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强度薄夯土墙支撑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01772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04: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强度薄夯土墙支撑结构,包括底板、支撑板、调节结构、支撑柱、螺杆、轴座、导向轮、顶块、压力弹簧、限位块、限位柱和把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底板移至需要维修的夯土墙的一侧,使支撑板的底端抵触在夯土墙的一侧,利于锤子将两个限位柱下垂进入地面,使底板固定,同时呈锯齿状结构的限位块进入地面,通过转动把手,使螺杆在底板内部转动向支撑板的方向靠近,推动轴座和支撑柱底端的导向轮转动向支撑板的方向移动,使支撑柱移动推动支撑板的顶端靠近夯土墙与夯土墙抵触,增加支撑板与夯土墙之间的抵触力度,使支撑板稳定的支撑夯土墙,防止夯土墙维修维护过程中出现倾斜状况,利于夯土墙维修提高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强度薄夯土墙支撑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支撑结构,具体为一种高强度薄夯土墙支撑结构,属于夯土墙支撑

技术介绍
夯土墙指用夯土方法修筑的墙,版筑夯土墙是采用的构筑城墙的方法.它是以木板作模,内填粘土或灰石,层层用杵夯实修筑成的,所谓夯土版筑,就是用木棒(亦称夯杵)将黄土用力夯打密实变硬而建造起来的楼房。然而,夯土墙使用时间较长经过风吹雨晒后,夯土墙难免出现裂缝或倾斜的情况,影响夯土墙构建的建筑的强度,传统的夯土墙支撑装置在支撑夯土墙维修过程中,支撑装置容易出现位移导致支撑松懈,不利于夯土墙的支撑维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高强度薄夯土墙支撑结构,提高调节结构的抓地力度,利于夯土墙的支撑增加稳定性,利于夯土墙的维护维修。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高强度薄夯土墙支撑结构,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一侧转动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与所述底板之间呈60度的夹角,所述底板滑动连接有两个限位柱,所述底板连接有调节结构,所述调节结构包括支撑柱、螺杆、轴座、导向轮、顶块、压力弹簧和限位块,所述支撑板的侧壁转动连接有所述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底端转动连接有所述导向轮,所述导向轮与所述底板的内侧壁之间滚动连接,所述支撑柱的底端的一侧固定有所述轴座,所述轴座与所述底板之间滑动连接,所述底板螺纹连接有所述螺杆,所述螺杆的一侧与所述轴座转动连接,所述底板的内侧壁滑动连接有顶端的截面呈梯形结构的所述顶块,所述顶块与所述底板的内侧壁之间固定有所述压力弹簧,所述顶块的底端固定有截面呈锯齿状结构的所述限位块,所述螺杆的侧壁固定有把手。优选的,为了增加支撑板支撑夯土墙的稳定性,所述支撑柱、所述底板和所述支撑板之间呈三角形结构,所述支撑柱延伸至所述底板的内侧壁。优选的,为了增加底板的抓地力度,所述顶块位于所述支撑柱的一侧,所述限位块的底端呈多段锯齿状结构,所述顶块贯穿于所述压力弹簧的内部。优选的,为了使顶块受到挤压后推动限位块进入地面,所述支撑柱的底端的截面呈V形结构,所述轴座的截面呈凵形结构,所述顶块的顶端与所述底板的内侧壁之间的最小垂直距离小于所述压力弹簧的长度。优选的,为了使底板固定进行夯土墙的支撑,所述限位块位于所述底板的底端,两个所述限位柱关于所述底板对称分布,两个所述限位柱和所述限位块之间呈三角形结构。优选的,为了增加支撑板与夯土墙之间的稳定性,所述支撑板连接有辅助结构,所述辅助结构包括支撑块和复位弹簧,所述支撑板滑动连接有所述支撑块,所述支撑块与所述支撑板的内侧壁之间固定有所述复位弹簧。优选的,为了利于支撑块滑动,所述辅助结构还包括导向柱,所述支撑块的侧壁固定有两个所述导向柱,两个所述导向柱均与所述支撑板之间滑动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工作人员将底板移至需要维修的夯土墙的一侧,使支撑板的底端抵触在夯土墙的一侧,利于锤子将两个限位柱下垂进入地面,使底板固定,同时呈锯齿状结构的限位块进入地面,通过转动把手,使螺杆在底板内部转动向支撑板的方向靠近,推动轴座和支撑柱底端的导向轮转动向支撑板的方向移动,使支撑柱移动推动支撑板的顶端靠近夯土墙与夯土墙抵触,增加支撑板与夯土墙之间的抵触力度,使支撑板稳定的支撑夯土墙,防止夯土墙维修维护过程中出现倾斜状况,利于夯土墙维修提高安全性,支撑柱移动过程中与顶块抵触,推动顶块下滑挤压压力弹簧,使压力弹簧收缩产生弹力,推动限位块下滑继续进入土层内部,使锯齿状的限位块的底端与土层抵触,增加支撑面,通过两个限位柱和限位块呈三角形结构分布,进一步增加底板与地面接触的牢固性,防止支撑板支撑夯土墙过程中出现位移,提高对夯土墙支撑的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底板、支撑板和调节结构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所示的A部放大示意图;图4为图1所示的底板和调节结构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板,2、支撑板,3、调节结构,31、支撑柱,32、螺杆,33、轴座,34、导向轮,35、顶块,36、压力弹簧,37、限位块,4、限位柱,5、辅助结构,51、支撑块,52、复位弹簧,53、导向柱,6、把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所示,一种高强度薄夯土墙支撑结构,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的一侧转动连接有支撑板2,所述支撑板2与所述底板1之间呈60度的夹角,所述底板1滑动连接有两个限位柱4,所述底板1连接有调节结构3,所述调节结构3包括支撑柱31、螺杆32、轴座33、导向轮34、顶块35、压力弹簧36和限位块37,所述支撑板2的侧壁转动连接有所述支撑柱31,所述支撑柱31的底端转动连接有所述导向轮34,所述导向轮34与所述底板1的内侧壁之间滚动连接,所述支撑柱31的底端的一侧固定有所述轴座33,所述轴座33与所述底板1之间滑动连接,所述底板1螺纹连接有所述螺杆32,所述螺杆32的一侧与所述轴座33转动连接,所述底板1的内侧壁滑动连接有顶端的截面呈梯形结构的所述顶块35,所述顶块35与所述底板1的内侧壁之间固定有所述压力弹簧36,所述顶块35的底端固定有截面呈锯齿状结构的所述限位块37,所述螺杆32的侧壁固定有把手6。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支撑柱31、所述底板1和所述支撑板2之间呈三角形结构,所述支撑柱31延伸至所述底板1的内侧壁。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顶块35位于所述支撑柱31的一侧,所述限位块37的底端呈多段锯齿状结构,所述顶块35贯穿于所述压力弹簧36的内部。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支撑柱31的底端的截面呈V形结构,所述轴座33的截面呈凵形结构,所述顶块35的顶端与所述底板1的内侧壁之间的最小垂直距离小于所述压力弹簧36的长度。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限位块37位于所述底板1的底端,两个所述限位柱4关于所述底板1对称分布,两个所述限位柱4和所述限位块37之间呈三角形结构。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支撑板2连接有辅助结构5,所述辅助结构5包括支撑块51和复位弹簧52,所述支撑板2滑动连接有所述支撑块51,所述支撑块51与所述支撑板2的内侧壁之间固定有所述复位弹簧52。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辅助结构5还包括导向柱53,所述支撑块51的侧壁固定有两个所述导向柱53,两个所述导向柱53均与所述支撑板2之间滑动连接。本技术在使用时,首先,工作人员将底板1移至需要维修的夯土墙的一侧,使支撑块51的底端抵触在夯土墙的一侧,利于锤子将两个限位柱4下垂进入地面,使底板1固定,同时呈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强度薄夯土墙支撑结构,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一侧转动连接有支撑板(2),所述支撑板(2)与所述底板(1)之间呈60度的夹角,所述底板(1)滑动连接有两个限位柱(4),所述底板(1)连接有调节结构(3),所述调节结构(3)包括支撑柱(31)、螺杆(32)、轴座(33)、导向轮(34)、顶块(35)、压力弹簧(36)和限位块(37),所述支撑板(2)的侧壁转动连接有所述支撑柱(31),所述支撑柱(31)的底端转动连接有所述导向轮(34),所述导向轮(34)与所述底板(1)的内侧壁之间滚动连接,所述支撑柱(31)的底端的一侧固定有所述轴座(33),所述轴座(33)与所述底板(1)之间滑动连接,所述底板(1)螺纹连接有所述螺杆(32),所述螺杆(32)的一侧与所述轴座(33)转动连接,所述底板(1)的内侧壁滑动连接有顶端的截面呈梯形结构的所述顶块(35),所述顶块(35)与所述底板(1)的内侧壁之间固定有所述压力弹簧(36),所述顶块(35)的底端固定有截面呈锯齿状结构的所述限位块(37),所述螺杆(32)的侧壁固定有把手(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强度薄夯土墙支撑结构,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一侧转动连接有支撑板(2),所述支撑板(2)与所述底板(1)之间呈60度的夹角,所述底板(1)滑动连接有两个限位柱(4),所述底板(1)连接有调节结构(3),所述调节结构(3)包括支撑柱(31)、螺杆(32)、轴座(33)、导向轮(34)、顶块(35)、压力弹簧(36)和限位块(37),所述支撑板(2)的侧壁转动连接有所述支撑柱(31),所述支撑柱(31)的底端转动连接有所述导向轮(34),所述导向轮(34)与所述底板(1)的内侧壁之间滚动连接,所述支撑柱(31)的底端的一侧固定有所述轴座(33),所述轴座(33)与所述底板(1)之间滑动连接,所述底板(1)螺纹连接有所述螺杆(32),所述螺杆(32)的一侧与所述轴座(33)转动连接,所述底板(1)的内侧壁滑动连接有顶端的截面呈梯形结构的所述顶块(35),所述顶块(35)与所述底板(1)的内侧壁之间固定有所述压力弹簧(36),所述顶块(35)的底端固定有截面呈锯齿状结构的所述限位块(37),所述螺杆(32)的侧壁固定有把手(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度薄夯土墙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31)、所述底板(1)和所述支撑板(2)之间呈三角形结构,所述支撑柱(31)延伸至所述底板(1)的内侧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显忠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朴之原建筑肌理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