例中,第一蓄水槽4和第二蓄水槽4均包括水槽本体和连接在水槽本体下部的固定板,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竖向混凝土构件自动养护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竖向混凝土构件(6)的顶部垂直设置水平结构层(7);自动养护装置包括:蓄水箱(1)、蓄水槽(4)、导水管(2)和出水控制装置(3);所述蓄水箱(1)安装在水平结构层(7)上;所述蓄水槽(4)围绕设置在竖向混凝土构件(6)的外围;所述导水管(2)的第一端头连接蓄水箱(1)的出水口(34),导水管(2)的第二端头端伸入所述蓄水槽(4);所述出水控制装置(3)包括浮块容纳仓(31)和浮块(32),所述浮块容纳仓(31)设置出水口(34),浮块容纳仓(31)安装在水管的第二端头,浮块容纳仓(31)的水流通道(33)与水管导通;所述浮块(32)安装在所述浮块容纳仓(31)内,浮块(32)由于蓄水槽(4)内液面高度升降在浮块容纳仓(31)内上下移动,控制水流通道(33)的打开或关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竖向混凝土构件自动养护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竖向混凝土构件(6)的顶部垂直设置水平结构层(7);自动养护装置包括:蓄水箱(1)、蓄水槽(4)、导水管(2)和出水控制装置(3);所述蓄水箱(1)安装在水平结构层(7)上;所述蓄水槽(4)围绕设置在竖向混凝土构件(6)的外围;所述导水管(2)的第一端头连接蓄水箱(1)的出水口(34),导水管(2)的第二端头端伸入所述蓄水槽(4);所述出水控制装置(3)包括浮块容纳仓(31)和浮块(32),所述浮块容纳仓(31)设置出水口(34),浮块容纳仓(31)安装在水管的第二端头,浮块容纳仓(31)的水流通道(33)与水管导通;所述浮块(32)安装在所述浮块容纳仓(31)内,浮块(32)由于蓄水槽(4)内液面高度升降在浮块容纳仓(31)内上下移动,控制水流通道(33)的打开或关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竖向混凝土构件自动养护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混凝土构件(6)包括相互平行的两个侧面,所述蓄水槽(4)包括第一蓄水槽(4)和第二蓄水槽(4),蓄水槽(4)分别设置在竖向混凝土构件(6)的两个侧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竖向混凝土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文达肖昌明卢俊旭赖明松李文伟王睿姜国安杨雪欣牛俊峰孙年宇刘壹轩郑德荣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