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液压泵车,包括底架、液压控制箱、液压油缸、滑动轮、液压油管、泵料机构和出料筒机构,底架的侧面安装滑动轮,底架的上侧中心处设有液压控制箱,液压控制箱的前端设有液压油缸,液压控制箱内通过液压油管连接泵料机构,泵料机构的前端安装出料筒机构,在液压控制箱内设置三组电磁阀,分别对总液压回路、泵料油缸和液压摆臂进行单独的控制,在外料筒的后侧设置液压摆臂及可调节的丝杠,可用于微调外料筒的朝向及其他各项尺寸,并使用丝杠螺栓安装于丝杠上进行固定,有效提高其控制的精密度和准确度,同时有效提高该装置整体的实用性,并兼容于各类工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液压泵车
本技术涉及泵车
,具体为一种液压泵车。
技术介绍
泵车是利用压力将混凝土沿管道连续输送的机械设备,其通常包括,车架,设置在车架上的盛料斗,盛料斗的其中一侧开设有两个送料口,且另一侧开设有一出料口,转动式装配于盛料斗的出料筒,出料筒的进料端可在转动的过程中分别与两个送料口相对接,出料筒的出料端穿过出料口且与盛料斗密封连接、并用于与外部管道相连,两组承载于车架的泵料机构,每组泵料机构均包括,与送料口相连接的储料筒、承载于车架的泵料油缸,以及,设置于泵料油缸的活塞杆且与储料筒密封连接的泵料活塞,以及,承载于盛料斗用于用于驱动出料筒往复摆动以分别与两送料口相对接的摆动油缸,在使用时,当出料筒与其中一送料口相对接时,驱动与该送料口对应的泵料油缸的活塞杆伸出,从而将混凝土从储料筒中挤压出,而另一泵料油缸的活塞杆则回缩将盛料斗中的混凝土抽入与其对应的储料筒中,完成上述动作后,出料筒载摆动油缸的驱动下向另一送料口摆动直至与该送料口相对接,此时对应的重复上述动作,连续重复进行上述动作,即可将混凝土连续从盛料斗中泵出,实现混凝土的连续输送,现有技术的液压泵车在使用过程中,其液压系统通过一组电磁泵进行整体控制,其控制的精密度和准确度较差,且料筒处无法进行调整,不能有效兼容各类不同的工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压泵车,在液压控制箱内设置三组电磁阀,分别对总液压回路、泵料油缸和液压摆臂进行单独的控制,从而有效提高其控制的精密度和准确度,在外料筒的后侧设置液压摆臂及可调节的丝杠,可用于微调外料筒的朝向及其他各项尺寸,并使用丝杠螺栓安装于丝杠上进行固定,有效提高该装置整体的实用性,并兼容于各类工况,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液压泵车,包括底架、液压控制箱、液压油缸、滑动轮、液压油管、泵料机构和出料筒机构,所述底架的侧面安装滑动轮,所述底架的上侧中心处设有液压控制箱,所述液压控制箱的前端设有液压油缸,所述液压控制箱内通过液压油管连接泵料机构,所述泵料机构的前端安装出料筒机构。所述泵料机构包括外框架、固定螺栓组、泵料油缸、输送接口、连接螺栓、输送回路、控制钮、加强框架和输送管,所述外框架的上侧两端分别安装固定螺栓组,所述外框架的内部设有泵料油缸,所述泵料油缸的上端设有输送接口,所述输送接口的下侧设有连接螺栓,所述泵料油缸的下端设有输送回路,所述输送回路的下侧设有控制钮,所述泵料油缸的底部连接输送管。所述出料筒机构包括外料筒、固定件、料筒螺栓、调节底座、液压摆臂、液压口、丝杠、丝杠螺栓、输料底座、输料管和外接管口,所述外料筒的外部后侧设有固定件,所述固定件上安装料筒螺栓,所述固定件的后侧设有调节底座,所述调节底座之间安装液压摆臂,所述液压摆臂的后侧安装液压口,所述固定件的后侧安装丝杠,所述丝杠的两端安装丝杠螺栓,所述外料筒的内部设有输料底座,所述输料底座上安装输料管,所述输料管的侧面设有外接管口。优选的,所述液压控制箱的内部整合安装三组电磁阀。优选的,所述输送管贯穿于外料筒并连接于输料管上。优选的,所述液压口通过管路连接于液压油缸。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技术液压泵车,在液压控制箱内设置三组电磁阀,分别对总液压回路、泵料油缸和液压摆臂进行单独的控制,在外料筒的后侧设置液压摆臂及可调节的丝杠,可用于微调外料筒的朝向及其他各项尺寸,并使用丝杠螺栓安装于丝杠上进行固定,本技术结构完整合理,有效提高其控制的精密度和准确度,同时有效提高该装置整体的实用性,并兼容于各类工况。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泵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出料筒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外料筒内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架;2、液压控制箱;3、液压油缸;4、滑动轮;5、液压油管;6、泵料机构;61、外框架;62、固定螺栓组;63、泵料油缸;64、输送接口;65、连接螺栓;66、输送回路;67、控制钮;68、加强框架;69、输送管;7、出料筒机构;71、外料筒;72、固定件;73、料筒螺栓;74、调节底座;75、液压摆臂;76、液压口;77、丝杠;78、丝杠螺栓;79、输料底座;710、输料管;711、外接管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一种液压泵车,包括底架1、液压控制箱2、液压油缸3、滑动轮4、液压油管5、泵料机构6和出料筒机构7,底架1的侧面安装滑动轮4,底架1的上侧中心处设有液压控制箱2,液压控制箱2的内部整合安装三组电磁阀,液压控制箱2的前端设有液压油缸3,液压控制箱2内通过液压油管5连接泵料机构6,泵料机构6的前端安装出料筒机构7。请参阅图2,泵料机构6包括外框架61、固定螺栓组62、泵料油缸63、输送接口64、连接螺栓65、输送回路66、控制钮67、加强框架68和输送管69,外框架61的上侧两端分别安装固定螺栓组62,外框架61的内部设有泵料油缸63,泵料油缸63的上端设有输送接口64,输送接口64的下侧设有连接螺栓65,泵料油缸63的下端设有输送回路66,输送回路66的下侧设有控制钮67,泵料油缸63的底部连接输送管69,输送管69贯穿于外料筒71并连接于输料管710上。请参阅图3-4,出料筒机构7包括外料筒71、固定件72、料筒螺栓73、调节底座74、液压摆臂75、液压口76、丝杠77、丝杠螺栓78、输料底座79、输料管710和外接管口711,外料筒71的外部后侧设有固定件72,固定件72上安装料筒螺栓73,固定件72的后侧设有调节底座74,调节底座74之间安装液压摆臂75,液压摆臂75的后侧安装液压口76,液压口76通过管路连接于液压油缸3,固定件72的后侧安装丝杠77,丝杠77的两端安装丝杠螺栓78,外料筒71的内部设有输料底座79,输料底座79上安装输料管710,输料管710的侧面设有外接管口711。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的区别:现有技术的液压泵车在使用过程中,其液压系统通过一组电磁泵进行整体控制,其控制的精密度和准确度较差,且料筒处无法进行调整,不能有效兼容各类不同的工况,本技术液压泵车,在液压控制箱2内设置三组电磁阀,分别对总液压回路、泵料油缸63和液压摆臂75进行单独的控制,从而有效提高其控制的精密度和准确度,在外料筒71的后侧设置液压摆臂75及可调节的丝杠77,可用于微调外料筒71的朝向及其他各项尺寸,并使用丝杠螺栓78安装于丝杠77上进行固定,有效提高该装置整体的实用性,并兼容于各类工况。综上所述:本技术液压泵车,在液压控制箱2内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液压泵车,包括底架(1)、液压控制箱(2)、液压油缸(3)、滑动轮(4)、液压油管(5)、泵料机构(6)和出料筒机构(7),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1)的侧面安装滑动轮(4),所述底架(1)的上侧中心处设有液压控制箱(2),所述液压控制箱(2)的前端设有液压油缸(3),所述液压控制箱(2)内通过液压油管(5)连接泵料机构(6),所述泵料机构(6)的前端安装出料筒机构(7);/n所述泵料机构(6)包括外框架(61)、固定螺栓组(62)、泵料油缸(63)、输送接口(64)、连接螺栓(65)、输送回路(66)、控制钮(67)、加强框架(68)和输送管(69),所述外框架(61)的上侧两端分别安装固定螺栓组(62),所述外框架(61)的内部设有泵料油缸(63),所述泵料油缸(63)的上端设有输送接口(64),所述输送接口(64)的下侧设有连接螺栓(65),所述泵料油缸(63)的下端设有输送回路(66),所述输送回路(66)的下侧设有控制钮(67),所述泵料油缸(63)的底部连接输送管(69);/n所述出料筒机构(7)包括外料筒(71)、固定件(72)、料筒螺栓(73)、调节底座(74)、液压摆臂(75)、液压口(76)、丝杠(77)、丝杠螺栓(78)、输料底座(79)、输料管(710)和外接管口(711),所述外料筒(71)的外部后侧设有固定件(72),所述固定件(72)上安装料筒螺栓(73),所述固定件(72)的后侧设有调节底座(74),所述调节底座(74)之间安装液压摆臂(75),所述液压摆臂(75)的后侧安装液压口(76),所述固定件(72)的后侧安装丝杠(77),所述丝杠(77)的两端安装丝杠螺栓(78),所述外料筒(71)的内部设有输料底座(79),所述输料底座(79)上安装输料管(710),所述输料管(710)的侧面设有外接管口(71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压泵车,包括底架(1)、液压控制箱(2)、液压油缸(3)、滑动轮(4)、液压油管(5)、泵料机构(6)和出料筒机构(7),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1)的侧面安装滑动轮(4),所述底架(1)的上侧中心处设有液压控制箱(2),所述液压控制箱(2)的前端设有液压油缸(3),所述液压控制箱(2)内通过液压油管(5)连接泵料机构(6),所述泵料机构(6)的前端安装出料筒机构(7);
所述泵料机构(6)包括外框架(61)、固定螺栓组(62)、泵料油缸(63)、输送接口(64)、连接螺栓(65)、输送回路(66)、控制钮(67)、加强框架(68)和输送管(69),所述外框架(61)的上侧两端分别安装固定螺栓组(62),所述外框架(61)的内部设有泵料油缸(63),所述泵料油缸(63)的上端设有输送接口(64),所述输送接口(64)的下侧设有连接螺栓(65),所述泵料油缸(63)的下端设有输送回路(66),所述输送回路(66)的下侧设有控制钮(67),所述泵料油缸(63)的底部连接输送管(69);
所述出料筒机构(7)包括外料筒(71)、固定件(72)、料筒螺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乾龙,
申请(专利权)人:张乾龙,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